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046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处理系统,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从左到右顺次连通的过滤塔、保安过滤器、RO反渗透装置、离子交换器及水箱,所述过滤塔的顶部连接有滤沙箱,过滤塔与滤沙箱的连接面为过滤网,滤沙箱内置有推板和气压缸,所述气压缸的伸缩杆与推板连接,滤沙箱的两侧壁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沙口,所述出沙口的斜下方设置有盛装箱;所述水箱内分隔成第一隔室、第二隔室及第三隔室,第一隔室与离子交换器连通,水流依次流经第一隔室、第二隔室及第三隔室;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过滤方法不佳,易堵塞滤网,以及水箱内的水缺少流动易带来微生物的污染的问题。

A water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水处理目的是提高水质,使之达到某种水质标准。按处理方法的不同,有物理水处理、化学水处理、生物水处理等多种。按处理对象或目的的不同,有给水处理和废水处理两大类。给水处理包括生活饮用水处理和工业用水处理两类;就生活用水(或城镇公共给水)而论,取自高质量水源(井水或防护良好的给水专用水库)的原水,只需消毒即为成品水;取自一般河流或湖泊的原水,先要去除泥沙等致浊杂质,然后消毒;污染较严重的原水,还需去除有机物等污染物;含有铁、锰的原水(例如某些井水),需要去除铁、锰。生活用水可以满足一般工业用水的水质要求,但工业用水有时需要进一步的加工,如进行软化、除盐等。对于取自一般河流或湖泊的原水来说,通常含有较多的泥沙,通常采用过滤的方法过滤原水,但是传统的过滤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长期过滤导致泥沙过度堆积,堵塞滤网,并且水流不断冲刷泥沙,泥沙难以自动风干;同时,经过净化的水可能会长期存储在水箱内,缺少流动易带来微生物的污染,影响纯净水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过滤方法不佳,易堵塞滤网,以及水箱内的水缺少流动易带来微生物的污染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处理系统,包括从左到右顺次连通的过滤塔、保安过滤器、RO反渗透装置、离子交换器及水箱,所述过滤塔的顶部连接有滤沙箱,过滤塔与滤沙箱的连接面为过滤网,滤沙箱内置有推板和气压缸,所述气压缸的伸缩杆与推板连接,滤沙箱的两侧壁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沙口,所述出沙口的斜下方设置有盛装箱;具体的,过滤塔连接有第二水泵,第二水泵通过水管与保安过滤器连接,保安过滤器连接有第三水泵,第三水泵通过水管与RO反渗透装置连接,RO反渗透装置连接有第四水泵,第四水泵通过水管与离子交换器连接。所述水箱内分隔成第一隔室、第二隔室及第三隔室,第一隔室与离子交换器连通,水流依次流经第一隔室、第二隔室及第三隔室。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室与第二隔室的连接面开设有第一缺口,第二隔室与第三隔室的连接面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的深度大于第一缺口的深度。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三隔室内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隔室与第二隔室的接触面设置有与第一水泵连接的排水管道。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室内置有臭氧发生器。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塔的中部设置有活性炭层。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RO反渗透装置由四组反渗透滤管组成,所述四组反渗透滤管由下至上呈直线排列布置。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水箱表面的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与气压缸、第一水泵电连接;具体的,所述控制箱还与第二水泵、第三水泵、第四水泵电连接。如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滤沙箱下方增设有盛装箱,用于盛装滤沙箱内过滤出的泥沙,泥沙落入盛装箱后自然风干,而滤沙箱中的过滤网表面清空了泥沙,可以加快原水的过滤,提高了效率。2.