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释抗生素膨胀丙烯酸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生物材料
,涉及一种可控释抗生素膨胀丙烯酸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丙烯酸类骨水泥现在目前应用广泛,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PMMA骨水泥由于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及可注射性,被看作是椎体填充术、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及牙科等手术的“黄金标准”。作为一种成熟临床填充物及外来植入物的PMMA骨水泥,需要搭载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对由骨髓炎、关节置换手术、四肢创伤骨折手术等原因导致的各类急慢性骨关节感染造成一定的防治。搭载抗生素的PMMA骨水泥是临床用于治疗骨关节感染的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医用材料,能够通过局部释药控制感染病灶,但仍存在着多种缺陷:(1)无法“完全释药”:PMMA不可吸收降解,仅有表层少量抗生素可释放并发挥抗菌作用,而大量包裹于PMMA内部的抗生素无法释放,导致抗生素“大量添加,少量释放”的困境;(2)不能“按需释药”:治疗骨关节感染的时间常达数周至数月,部分难治性骨感染病程甚至长达数年;(3)并不是所有骨水泥植入后就会立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释抗生素膨胀丙烯酸骨水泥,其特征在于,由固相和液相按照1g:0.6ml~0.9ml的比例混合形成,所述固相包括质量比为5~7:2.1~4.5:0.5~0.9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可膨胀纳米核壳结构载抗生素微球和硫酸钡,可膨胀纳米核壳结构载抗生素微球中含有羧基化石墨烯,所述液相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促进剂和阻滞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释抗生素膨胀丙烯酸骨水泥,其特征在于,由固相和液相按照1g:0.6ml~0.9ml的比例混合形成,所述固相包括质量比为5~7:2.1~4.5:0.5~0.9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可膨胀纳米核壳结构载抗生素微球和硫酸钡,可膨胀纳米核壳结构载抗生素微球中含有羧基化石墨烯,所述液相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促进剂和阻滞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释抗生素膨胀丙烯酸骨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中,甲基丙烯酸甲酯、促进剂和阻滞剂的质量比为8.5~9.5:0.25~0.5:0.2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控释抗生素膨胀丙烯酸骨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为N,N-二甲基对甲苯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控释抗生素膨胀丙烯酸骨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滞剂为对苯二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释抗生素膨胀丙烯酸骨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膨胀纳米核壳结构载抗生素微球中还包括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交联剂、海藻酸钠和抗生素。
6.一种可控释抗生素膨胀丙烯酸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羧基化石墨烯;
步骤2,采用羧基化石墨烯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羧基化石墨烯载抗生素微球;
步骤3,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羧基化石墨烯载抗生素微球制备可膨胀纳米核壳结构载抗生素微球;
步骤4,制备可控释抗生素膨胀丙烯酸骨水泥的固相,按照质量比5~7:2.1~4.5:0.5~0.9分别称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可膨胀纳米核壳结构载抗生素微球和硫酸钡,将以上组分混合均匀,即制得可控释抗生素膨胀丙烯酸骨水泥的固相;
步骤5,制备可控释抗生素膨胀丙烯酸骨水泥的液相,按照质量比8.5~9.5:0.25~0.5:0.25~1分别称取甲基丙烯酸甲酯、促进剂和阻滞剂,将以上组分混合均匀,即制得可控释抗生素膨胀丙烯酸骨水泥的液相;
步骤6,将所述固相和液相按照1g:0.6ml~0.9ml的比例混合均匀,即制得可控释抗生素膨胀丙烯酸骨水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控释抗生素膨胀丙烯酸骨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1.1,按照质量比0.05~0.2:3~6:2~5分别称取氧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玉斐,陈磊,张博,赵康,吴子祥,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