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集成式电液制动器的自动排气装置及排气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0367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集成式的电液制动器的自动排气装置及排气方法。该装置包括自动排气装置、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制动排气管路、储液壶、主缸储液壶和主缸;储液壶通过制动排气管路向自动排气装置提供液体;自动排气装置通过制动排气管路与主缸储液壶连接;主缸储液壶与主缸连接;主缸与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连接;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与制动器的钳体连接;制动器钳体通过制动排气管路与自动排气装置连接;自动排气装置通过制动排气管路与储液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全自动液压管路的排气装置及其方法,能够对ABS、ESP液压单元等实现全过程自动化的排气,该装置可解决人工手工排气的耗时耗力、排气不彻底,排气过程造成漏液等问题。

An automatic exhaust device and method of integrated electro-hydraulic bra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电液制动器的自动排气装置及排气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具体的说是一种集成式的电液制动器的自动排气装置及排气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不断创新,汽车系统从最初的简单结构已经演变成现在的需要多方合作的复杂系统。随着汽车的不断迭代进步,汽车制动器也在同步的发展当中,制动器由最初的纯液压控制演变为现在的液电耦合控制即线控制动。线控制动一方面减轻了驾驶员的负担,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制动系统的响应速度,进一步提升了整车的安全性。然而,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如果在线控制动器当中有气体的存在,那么在制动过程中会导致液压系统供给不够,制动压力不能及时迅速地建立,电动控制不够精确,进而影响汽车的安全性,存在有巨大的安全隐患。对于整车汽车厂的排气当中,一般先将制动管路抽成真空,再将高压的制动液灌入其中,采用这种方法迅速将制动液排入其中。但是在实际的科研实验的环境当中,大多采用的是一人踩制动踏板进行外力输入,一人拧螺栓上的放气螺栓,而且二者需要同时进行。每一步的同时协作的操作只能放出小部分气体,整个制动排气过程费时费力,并且在频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电液制动器的自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自动排气装置(1)、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2)、第一—十二制动排气管路(3—14)、储液壶(15)、主缸储液壶(16)和主缸(17);所述储液壶(15)通过第三、四制动排气管路(5、6)向自动排气装置(1)提供液体;所述自动排气装置(1)通过第一、二制动排气管路(3、4)与主缸储液壶(16)连接;所述主缸储液壶(16)与主缸(17)的出液口连接;所述主缸(17)与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2)连接;所述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2)的出液口端与前左盘式制动器的钳体、前右盘式制动器钳体、后左盘式制动器钳体和后右盘式制动器钳体的进口连接;所述前左盘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电液制动器的自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自动排气装置(1)、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2)、第一—十二制动排气管路(3—14)、储液壶(15)、主缸储液壶(16)和主缸(17);所述储液壶(15)通过第三、四制动排气管路(5、6)向自动排气装置(1)提供液体;所述自动排气装置(1)通过第一、二制动排气管路(3、4)与主缸储液壶(16)连接;所述主缸储液壶(16)与主缸(17)的出液口连接;所述主缸(17)与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2)连接;所述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2)的出液口端与前左盘式制动器的钳体、前右盘式制动器钳体、后左盘式制动器钳体和后右盘式制动器钳体的进口连接;所述前左盘式制动器钳体的出口通过第五制动排气管路(7)与自动排气装置(1)连接;所述前右盘式制动器钳体的出口通过第六制动排气管路(8)与自动排气装置(1)连接;所述后左盘式制动器钳体的出口通过第七制动排气管路(9)与自动排气装置(1)连接;所述后右盘式制动器钳体的出口通过第八制动排气管路(10)与自动排气装置(1)连接;所述自动排气装置(1)通过第九、十、十一、十二制动排气管路(11、12、13、14)与储液壶(1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电液制动器的自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排气装置(1)包括液压单元(101)和控制单元(102);所述液压单元(101)包括液压泵(115)、第一—六二位二通电磁阀(103—108);所述液压泵(115)与第三、四制动排气管路(5、6)连接;所述第一二位二通电磁阀(10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制动排气管路(3)和第三制动排气管路(5)连接;所述第二二位二通电磁阀(10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制动排气管路(4)和第四制动排气管路(6)连接;所述第一制动排气管路(3)和第二制动排气管路(4)与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2)连接;所述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2)与第五、六、七、八制动排气管路(7、8、9、10)连接;所述第三二位二通电磁阀(105)与第五制动排气管路(7)连接;所述第四二位二通电磁阀(106)与第六制动排气管路(8)连接;所述第五二位二通电磁阀(107)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坚陈国胜李帅杜志强张晶华张栋宋世平邱鹏涛刘思晗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