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军堂专利>正文

一种PVC塑料管材挤出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797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VC塑料管材挤出模具,其结构包括主控端、管体模具、扩型管、调控箱、底撑架,主控端焊接于底撑架表面,底撑架外表面挂有调控箱,其成型的管体将会通过中通道往外输出,当成型的管体移动至末端时,使其回托夹末端跟随释放边活动固面芯将会与其释放边一并翘动,在没有物料抵触时,将会呈绷开的状态,能够对其末端进行提前半巩固半冷却,让其不会在完全输出时产生形变,由抵实弧将其兜住,抵弧面将会大面积的抵触物料输出的力,大面积的抵触外力,其物料也压实了,后端的缓条将会产生弯曲,托弧条的后端由隔条进行缓冲固定受力点,在物料输出前,对其物料进行压实到一定力度时,在将其释放出来。

An extrusion die for PVC plastic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VC塑料管材挤出模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PVC塑料管材挤出模具。
技术介绍
PVC塑料颗粒自身存在着耐热与韧性且延展性较好的效果,通过热解将其溶解后,置于模具中挤压,将其呈管体模具形状中挤出成型,在对其进行冷却固定。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塑料管材挤出模具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1.由于PVC自身有一定的韧性,在成型整体完全挤出时,末端的端口将会瞬间失去阻力,末端的中孔将会有往内缩回的现象,在取出的时间越久,固定的形态将会越牢固。2.当前端在首位挤出PVC成型管时,其经常会由于前端的物料不够密实产生稀疏感,而难以达到标准成型,需要将前段切割掉,其较为浪费原材料。因此需要提出一种PVC塑料管材挤出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由于PVC自身有一定的韧性,在成型整体完全挤出时,末端的端口将会瞬间失去阻力,末端的中孔将会有往内缩回的现象,在取出的时间越久,固定的形态将会越牢固,当前端在首位挤出PVC成型管时,其经常会由于前端的物料不够密实产生稀疏感,而难以达到标准成型,需要将前段切割掉,其较为浪费原材料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PVC塑料管材挤出模具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其结构包括主控端、管体模具、扩型管、调控箱、底撑架。所述主控端焊接于底撑架表面,所述底撑架外表面挂有调控箱,所述管体模具贯穿于扩型管内部且位于同一轴心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体模具包括回托夹、抵撑口、外限环、中通道、释放边,所述释放边抵在回托夹右侧末端,所述抵撑口嵌入于外限环侧端内部,所述中通道贯穿于外限环内部,所述释放边设有两个且对称分布,所述中通道侧面呈圆环形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托夹包括隔空口、托芯条、中柱体,所述托芯条与隔空口均匀间隔抵触,所述托芯条内环端与中柱体相连接,所述隔空口呈圆环形均匀分布,所述中柱体为圆柱体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芯条包括弯口条、夹胶角、稳托角、外延板、固面芯,所述夹胶角与弯口条相间隔安装,所述稳托角抵在外延板内部,所述固面芯嵌入于外延板内部,所述稳托角设有两个且对称分布,所述固面芯为三角形结构,所述夹胶角呈弧形结构进行均匀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胶角包括延展条、总托头、延展角,所述延展角安装于延展条侧端内部,所述延展条远离延展角的一端与总托头相连接,所述延展角设有五个,所述延展条由橡胶材质所制成,具有一定的韧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撑口包括弯兜头、托弧条、均延球、外托层、隔条、抵实弧,所述弯兜头设于托弧条下方,所述托弧条远离弯兜头的一端与均延球相连接,所述均延球与隔条间隔安装,所述均延球安装于外托层内部,所述抵实弧为月弧形结构,所述均延球为球体结构且设有四个,所述隔条呈四侧凹弧的形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实弧包括缓条、隔芯、抵弧面,所述缓条与抵弧面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缓条之间安装有隔芯,所述抵弧面设有四个且呈弯弧形结构,所述隔芯设有三个。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弧条包括叠芯、延托层、展向角芯,所述展向角芯嵌入于延托层内部,所述延托层与叠芯相连接,所述展向角芯为三角形结构且设有三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其成型的管体将会通过中通道往外输出,当成型的管体移动至末端时,使其回托夹末端跟随释放边活动固面芯将会与其释放边一并翘动,在没有物料抵触时,将会呈绷开的状态,让其能够大面积的对其内部进行提前冷却巩固,在管体成型至末端时,能够对其末端进行提前半巩固半冷却,让其不会在完全输出时产生形变。2.