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洞地面效应试验用背部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风洞试验
,特别是涉及一种风洞地面效应试验用背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飞机在起飞着陆(水)过程中,当它距地面半个翼展或更近时,将明显受到地面(水面)的影响。这种影响通常使飞机的升力线斜率增大、诱导阻力减小、纵向静稳定性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地(水)面的存在,对涡的形成起抑制作用而使下洗角减小的缘故。人们把飞机在接近地面时受到的这种影响称为地面效应。在风洞中用地板模拟地面、并通过调节地板与模型间的距离来模拟飞机近地面不同高度时地面影响的试验叫地面效应试验。地面效应试验是低速风洞的一项基本而重要的试验。在风洞里采用地板装置进行地面效应试验,模型可采用两点式背(腹)撑、单点式背(腹)撑配合上置或下置式地板以及模型采用尾撑配合下置式地板。但采用腹撑、尾撑方式时,通常会破坏地板平面以方便支杆通过,且支撑装置占用试验段地面空间较多,这些缺点对于地(水)面效应试验是不可接受的。一方面地(水)面效应试验中使用的关键地面效应模拟装置如活动地板、波浪地板等设备的地板平面不能破坏,另一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洞地面效应试验用背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X型基座(1)、主提升机构(3)、尾提升机构(4)、侧滑角机构(2)、天平固定框(5)和运动控制器;/n所述X型基座(1)与风洞支撑框架相连;所述侧滑角机构(2)固定设置在X型基座(1)的中央,所述主提升机构(3)和尾提升机构(4)均安装于侧滑角机构(2)上,由侧滑角机构(2)提供整个装置的侧滑角变化;所述主提升机构(3)位于X型基座(1)的正下方,所述尾提升机构(4)位于X型基座(1)的一侧且末端向X型基座(1)的正下方延伸,所述主提升机构(3)和尾提升机构(4)的末端通过天平固定框(5)连接,且所述天平固定框(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洞地面效应试验用背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X型基座(1)、主提升机构(3)、尾提升机构(4)、侧滑角机构(2)、天平固定框(5)和运动控制器;
所述X型基座(1)与风洞支撑框架相连;所述侧滑角机构(2)固定设置在X型基座(1)的中央,所述主提升机构(3)和尾提升机构(4)均安装于侧滑角机构(2)上,由侧滑角机构(2)提供整个装置的侧滑角变化;所述主提升机构(3)位于X型基座(1)的正下方,所述尾提升机构(4)位于X型基座(1)的一侧且末端向X型基座(1)的正下方延伸,所述主提升机构(3)和尾提升机构(4)的末端通过天平固定框(5)连接,且所述天平固定框(5)上设置有天平以固定飞行器模型;由主提升机构(3)、尾提升机构(4)、天平固定框(5)、X型基座(1)相互连接后共同构成平行双滑块曲柄机构;
所述运动控制器与主提升机构(3)、尾提升机构(4)和侧滑角机构(2)的信号控制端电连接,通过运动控制器控制主提升机构(3)、尾提升机构(4)和侧滑角机构(2),实现飞行器模型的升降、迎角、侧滑角三个自由度可控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洞地面效应试验用背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滑角机构(2)包括伺服电机一(21)、蜗轮蜗杆减速器一(23)和蜗轮蜗杆副(24),所述伺服电机一(21)通过弹性联轴器(22)与蜗轮蜗杆减速器一(23)相连接,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一(23)带动蜗轮蜗杆副(24)运动,由蜗轮蜗杆减速器和蜗轮蜗杆副(24)组成的两级传动结构,所述蜗轮蜗杆副(24)连接主提升机构(3)和尾提升机构(4),带动主提升机构(3)和尾提升机构(4)运动。
所述侧滑角运动机构中采用两级减速,两级减速器中第一级为蜗轮蜗杆减速器一(23),通过弹性联轴器(22)与伺服电机一(21)连接;第二级为蜗轮蜗杆副(24);两级减速串联驱动整个侧滑角运动机构转动,从而带动主提升机构(3)和尾提升机构(4)实现飞行器模型的侧滑角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洞地面效应试验用背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提升机构(3)包括伺服电机二(31)、蜗轮蜗杆减速器二(32)、T型丝杠副(34)、主力柱(33)、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陈诚,傅澔,高立华,孔鹏,孙卫平,段旭鹏,付华,刘赟,李东,练真增,刘蓓,李玉婷,任文超,吉登,何佳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