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吊附着安装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371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5:49
一种塔吊附着安装操作平台,包括塔吊标准节,塔吊标准节上安装有操作平台模块,操作平台模块包括“U”型平台、“一”字型平台、支撑模块,“U”型平台为“U”型且开口向前,“U”型平台前部相对位置设有水平横向布置的“一”字型平台,“U”型平台与“一”字型平台共同围城封闭的环形,操作平台模块下部设有支撑模块,支撑模块包括两根长支撑柱与四根短支撑柱,两根长支撑柱都纵向布置,短支撑柱底面相对位置设有两根向下的卡接柱,短支撑柱底面的两根卡接柱之间形成卡槽,塔吊标准节上设有标准节横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不仅安装方便,而且更加牢固,还能反复使用,降低成本。

A tower crane attachment and installation operation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塔吊附着安装操作平台
本技术属于塔吊安装的
,具体涉及一种塔吊附着安装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近年以来,随着高层建筑不断增加,立体式交叉作业常态化,安全管理难度大,覆盖面广,大型机械设备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大型设备的的安全管理工作将直接决定整个项目的安全目标能否实现。就目前而言,塔吊在整个建筑施工周期内仍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是建筑施工领域最重要的运输工具,塔吊作为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使用周期长,风险大且伴随整个施工周期,因此,塔吊是否能够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转,往往是一个项目成败的关键。塔吊附着平台是塔吊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施工中,安装附着平台根据传统做法一般使用钢管搭设平台,该工艺采用空中散装的做法,存在结构复杂、安装工期长、搭拆次数较多、高出交叉作业隐患多,材料租赁费用高、安全隐患多等缺点,为保证附着式塔吊安装附臂时的安全、提高施工质量,达到周转使用的目的,需要一种施工安全且安拆方便的塔吊附着操作平台,代替传统做法,以满足施工安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塔吊附着安装操作平台,不仅安装方便,而且更加牢固,还能反复使用,降低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塔吊标准节,塔吊标准节上安装有操作平台模块,操作平台模块包括“U”型平台、“一”字型平台、支撑模块,“U”型平台为“U”型且开口向前,“U”型平台前部相对位置设有水平横向布置的“一”字型平台,“一”字型平台的长度与“U”型平台内部的尺寸相适配,“一”字型平台的左、右端分别与“U”型平台的对应部位固定连接,“U”型平台与“一”字型平台共同围城封闭的环形,环形内部的形状、尺寸与塔吊标准节横截面的形状、尺寸相适配,操作平台模块下部设有支撑模块,支撑模块包括两根长支撑柱与四根短支撑柱,四根短支撑柱都水平横向布置,两根长支撑柱都纵向布置,短支撑柱底面相对位置设有两根向下的卡接柱,短支撑柱底面的两根卡接柱之间形成卡槽,长支撑柱底面前部、后部相对位置分别设有四根向下的卡接柱,长支撑柱底面的四根卡接柱之间形成两个卡槽,塔吊标准节上设有标准节横梁,卡槽的尺寸、位置与标准节横梁的尺寸、位置相适配,所有的短支撑柱和所有的长支撑柱都通过卡槽与标准节横梁卡接固定。进一步的,操作平台模块底部左侧布置两根短支撑柱,操作平台模块底部右侧布置两根短支撑柱,操作平台模块底部左侧的短支撑柱与操作平台模块底部右侧的短支撑柱对称布置。进一步的,操作平台模块底部左侧布置的两根短支撑柱左端与操作平台模块左侧面平齐,操作平台模块底部右侧布置的两根短支撑柱右端与操作平台模块右侧面平齐。进一步的,“U”型平台与“一”字型平台包括供施工人员行走的底板和竖直布置且起保护作用的护栏。进一步的,操作平台模块的底面与支撑模块的顶面接触。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包括塔吊标准节,塔吊标准节上安装有操作平台模块,操作平台模块包括“U”型平台、“一”字型平台、支撑模块,“U”型平台为“U”型且开口向前,“U”型平台前部相对位置设有水平横向布置的“一”字型平台,“U”型平台与“一”字型平台共同围城封闭的环形,操作平台模块下部设有支撑模块,支撑模块包括两根长支撑柱与四根短支撑柱,两根长支撑柱都纵向布置,短支撑柱底面相对位置设有两根向下的卡接柱,短支撑柱底面的两根卡接柱之间形成卡槽,塔吊标准节上设有标准节横梁,通过设置卡接柱形成卡槽,让短支撑柱和长支撑柱与标准节横梁之间的连接更加简便,固定短支撑柱和长支撑柱不需要焊接,直接摆放在标准节横梁上即可完成连接,提高了安装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安装更加安全,更加环保,同时可以拆卸,提高了利用率,通过设置“U”型平台和“一”字型平台,让操作平台模块能够完全将塔吊标准节包围在内,整个操作平台模块不会在使用中与塔吊标准节脱离,增加了操作平台模块的牢固性,使装置整体更加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操作平台模块和支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操作平台模块和支撑模块的爆炸图。