由抵实弧将其兜住,抵弧面将会大面积的抵触物料输出的力,大面积的抵触外力,并且之间的衔接弧度为光滑状态,其物料也压实了,后端的缓条将会产生弯曲,托弧条的后端由隔条进行缓冲固定受力点,在物料输出前,对其物料进行压实到一定力度时,在将其释放出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PVC塑料管材挤出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管体模具的右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回托夹的左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托芯条的右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夹胶角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抵撑口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抵实弧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托弧条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主控端-tt01、管体模具-tt02、扩型管-tt03、调控箱-tt04、底撑架-tt05、回托夹-g11、抵撑口-g22、外限环-g33、中通道-g44、释放边-g55、隔空口-ww1、托芯条-ww2、中柱体-ww3、弯口条-as11、夹胶角-as22、稳托角-as33、外延板-as44、固面芯-as55、延展条-tr01、总托头-tr02、延展角-tr03、弯兜头-xx10、托弧条-xx20、均延球-xx30、外托层-xx40、隔条-xx50、抵实弧-xx60、缓条-m1m、隔芯-m2m、抵弧面-m3m、叠芯-ee1、延托层-ee2、展向角芯-ee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VC塑料管材挤出模具,其结构包括主控端tt01、管体模具tt02、扩型管tt03、调控箱tt04、底撑架tt05。所述主控端tt01焊接于底撑架tt05表面,所述底撑架tt05外表面挂有调控箱tt04,所述管体模具tt02贯穿于扩型管tt03内部且位于同一轴心上。其中,所述管体模具tt02包括回托夹g11、抵撑口g22、外限环g33、中通道g44、释放边g55,所述释放边g55抵在回托夹g11右侧末端,所述抵撑口g22嵌入于外限环g33侧端内部,所述中通道g44贯穿于外限环g33内部,所述释放边g55设有两个且对称分布,所述中通道g44侧面呈圆环形结构,所述抵撑口g22在内部抵触没有达到一定力的情况下,不会伸展开,释放边g55在没有物料抵触时,将会呈绷开的状态,回托夹g11在末端伸展开的同时,反向的一端将会回缩起来。其中,所述回托夹g11包括隔空口ww1、托芯条ww2、中柱体ww3,所述托芯条ww2与隔空口ww1均匀间隔抵触,所述托芯条ww2内环端与中柱体ww3相连接,所述隔空口ww1呈圆环形均匀分布,所述中柱体ww3为圆柱体结构,所述中柱体ww3固定住中端外侧所受力的点,托芯条ww2在受力与被受力的部位支架起到衔接的作用,隔空口ww1在侧方所抵触的部位有所活动时,其的开口将会有所扩大。其中,所述托芯条ww2包括弯口条as11、夹胶角as22、稳托角as33、外延板as44、固面芯as55,所述夹胶角as22与弯口条as11相间隔安装,所述稳托角as33抵在外延板as44内部,所述固面芯as55嵌入于外延板as44内部,所述稳托角as33设有两个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VC塑料管材挤出模具,其结构包括主控端(tt01)、管体模具(tt02)、扩型管(tt03)、调控箱(tt04)、底撑架(tt05),其特征在于:/n所述主控端(tt01)焊接于底撑架(tt05)表面,所述底撑架(tt05)外表面挂有调控箱(tt04),所述管体模具(tt02)贯穿于扩型管(tt03)内部且位于同一轴心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VC塑料管材挤出模具,其结构包括主控端(tt01)、管体模具(tt02)、扩型管(tt03)、调控箱(tt04)、底撑架(tt05),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端(tt01)焊接于底撑架(tt05)表面,所述底撑架(tt05)外表面挂有调控箱(tt04),所述管体模具(tt02)贯穿于扩型管(tt03)内部且位于同一轴心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塑料管材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模具(tt02)包括回托夹(g11)、抵撑口(g22)、外限环(g33)、中通道(g44)、释放边(g55),所述释放边(g55)抵在回托夹(g11)右侧末端,所述抵撑口(g22)嵌入于外限环(g33)侧端内部,所述中通道(g44)贯穿于外限环(g33)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VC塑料管材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托夹(g11)包括隔空口(ww1)、托芯条(ww2)、中柱体(ww3),所述托芯条(ww2)与隔空口(ww1)均匀间隔抵触,所述托芯条(ww2)内环端与中柱体(ww3)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VC塑料管材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芯条(ww2)包括弯口条(as11)、夹胶角(as22)、稳托角(as33)、外延板(as44)、固面芯(as55),所述夹胶角(as22)与弯口条(as11)相间隔安装,所述稳托角(as33)抵在外延板(as44)内部,所述固面芯(as55)嵌入于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堂
申请(专利权)人:张军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