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转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017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料转运系统。针对现有家具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板材输送装置需要预埋轨道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料转运系统,包括工位处的工位输送装置和直线行进的摆渡小车,工位物料输送组件和小车物料输送组件均垂直于摆渡小车行进方向,所述工位输送装置至少为两组且对称设置,所述摆渡小车设于两组工位输送装置之间,所述两组工位输送装置上均固接小车轨道,所述摆渡小车两端均具有滚轮,所述小车轨道和滚轮相配合以使摆渡小车沿轨道方向行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物料转运系统的有益效果是:将小车轨道设置于工位输送装置上而非地面,无需预埋轨道,适应性更广。

A material transfe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料转运系统
本技术属于输送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物料转运系统。
技术介绍
在家具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板材等物料在各工位之间输送流转。此时,需要应用到输送装置。现有的输送装置,需要在地面上预埋轨道,轨道通过螺栓固定,轨道上运行小车,小车在轨道上运行并接驳到其它工位的传送装置上。预埋轨道的方式,施工较为繁琐,在一些场合,不允许在地面预埋轨道,因此,地面预埋轨道的方式使用受限。此外,在工位处的工位输送装置上通常都设有翻板,翻板需要人弯腰翻动翻板,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家具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板材输送装置需要预埋轨道的不足,提供一种物料转运系统,无需在地面预埋轨道,适应范围更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料转运系统,包括多个工位输送装置和一直线行进的摆渡小车,工位输送装置具有工位物料输送组件,摆渡小车具有小车物料输送组件,工位物料输送组件和小车物料输送组件均垂直于摆渡小车行进方向,所述工位输送装置至少为两组且对称设置,所述摆渡小车设于两组工位输送装置之间,所述两组工位输送装置上均固接小车轨道,所述摆渡小车两端均具有滚轮,所述小车轨道和滚轮相配合以使摆渡小车沿轨道方向行进。本技术的物料转运系统,设置至少两组对称的工位输送装置,将摆渡小车设于两组工位输送装置之间,将小车轨道固定到工位输送装置而非地面,无需在地面预埋轨道,适应范围广。通过摆渡小车和工位输送装置,将物料在各工位间流转。作为改进,所述小车轨道与滚轮间具有左右定位结构,以保证小车直线行进,不会偏移。作为改进,所述小车轨道具有水平的定位凸部,所述滚轮具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部和定位凹槽形成左右定位结构。定位凸部和定位凹槽还形成上下定位结构。在其它方案中,还可以在摆渡小车两端设置行进滚轮和限位滚动等其它方式形成左右定位结构。作为改进,所述工位输送装置靠近摆渡小车一端具有可翻转的工位导向板。作为改进,所述工位导向板下端具有平滑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两端高中间低,所述摆渡小车靠近工位输送装置一端具有与引导部配合的引导杆。作为改进,所述工位导向板包括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间具有沿垂直于摆渡小车行进方向的夹角。当工位导向板竖直时,第一引导部相比第二引导部更靠近摆渡小车,第一引导部下端低于第二引导部下端。作为改进,所述工位导向板仅能朝一个方向翻转。工位导向板的转动轴下方设有限位柱。工位导向板竖直时其上端高于工位物料输送组件的辊筒。作为改进,所述摆渡小车靠近工位输送装置一端具有可翻转的小车导向板。作为改进,所述摆渡小车具有使小车导向板转动至基本水平的摇杆机构。作为改进,所述摇杆机构包括引导手柄和推杆,所述引导手柄一端为手持部,另一端与推杆固接,所述引导手柄中间部与摆渡小车铰接,所述推杆可抵触小车导向板使得小车导向板基本水平。作为改进,所述小车导向板具有与物料接触的导向平面和位于导向平面下方的可与推杆抵触的推杆引导部。作为改进,所述工位导向板竖直且仅能朝一个方向翻转。作为改进,所述小车轨道与工位输送装置可拆卸连接。作为改进,所述工位物料输送组件和小车物料输送组件均包括多个辊筒。作为改进,所述摆渡小车具有刹车机构,所述刹车机构包括刹车手柄。作为改进,所述摆渡小车上的滚轮至少为两组。本技术的物料转运系统的有益效果是:将小车轨道设置于工位输送装置上而非地面,无需预埋轨道,适应性更广。进一步地,具有工位导向板和小车导向板,保证物料在工位输送装置和摆渡小车间平稳顺利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物料转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物料转运系统的工位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物料转运系统的摆渡小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物料转运系统的小车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物料转运系统的工位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物料转运系统的小车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物料转运系统将物料在工位输送装置和摆渡小车间转运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位输送装置,11、工位物料输送组件,111、辊筒,12、小车轨道,121、定位凸部,13、工位导向板,131、第一引导部,132、第二引导部,14、限位杆,2、摆渡小车,21、小车物料输送组件,111、辊筒,22、滚轮,221、定位凹槽,23、引导杆,24、小车导向板,241、推杆引导部,242、缺口,25、摇杆机构,251、引导手柄,252、推杆。