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环保型生物除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除臭
,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型生物除臭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除臭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生理代谢将具有臭味的物质加以转化,使目标污染物被有效分解去除,以达到恶臭的治理目的。各种恶臭废气处理方法的目的在于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的作用,使恶臭气体的物质结构发生改变,从而消除恶臭。常见的恶臭废气处理方法有燃烧法、氧化法、吸收法、吸附法、中和法和生物法等。目前的生物除臭装置在使用时大都采用多重喷淋以及生物过滤的方式,且在进行二次喷淋作业后,使用杂质含量低的喷淋水直接喷淋至生物填料的上方,然后经底部的排水管道直接排出,这样对于二次喷淋水的利用率低,且因生物填料在长时间使用时表面容易出现挂壁现象,从而导致填料板结,降低了生物过滤的效率,同时在对生物填料进行更换的过程中,需要对多层生物填料同时进行位置更换,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生物除臭装置,通过在壳体的内侧设置有隔板,利用进气管一和进气管二能够根据废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环保型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和盖合于壳体(100)顶口的罩体(200);所述壳体(100)一端的底部对称连通有进气管一(110)和进气管二(150),且进气管二(150)的一端套接固定有阀门(120);所述阀门(120)的一端通过导管与进气管一(110)连通;所述壳体(100)内侧的顶部设置有导水模块(400),壳体(100)的顶部固连有第二喷淋架(700),壳体(100)另一端的底部对称连通有两个排水阀(130),壳体(100)内侧的中部沿长度方向上固连有底端与壳体(100)内底面固连的隔板(160),且壳体(100)的底部位于隔板(1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型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和盖合于壳体(100)顶口的罩体(200);所述壳体(100)一端的底部对称连通有进气管一(110)和进气管二(150),且进气管二(150)的一端套接固定有阀门(120);所述阀门(120)的一端通过导管与进气管一(110)连通;所述壳体(100)内侧的顶部设置有导水模块(400),壳体(100)的顶部固连有第二喷淋架(700),壳体(100)另一端的底部对称连通有两个排水阀(130),壳体(100)内侧的中部沿长度方向上固连有底端与壳体(100)内底面固连的隔板(160),且壳体(100)的底部位于隔板(160)的两侧对称固连有两个第一喷淋架(600);所述第一喷淋架(600)和第二喷淋架(700)的一端均通过导管分别与壳体(100)外侧对应位置处卡接的进水管(140)连通;其中,
所述隔板(160)的中部对称固连有两个支撑板(161),且两个支撑板(161)的顶部均堆叠有多个生物填料板(500),隔板(160)两侧顶部的两端均对称固连有两个限位架(163),且位于隔板(160)同一侧的两个限位架(163)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生物填料板(500)的两端相贴靠,隔板(160)底部的两侧对称固连有两个导水板(162),且两个导水板(162)的顶部均设置有排气模块(300);所述壳体(100)两侧的外壁上对应生物填料板(500)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两个密封板(180);
所述导水模块(400)包括导水管(410)、汇水管(420)和集水管(440);所述导水管(410)布置于壳体(100)外侧进气管一(110)的上方位置处,导水管(410)的两端贯穿壳体(100)的侧壁并延伸至壳体(100)的内侧,导水管(410)的顶端连通有汇水管(420),且汇水管(420)的一侧连通有多个相互平行布置的集水管(440),导水管(410)的底端与隔板(160)两侧的固连的排水管(430)均连通;
所述导水板(162)上沿长度方向上等距开设有多个条形通孔,且多个条形通孔的内侧均固连有弧形引水槽(1621);
所述排气模块(300)包括排气管一(310)和排气管二(320);所述进气管一(110)和进气管二(150)均连通有排气管一(310),且两个排气管一(310)的一侧均等距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生,张忠华,杨知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格立菲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