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0467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与水泵相连的用于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所述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送风设备、汽提装置、控制器以及生化反应器;其中,所述送风设备包括以管道连接的风机和输风组件;所述生化反应器包括污水流入通道、污水反应通道、污水沉淀器、污物排出通道、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汽提装置包括一号汽提器和二号汽提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一体化成型,结构紧凑、效率高、能耗低,运行维护简单、运行费用低。

An integrated treatment device for domestic sew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生活污水指的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泄的洗涤水。废水其实只有很少一部分经过处理,大部分都是未经过处理直接排入了河流等。农村更严重。污水中污染物成分极其复杂多样,任何一种处理方法都难以达到完全净化的目的,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已严重危机农村的饮水安全。我国农村居民居住分散,目前农村多采用一体化设备进行处理,处理工艺大多为A/O工艺,MBR工艺。这两种工艺对总磷的除去都需要加药剂,MBR工艺还需要定期对膜进行清洗,运行维护麻烦,且设备较多,运行成本较高。因此急需一种运行维护简单,运行费用的低的设备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装置运行维护麻烦,设备多运行成本高的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包括送风设备、汽提装置、控制器以及生化反应器;其中,所述送风设备包括管道连接的风机和输风组件;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风机、所述汽提装置电连接;所述生化反应器包括污水流入通道、污水反应通道、污水沉淀器、污物排出通道、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污水流入通道和所述污物排出通道之间以设有孔的第一隔板隔开,所述污水沉淀器和所述污物排出通道之间以设有孔的第二隔板隔开;所述汽提装置包括一号汽提器和二号汽提器,所述一号汽提器分别与所述污物排出通道和所述污水反应通道管道连接,所述二号汽提器分别与所述污水流入通道、所述污水反应通道和所述污水沉淀器管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本技术提供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一体化成型,将所有结构整合在一套装置中,结构简单因而维护方便、运行费用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送风设备在污水流入通道一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送风设备、2-汽提装置、3-控制器、4-生化反应器、5-进水口、11-风机、12-输风组件、21-一号汽提器、22-二号汽提器、121-配气缸、122-分气支管、123-曝气软管、124-支撑架、125-拖绳、41-污水流入通道、42-污水反应通道、43-污水沉淀器、44-污物排出通道、45-第一隔板、46-第二隔板、431-沉淀池、432-填料、433-填料支架、434-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参阅图1、图2,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送风设备在污水流入通道一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包括送风设备1、汽提装置2、控制器3以及生化反应器4,其中,送风设备1包括以管道连接的风机11和输风组件12,输风组件12包括配气缸121、分气支管122、多根曝气软管123、多个支撑架124以及拖绳125,风机11、输风组件12、配气缸121、分气支管122和多个曝气软管123依次螺纹连接,曝气软管123上均布小孔,每根曝气软管123均与多个支撑架124等距扣合,每根曝气软管123末端均与一根拖绳125连接;控制器3分别与风机11、汽提装置3以电连接,具体电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电线连接等;生化反应器4包括污水流入通道41、污水反应通道42、污水沉淀器43和污物排出通道44,污水流入通道41和污物排出通道44之间以设有多组通孔的第一隔板45隔开,污水沉淀器43和污物排出通道44之间以设有多组通孔的第二隔板46隔开,污水沉淀器43包括沉淀池431、填料432、填料支架433、出水管434,填料支架433与沉淀器43一体成型,填料432固定在填料支架433上,沉淀器43上部装有出水管434,污水反应通道42中含有微生物,多个支撑架124采用螺栓连接分别固定于污水流入通道41、污水反应通道42和污水沉淀器43底部;汽提装置2包括一号汽提器21和二号汽提器22,一号汽提器21分别与污物排出通道44和污水反应通道42管道连接,二号汽提器32分别与污水流入通道41、污水反应通道42以及污水沉淀器43管道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架124和所述填料支架433为防锈材料制成。本实施例的所述支撑架124和所述填料支架433选用了防锈材料,可以有效提高其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维护费用。优选的,所述控制器3为PLC控制器或者单片机。本实施例采用了西门子的PCS7系统,本实施例涉及的被控对象只有风机11、汽提装置2,控制逻辑简单,采用现有控制逻辑实现即可,本技术未涉及对此的改进,在此不再赘述。工作原理: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11将空气通过曝气软管分别输送至污水流入通道41、污水反应通道42和污水沉淀器43中使池内污水与空气接触,并搅动液体,加速空气中的氧气向液体中的转移,防止池内悬浮物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的接触,对污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特别地,水泵不属于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一部分,所述水泵与进水口5管道连接,所述水泵经过进水口5将污水抽至污水流入通道41中,二号汽提器22将污水反应通道42提升过来的水混合在水流推动作用下通过第一隔板45上的孔进入污物排出通道44,污物排出通道44中的水经一号汽提器21提升至污水反应通道42中,与污水反应通道42中的大量微生物反应从而降解水中的有机物,污水反应通道42中的水经过二号汽提器22分别提升至污水流入通道41和污水沉淀器43,污水沉淀器43中的从底部进入填料432,在填料432由下向上S型流动,由于污泥比重比水大,污泥沉降到沉淀池431底部,污泥通过污水沉淀器43和污物排出通道44之间第二隔板46的孔进入污物排出通道,水通过填料432后从出水管434流出。本实施例提供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日常维护也很简单:污物排出通道44中的污泥只需每半年清理排出一次,填料和曝气软管更换周期则更长达到十年以上更换一次,曝气软管在松开与支撑架的扣合以及与分气支管之间的螺纹连接后可以通过拖绳将其拽出。以上所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与水泵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送风设备、汽提装置、控制器以及生化反应器,其中:/n所述送风设备包括以管道连接的风机和输风组件;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风机、所述汽提装置电连接;所述生化反应器包括污水流入通道、污水反应通道、污水沉淀器、污物排出通道、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污水流入通道和所述污物排出通道之间通过第一隔板隔开,所述污水沉淀器和所述污物排出通道之间通过第二隔板隔开;所述汽提装置包括一号汽提器和二号汽提器,所述一号汽提器分别与所述污物排出通道和所述污水反应通道管道连接,所述二号汽提器分别与所述污水流入通道、所述污水反应通道和所述污水沉淀器管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与水泵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送风设备、汽提装置、控制器以及生化反应器,其中:
所述送风设备包括以管道连接的风机和输风组件;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风机、所述汽提装置电连接;所述生化反应器包括污水流入通道、污水反应通道、污水沉淀器、污物排出通道、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污水流入通道和所述污物排出通道之间通过第一隔板隔开,所述污水沉淀器和所述污物排出通道之间通过第二隔板隔开;所述汽提装置包括一号汽提器和二号汽提器,所述一号汽提器分别与所述污物排出通道和所述污水反应通道管道连接,所述二号汽提器分别与所述污水流入通道、所述污水反应通道和所述污水沉淀器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风组件包括配气缸、分气支管、多根曝气软管、多个支撑架以及多个拖绳,所述风机、所述管道、所述配气缸、所述分气支管和多个所述曝气软管依次螺纹连接,每根所述曝气软管均与多个所述支撑架等距扣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曝气软管末端均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波胡明玉
申请(专利权)人:瑞峰武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