26、刹车机构,261、刹车手柄,3、木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创造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创造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创造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参见图1至图7,本技术的一种物料转运系统,包括工位处的工位输送装置和直线行进的摆渡小车,工位输送装置具有工位物料输送组件,摆渡小车具有小车物料输送组件,工位物料输送组件和小车物料输送组件均垂直于摆渡小车行进方向,所述工位输送装置至少为两组且对称设置,所述摆渡小车设于两组工位输送装置之间,所述两组工位输送装置上均固接小车轨道,所述摆渡小车两端均具有滚轮,所述小车轨道和滚轮相配合以使摆渡小车沿轨道方向行进。本技术的物料转运系统,设置至少两组对称的工位输送装置,将摆渡小车设于两组工位输送装置之间,将小车轨道固定到工位输送装置而非地面,无需在地面预埋轨道,适应范围广。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7,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一种物料转运系统,包括工位处的工位输送装置1和直线行进的摆渡小车2,工位输送装置1具有工位物料输送组件11,摆渡小车2具有小车物料输送组件21,工位物料输送组件11和小车物料输送组件21均垂直于摆渡小车2行进方向,所述工位输送装置1至少为两组且对称设置,所述摆渡小车2设于两组工位输送装置1之间,所述两组工位输送装置1上均固接小车轨道12,所述摆渡小车2两端均具有滚轮22,所述小车轨道12和滚轮22相配合以使摆渡小车2沿轨道方向行进。通常工位输送装置1具有很多组,图中仅示出一组。作为改进,所述小车轨道12与滚轮22间具有左右定位结构,以保证小车直线行进,不会偏移。作为改进,所述小车轨道12具有水平的定位凸部121,所述滚轮22具有定位凹槽221,所述定位凸部121和定位凹槽221形成左右定位结构。定位凸部121和定位凹槽221还形成上下定位结构。在其它方案中,还可以在摆渡小车2两端设置行进滚轮22和限位滚动等其它方式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料转运系统,包括多个工位输送装置(1)和一直线行进的摆渡小车(2),工位输送装置(1)具有工位物料输送组件,摆渡小车(2)具有小车物料输送组件,工位物料输送组件和小车物料输送组件均垂直于摆渡小车(2)行进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输送装置(1)至少为两组且对称设置,所述摆渡小车(2)设于两组工位输送装置(1)之间,所述两组工位输送装置(1)上均固接小车轨道(12),所述摆渡小车(2)两端均具有滚轮(22),所述小车轨道(12)和滚轮(22)相配合以使摆渡小车(2)沿轨道方向行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转运系统,包括多个工位输送装置(1)和一直线行进的摆渡小车(2),工位输送装置(1)具有工位物料输送组件,摆渡小车(2)具有小车物料输送组件,工位物料输送组件和小车物料输送组件均垂直于摆渡小车(2)行进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输送装置(1)至少为两组且对称设置,所述摆渡小车(2)设于两组工位输送装置(1)之间,所述两组工位输送装置(1)上均固接小车轨道(12),所述摆渡小车(2)两端均具有滚轮(22),所述小车轨道(12)和滚轮(22)相配合以使摆渡小车(2)沿轨道方向行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轨道(12)与滚轮(22)间具有左右定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料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轨道(12)具有水平的定位凸部(121),所述滚轮(22)具有定位凹槽(221),所述定位凸部(121)和定位凹槽(221)形成所述左右定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输送装置(1)靠近摆渡小车(2)一端具有可翻转的工位导向板(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物料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导向板(13)下端具有平滑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两端高中间低,所述摆渡小车(2)靠近工位输送装置(1)一端具有与引导部配合的引导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良正吕锦明陈勇陈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圣奥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