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染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0467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染污水处理装置。所述的印染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沉淀池、微电解池、人工湿地池;所述的沉淀池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沉淀池上端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下端设有挡泥板,所述挡泥板与进水口对应设置;所述的人工湿地中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细砂层和粗砂层,所述的人工湿地中设置有挡板,所述的细砂层上种植有植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整个处理工艺具有无二次污染、净化水质好,成本低等优点。

A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染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印染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等,印染废水包括退浆废水,染色废水,印花废水,整理工序废水,碱减量废水等。目前印染废水多采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处理,具体包括有吸附法,混凝沉淀法等,其中吸附法中单一的吸附剂很难处理纺织印染废水。专利号CN201610738812.5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印染废水与生活污水混合处理系统,包括印染废水前处理区,生活污水前处理区和混合处理区,所述印染废水前处理区有顺序的管连接有粗格栅,细格栅,隔油池,超声处理池,调节池,微电解池,所述生活污水前处理区有顺序的管连接有粗格栅,细格栅,沉沙池,所述超声处理池由加压溶气罐,溶气混合池和超声裂解反应器组成。专利号CN201110364466.6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多元组合工业污水处理装置,对污水处理单元操作模块化,通过管道和阀门的控制,实现对各个单元操作进行灵活组合,包括有气浮设备、混凝沉淀设备、化学氧化设备和化学还原设备,还包括有气浮储存调节槽、气浮pH调整槽、气浮中间槽、混凝沉淀储存调节槽、混凝沉淀pH调整槽、混凝沉淀中间槽、化学氧化储存调节槽、化学氧化pH调整槽、化学氧化中间槽、化学还原储存调节槽、化学还原pH调整槽和化学还原中间槽。然后上述现有系统结构复杂、占地宽,对于普通的纺织印染单位来讲,根本无法承建;与此同时,现有的污水系统处理时性能差,在循环处理过程中水质波动较大,而且对污泥采取直接排放,因而不环保;因此,本领域人员急需一种结构合理、成本低的纺织印染污水系统来满足其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纺织印染污水的处理装置,其能够有效去除此类污水中的染料、浆料、助剂、纤维等杂质,满足现有染料污水处理使用需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沉淀池、微电解池、人工湿地池;所述的沉淀池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沉淀池上端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下端设有挡泥板,所述挡泥板与进水口对应设置,所述导轨上设有刮泥车,所述沉淀池底端设有出泥区,所述出泥区一侧设有刮泥板,所述刮泥板与刮泥车固定连接,所述出泥区底端设有电机,所述出泥区一侧设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一侧设有涡轮装置,所述涡轮装置设置在电机输出轴上;所述的微电解池内自下到上依次设有沉淀装置、填料层及滤层;所述的人工湿地中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细砂层和粗砂层,所述的人工湿地中设置有挡板,所述的细砂层上种植有植物。优选地,所述的填料层为铁碳微电解填料;所述的滤层为高密度纤维丝滤层。优选地,所述的沉淀装置上设置有多个斜孔。优选地,所述电机采用直流电机。优选地,所述的植物选自菖蒲、芦苇、美人蕉中的一种或几种。本技术的处理过程为:首先,待处理废水经管道进入沉淀池中,通过沉淀池中的刮泥车和刮泥板,将沉淀的污泥集中到出泥区,通过电机带动涡轮装置将泥从排泥口排出,提高处理污泥的效果及处理效率,经沉淀后的污水进入微电解池中处理,在此废水依次经过沉淀装置沉淀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及颗粒物,而后经过铁碳微电解填料的作用将其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的污染物,而后经高密度纤维丝滤层的过滤处理,处理后废水进入人工湿地池中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利用人工湿地中的植物及过滤砂层,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进一步的吸附及过滤处理,使得处理水质满足出水需求。