图中:1.塔吊标准节,2.操作平台模块,3.“U”型平台,4.“一”字型平台,5.支撑模块,6.标准节横梁,7.短支撑柱,8.长支撑柱,9.卡接柱,10.卡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塔吊标准节1,塔吊标准节1上安装有操作平台模块2,操作平台模块2包括“U”型平台3、“一”字型平台4、支撑模块5,“U”型平台为“U”型且开口向前,“U”型平台3前部相对位置设有水平横向布置的“一”字型平台4,“一”字型平台4的长度与“U”型平台3内部的尺寸相适配,“一”字型平台4的左、右端分别与“U”型平台3的对应部位固定连接,“U”型平台3与“一”字型平台4共同围城封闭的环形,环形内部的形状、尺寸与塔吊标准节1横截面的形状、尺寸相适配,操作平台模块2下部设有支撑模块5,支撑模块5包括两根长支撑柱8与四根短支撑柱7,四根短支撑柱7都水平横向布置,两根长支撑柱8都纵向布置,短支撑柱7底面相对位置设有两根向下的卡接柱9,短支撑柱7底面的两根卡接柱9之间形成卡槽10,长支撑柱8底面前部、后部相对位置分别设有四根向下的卡接柱9,长支撑柱8底面的四根卡接柱9之间形成两个卡槽10,塔吊标准节1上设有标准节横梁6,卡槽10的尺寸、位置与标准节横梁6的尺寸、位置相适配,所有的短支撑柱7和所有的长支撑柱8都通过卡槽10与标准节横梁6卡接固定。操作平台模块2底部左侧布置两根短支撑柱7,操作平台模块2底部右侧布置两根短支撑柱7,操作平台模块2底部左侧的短支撑柱7与操作平台模块2底部右侧的短支撑柱7对称布置,操作平台模块2底部左侧布置的两根短支撑柱7左端与操作平台模块2左侧面平齐,操作平台模块2底部右侧布置的两根短支撑柱7右端与操作平台模块2右侧面平齐,“U”型平台3与“一”字型平台4包括供施工人员行走的底板和竖直布置且起保护作用的护栏,操作平台模块2的底面与支撑模块5的顶面接触。工作过程:将四根短支撑柱7通过卡槽10分别卡接在标准节横梁6的左侧、右侧,将两根长支撑柱8通过卡槽10卡接在标准节横梁6的中部相对位置,让长支撑柱8底面前侧的卡槽10与标准节横梁6前侧相卡接,长支撑柱8底面后侧的卡槽10与标准节横梁6后侧相卡接,将长支撑柱8与标准节横梁6通过螺栓加固,将短支撑柱7与标准节横梁6通过螺栓加固,然后将“U”型平台3通过吊车吊起且移动到短支撑柱7和长支撑柱8的上部,让塔吊标准节1进入“U”型平台3的内部,缓慢放下“U”型平台3,让“U”型平台3的底面同时与短支撑柱7和长支撑柱8的顶面相接触,此时,用吊车将“一”字型平台4吊起,将“一”字型平台4放入“U”型平台3的缺口处,同时让“一”字型平台4的底面与长支撑柱8顶面相接触,然后将“U”型平台3与“一”字型平台4固定连接,此时,操作平台模块2安装完成,操作平台模块2的重量完全通过支撑模块5支撑,且操作平台模块2将塔吊标准节1包围在内,不仅安装简便,而且更加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塔吊附着安装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塔吊标准节(1),塔吊标准节(1)上安装有操作平台模块(2),操作平台模块(2)包括“U”型平台(3)、“一”字型平台(4)、支撑模块(5),“U”型平台(3)为“U”型且开口向前,“U”型平台(3)前部相对位置设有水平横向布置的“一”字型平台(4),“一”字型平台(4)的长度与“U”型平台(3)内部的尺寸相适配,“一”字型平台(4)的左、右端分别与“U”型平台(3)的对应部位固定连接,“U”型平台(3)与“一”字型平台(4)共同围城封闭的环形,环形内部的形状、尺寸与塔吊标准节(1)横截面的形状、尺寸相适配,操作平台模块(2)下部设有支撑模块(5),支撑模块(5)包括两根长支撑柱(8)与四根短支撑柱(7),四根短支撑柱(7)都水平横向布置,两根长支撑柱(8)都纵向布置,短支撑柱(7)底面相对位置设有两根向下的卡接柱(9),短支撑柱(7)底面的两根卡接柱(9)之间形成卡槽(10),长支撑柱(8)底面前部、后部相对位置分别设有四根向下的卡接柱(9),长支撑柱(8)底面的四根卡接柱(9)之间形成两个卡槽(10),塔吊标准节(1)上设有标准节横梁(6),卡槽(10)的尺寸、位置与标准节横梁(6)的尺寸、位置相适配,所有的短支撑柱(7)和所有的长支撑柱(8)都通过卡槽(10)与标准节横梁(6)卡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吊附着安装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塔吊标准节(1),塔吊标准节(1)上安装有操作平台模块(2),操作平台模块(2)包括“U”型平台(3)、“一”字型平台(4)、支撑模块(5),“U”型平台(3)为“U”型且开口向前,“U”型平台(3)前部相对位置设有水平横向布置的“一”字型平台(4),“一”字型平台(4)的长度与“U”型平台(3)内部的尺寸相适配,“一”字型平台(4)的左、右端分别与“U”型平台(3)的对应部位固定连接,“U”型平台(3)与“一”字型平台(4)共同围城封闭的环形,环形内部的形状、尺寸与塔吊标准节(1)横截面的形状、尺寸相适配,操作平台模块(2)下部设有支撑模块(5),支撑模块(5)包括两根长支撑柱(8)与四根短支撑柱(7),四根短支撑柱(7)都水平横向布置,两根长支撑柱(8)都纵向布置,短支撑柱(7)底面相对位置设有两根向下的卡接柱(9),短支撑柱(7)底面的两根卡接柱(9)之间形成卡槽(10),长支撑柱(8)底面前部、后部相对位置分别设有四根向下的卡接柱(9),长支撑柱(8)底面的四根卡接柱(9)之间形成两个卡槽(10),塔吊标准节(1)上设有标准节横梁(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新军王全奇岳志超冯海峰祁国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