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涡流纺纱机的进气可调式涡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5315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涡流纺纱机的进气可调式涡流管,其结构包括导管壳体、调节机构、出风口,调节机构设于导管壳体上方,在导管壳体内部设有导向阀,调节机构分别配合有导向阀与控制阀门,在导向阀内部设有旋转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涡流管中上设有导向阀,利用导向阀,控制风流大小,把需要加工的纺纱送到涡流机中,使纤维的加捻借助气流完成,导向阀可使气流的波动更稳定,降低能耗,在壳体上增加补风口增加纤维环的转速,提高加捻效率。

An adjustable intake vortex tube for vortex spinn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涡流纺纱机的进气可调式涡流管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涡流纺纱机的进气可调式涡流管,属于纺纱领域。
技术介绍
色纺纱又称有色纤维纺纱,是先将纤维染色,然后将两种及两种以上不同色泽或不同性能的纤维混合纺制成纱,色纺纱以其“先染色,后纺纱”的独特生产工艺,既缩短了后道生产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由于各种纤维上色性或收缩性的差异,使其加工成的面料具有立体色彩、手感柔软、弹性好、色泽清淡柔和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针织产品,对色纺纱上色机进行创新性设计,并给出了具体设计方案。因为现有的传统色纺纱涡流管在进行工作时,因为不能调节进风口导致气流难以控制,由于导管壳体呈长方形体可能会造成废料的堵塞,同时可能对出风口造成影响,容易导致废料堆积,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大量的废料难以清理,同时影响到不便于清理,不利于涡流管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涡流纺纱机的进气可调式涡流管。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涡流纺纱机的进气可调式涡流管,其结构包括导管壳体、调节机构、进风口,调节机构设于导管壳体上方,在导管壳体内部设有导向阀,调节机构分别配合有导向阀与控制阀门,在导向阀内部设有旋转部件,本技术在涡流管中上设有导向阀,利用导向阀,控制风流导向,把需要加工的纺纱送到涡流机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四个导向挡板呈锥台形的壳状挡板,所述导向挡板为四个上均有收缩线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管壳体出风口呈锥台形,上下对称分布补风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阀设有密闭圈和导向挡板,在密闭圈上设有四个导向挡板,所述导向挡板均匀安装在密闭圈的圆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进风口之后设置导向阀配合导向挡板有效的约束纤维与纱的导向方向,利用导向挡板避免风流的不稳定造成堵塞以及不便清理具有及时性的减少残留。2.本技术的导向阀的导向挡板设有四个,有效的进行导向和控制气流的工作,直接导向纤线口,而想要加大气流时收缩线圈将导向挡板收回增大气流,具有可调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涡流纺纱机的进气可调式涡流管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调节机构的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控制手柄的顶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导向挡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收缩线圈的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出风口1、调节机构2、导管壳体3、控制手柄20、封闭圈21、纤线环22、导向阀23、堵头24、旋转杆25、补风口31、入纤孔30、密封圈231、导向挡板232、收缩线圈231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侧向”、“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涡流纺纱机的进气可调式涡流管,其结构包括进风口1、调节机构2导管壳体3,调节机构2设于导管壳体3内部,所调节机构2内部安装有控制手柄20、导向阀23、旋转杆25、封闭圈21,所述导管壳体3上设有补风口31和入纤口30,所述补风口31呈中心轴等距对称分布,所述补风口31为两个,所述导向阀23设有密闭圈231和导向挡板232,在密闭圈231上设有四个导向挡板232,所述导向挡板232均匀安装在密闭圈231的圆周上,所述四个导向挡板232呈锥台形,上面均匀分布有四个小孔安装有收缩线圈2310,所述旋转杆25和控制手柄20相互啮合。所述封闭圈21与旋转杆25间隙配合,所述的收缩线圈2310与旋转杆25配合连接所述导管壳体出风口呈锥台形,上下对称分布补风口。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制造装置的工作原理作如下说明:本技术在使用的时候,在纺纱涡轮机进行工作时,进气口将纱与气流送入涡流管,入纤口30开始进行工作,导向阀23导向挡板232将气流聚集纤线环22,气流稳定被带动原料导向纤线环22开始进行工作,或导向阀23经过调节机构2,使收缩线圈2310将收缩线圈2310线圈收缩牵引导向挡板232放下,增大气流使气流增大,加工好的线由出风口1导出,补风口31进行减压和稳定导向气流,将加工的纺纱送出涡流管。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涡流纺纱机的进气可调式涡流管,其结构包括出风口(1)、调节机构(2)、导管壳体(3),其特征在于:/n所述调节机构(2)设于导管壳体(3)内部,所调节机构(2)内部安装有控制手柄(20)、导向阀(23)、旋转杆(25)、封闭圈(21),所述导管壳体(3)上设有补风口(31)和入纤口(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涡流纺纱机的进气可调式涡流管,其结构包括出风口(1)、调节机构(2)、导管壳体(3),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机构(2)设于导管壳体(3)内部,所调节机构(2)内部安装有控制手柄(20)、导向阀(23)、旋转杆(25)、封闭圈(21),所述导管壳体(3)上设有补风口(31)和入纤口(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涡流纺纱机的进气可调式涡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风口(31)呈中心轴等距对称分布,所述补风口(31)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涡流纺纱机的进气可调式涡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阀(23)设有密闭圈(231)和导向挡板(232),在密闭圈(231)上设有四个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书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泰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