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1)整个处理系统结合了多个物理、化学处理工艺及人工湿地的优势,大幅度提高印染废水的处理效率,使得出水能够稳定达标排放;(2)整个处理工艺具有无二次污染、净化水质好,成本低等优点;(3)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沉淀池内的刮泥车和刮泥板,方便将沉淀的泥集中到出泥区,通过电机带动涡轮装置将泥从排泥口排除,提高了处理污泥的效果与速率;(4)采用人工湿地对印染污水进行物理净化,同时在湿地内种植植物,形成景观绿化,不仅可以有效处理污水,同时起到美观大方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印染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沉淀池、2为微电解池、3为人工湿地池、4为进水口、5为导轨、6为挡泥板、7为刮泥车、8为出泥区、9为刮泥板、10为电机、11为排泥口、12为涡轮装置,13为沉淀装置,14为填料层,15为滤层,16为细砂层,17为粗砂层,18为挡板,19为植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印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沉淀池1、微电解池2、人工湿地池3;所述的沉淀池1一侧设有进水口4,所述沉淀池1上端设有导轨5,所述导轨5下端设有挡泥板6,所述挡泥板6与进水口4对应设置,所述导轨5上设有刮泥车7,所述沉淀池1底端设有出泥区8,所述出泥区8一侧设有刮泥板9,所述刮泥板9与刮泥车7固定连接,所述出泥区8底端设有电机10,所述出泥区8一侧设有排泥口11,所述排泥口11一侧设有涡轮装置12,所述涡轮装置12设置在电机10输出轴上;所述的微电解池2内自下到上依次设有沉淀装置13、填料层14及滤层15;所述的人工湿地3中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细砂层16和粗砂层17,所述的人工湿地3中设置有挡板18,所述的细砂层16上种植有植物19,所述的填料层14为铁碳微电解填料;所述的滤层15为高密度纤维丝滤层,所述的沉淀装置13上设置有多个斜孔,所述电机10采用直流电机,所述的植物19选自菖蒲、芦苇、美人蕉中的一种或几种。首先,待处理废水经管道进入沉淀池中,通过沉淀池中的刮泥车和刮泥板,将沉淀的污泥集中到出泥区,通过电机带动涡轮装置将泥从排泥口排出,提高处理污泥的效果及处理效率,经沉淀后的污水进入微电解池中处理,在此废水依次经过沉淀装置沉淀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及颗粒物,而后经过铁碳微电解填料的作用将其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的污染物,而后经高密度纤维丝滤层的过滤处理,处理后废水进入人工湿地池中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利用人工湿地中的植物及过滤砂层,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进一步的吸附及过滤处理,使得处理水质满足出水需求。实施例2采用实施例1的印染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某印染废水,经检测待处理废水中的COD含量为895mg/L,SS为325mg/L。将上述待处理废水依次通过沉淀池、微电解池、人工湿地中进行处理,采用连续进水方式,整个处理周期为15-80小时,处理后检测出水中C0D的含量为35mg/L,SS含量为23mg/L,处理效果显著。实施例3采用实施例1的印染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某印染废水,经检测待处理废水中的COD含量为625mg/L,SS为236mg/L。将上述待处理废水依次通过沉淀池、微电解池、人工湿地中进行处理,采用连续进水方式,整个处理周期为15-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沉淀池(1)、微电解池(2)、人工湿地池(3);所述的沉淀池(1)一侧设有进水口(4),所述沉淀池(1)上端设有导轨(5),所述导轨(5)下端设有挡泥板(6),所述挡泥板(6)与进水口(4)对应设置,所述导轨(5)上设有刮泥车(7),所述沉淀池(1)底端设有出泥区(8),所述出泥区(8)一侧设有刮泥板(9),所述刮泥板(9)与刮泥车(7)固定连接,所述出泥区(8)底端设有电机(10),所述出泥区(8)一侧设有排泥口(11),所述排泥口(11)一侧设有涡轮装置(12),所述涡轮装置(12)设置在电机(10)输出轴上;所述的微电解池(2)内自下到上依次设有沉淀装置(13)、填料层(14)及滤层(15);所述的人工湿地池(3)中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细砂层(16)和粗砂层(17),所述的人工湿地池(3)中设置有挡板(18),所述的细砂层(16)上种植有植物(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沉淀池(1)、微电解池(2)、人工湿地池(3);所述的沉淀池(1)一侧设有进水口(4),所述沉淀池(1)上端设有导轨(5),所述导轨(5)下端设有挡泥板(6),所述挡泥板(6)与进水口(4)对应设置,所述导轨(5)上设有刮泥车(7),所述沉淀池(1)底端设有出泥区(8),所述出泥区(8)一侧设有刮泥板(9),所述刮泥板(9)与刮泥车(7)固定连接,所述出泥区(8)底端设有电机(10),所述出泥区(8)一侧设有排泥口(11),所述排泥口(11)一侧设有涡轮装置(12),所述涡轮装置(12)设置在电机(10)输出轴上;所述的微电解池(2)内自下到上依次设有沉淀装置(13)、填料层(14)及滤层(1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荣伟朱文婷谭靓杭超张永峰曾钰
申请(专利权)人:灏淼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