本技术将水箱分隔成第一隔室、第二隔室及第三隔室,净化后的水流可在三个隔室内循环流动,臭氧发生器可对水箱内的水反复杀菌,从而得到品质更加的纯净水。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滤沙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过滤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6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第一隔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过滤塔;2-保安过滤器;3-RO反渗透装置;4-离子交换器;5-水箱;6-滤沙箱;7-推板;8-气压缸;9-进水口;10-盛装箱;11-第一隔室;12-第二隔室;13-第三隔室;14-过滤网;15-第一缺口;16-第二缺口;17-臭氧发生器;18-活性炭层;19-排水管道;20-控制箱;21-第二水泵;22-第三水泵;23-第四水泵;24-出沙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处理系统,包括从左到右顺次连通的过滤塔1、保安过滤器2、RO反渗透装置3、离子交换器4及水箱5,请参阅图2,所述过滤塔1的顶部连接有滤沙箱6,请参阅图3、图4,过滤塔1与滤沙箱6的连接面为过滤网14,滤沙箱6内置有推板7和气压缸8,所述气压缸8的伸缩杆与推板7连接,滤沙箱6的两侧壁分别开设有进水口9和出沙口24,所述出沙口24的斜下方设置有盛装箱10;本实施例中,过滤塔1和滤沙箱6用于将原水中的泥沙过滤掉,保安过滤器2去除水中的油雾、固体颗粒,RO反渗透装置3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带电离子、无机物、胶体微粒、细菌及有机物质。具体的,过滤塔1连接有第二水泵21,第二水泵21通过水管与保安过滤器2连接,保安过滤器2连接有第三水泵22,第三水泵22通过水管与RO反渗透装置3连接,RO反渗透装置3连接有第四水泵23,第四水泵23通过水管与离子交换器4连接。请参阅图5,所述水箱5内分隔成第一隔室11、第二隔室12及第三隔室13,第一隔室11与离子交换器4连通,水流依次流经第一隔室11、第二隔室12及第三隔室13。基于以上实施例,所述第一隔室11与第二隔室12的连接面开设有第一缺口15,第二隔室12与第三隔室13的连接面开设有第二缺口16,所述第二缺口16的深度大于第一缺口15的深度。请参阅图6,基于以上实施例,第三隔室13内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隔室11与第二隔室12的接触面设置有与第一水泵连接的排水管道19,第一水泵使水流从第三隔室13流入第一隔室11内,单向流动。基于以上实施例,所述第一隔室11内置有臭氧发生器17。基于以上实施例,所述过滤塔1的中部设置有活性炭层18。基于以上实施例,所述RO反渗透装置3由四组反渗透滤管组成,所述四组反渗透滤管由下至上呈直线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到右顺次连通的过滤塔(1)、保安过滤器(2)、RO反渗透装置(3)、离子交换器(4)及水箱(5),所述过滤塔(1)的顶部连接有滤沙箱(6),过滤塔(1)与滤沙箱(6)的连接面为过滤网(14),滤沙箱(6)内置有推板(7)和气压缸(8),所述气压缸(8)的伸缩杆与推板(7)连接,滤沙箱(6)的两侧壁分别开设有进水口(9)和出沙口(24),所述出沙口(24)的斜下方设置有盛装箱(10);/n所述水箱(5)内分隔成第一隔室(11)、第二隔室(12)及第三隔室(13),第一隔室(11)与离子交换器(4)连通,水流依次流经第一隔室(11)、第二隔室(12)及第三隔室(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到右顺次连通的过滤塔(1)、保安过滤器(2)、RO反渗透装置(3)、离子交换器(4)及水箱(5),所述过滤塔(1)的顶部连接有滤沙箱(6),过滤塔(1)与滤沙箱(6)的连接面为过滤网(14),滤沙箱(6)内置有推板(7)和气压缸(8),所述气压缸(8)的伸缩杆与推板(7)连接,滤沙箱(6)的两侧壁分别开设有进水口(9)和出沙口(24),所述出沙口(24)的斜下方设置有盛装箱(10);
所述水箱(5)内分隔成第一隔室(11)、第二隔室(12)及第三隔室(13),第一隔室(11)与离子交换器(4)连通,水流依次流经第一隔室(11)、第二隔室(12)及第三隔室(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室(11)与第二隔室(12)的连接面开设有第一缺口(15),第二隔室(12)与第三隔室(13)的连接面开设有第二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德成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惠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