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12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件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管连接件,其包括连接件本体和弹片,连接件本体包括至少两个可插入管件的管腔内的插接柱,弹片设于插接柱的自由端,且弹片的边缘具有向四周延伸的弹性瓣。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管连接件在使用时既无需对管件进行相应的加工处理,不会破坏管件的外观,又没有多余的加工操作,工序少,耗时短,并且无需借助工具,操作简单,难度小,与此同时,拼接处也不会存在局部的突出物或零件,能够保证拼接后的管件正常使用,更为重要的是,弹片的弹性瓣与管腔的腔壁相抵持,大大地提高了管连接件与管件之间的连接牢固度,使得管件不易松动或脱开,有效地提升了产品的使用品质。

A pipe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连接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件连接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管连接件。
技术介绍
当管件过长时,为了方便物流运输并防止其被压弯损坏,需要先将管件分成两段或多段,使用时再将各段拼接起来,使管件回到原有的长度。现有的拼接方式包括焊接、螺纹连接、过盈配合连接、连接件连接等,它们或多或少都具有以下缺陷:1、需要对管件进行相应的加工处理,破坏了管件的外观;2、售前和售后均有加工操作,工序过多,耗时过长;3、需要借助工具才能完成拼接,操作复杂,难度大;4、拼接处存在局部的突出物或零件,影响管件的正常使用。5、牢固度不高,造成管件容易松动,甚至脱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简单,不会破坏管件外观,不形成局部的突出物或零件,并且连接时牢固可靠的管连接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连接件,其包括:连接件本体,所述连接件本体包括至少两个可插入管件的管腔内的插接柱;弹片,设于所述插接柱的自由端,且所述弹片的边缘具有向四周延伸的弹性瓣。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接柱的自由端的端面设有定位柱,所述弹片连接于所述定位柱。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片具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的自由端具有与所述定位孔相匹配的凸缘,所述凸缘插入所述定位孔内,以连接所述弹片。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与所述插接柱连接为一体。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与所述插接柱可拆卸连接。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有一个所述插接柱的自由端连接有至少两个所述弹片,且所述弹片沿该所述插接柱的轴向排列;将最靠近所述插接柱的所述弹片记为标配弹片,所述标配弹片通过所述凸缘连接于所述定位柱;将其余的所述弹片记为附加弹片,相邻的两片所述附加弹片之间以及最靠近所述标配弹片的所述附加弹片与所述定位柱之间均通过隔离块相连接。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的自由端以及所述隔离块的一端均具有凹槽,所述隔离块的另一端具有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台;对于最靠近所述插接柱的所述隔离块而言,其所述凸台插入所述定位柱的所述凹槽内;对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隔离块以及二者之间的所述附加弹片而言,远离所述插接柱的所述隔离块的所述凸台穿过所述附加弹片的所述定位孔并插入靠近所述插接柱的所述隔离块的所述凹槽内。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本体包括两个所述插接柱,且两个所述插接柱的指向相反。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插接柱同轴。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本体还包括分隔部,所述分隔部设于两个所述插接柱之间。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接柱为圆柱形,所述分隔部和所述弹片为圆形。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接柱与连接其上的所述弹片同轴。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瓣向所述连接件本体所在的一侧弯曲或偏折。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片的材质为弹簧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连接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管连接件在使用时,只需将插接柱从管件的管口插入管腔内,即可将两段或多段管件拼接起来,既无需对管件进行相应的加工处理,不会破坏管件的外观,又没有多余的加工操作,工序少,耗时短,并且无需借助工具,操作简单,难度小,与此同时,拼接处也不会存在局部的突出物或零件,能够保证拼接后的管件正常使用,更为重要的是,弹片的弹性瓣与管腔的腔壁相抵持,大大地提高了管连接件与管件之间的连接牢固度,使得管件不易松动或脱开,有效地提升了产品的使用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管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弹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件本体;11、插接柱;12、定位柱;121、凸缘;122、凹槽;13、分隔部;2、弹片;21、弹性瓣;22、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理解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也即,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其次,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管连接件,其主要包括连接件本体1和弹片2;连接件本体1包括至少两个可插入管件的管腔内的插接柱11,插接柱11的形状与管腔的形状相匹配,优选圆柱形,且外径等于或略小于管件的管腔直径;弹片2设于插接柱11的自由端,其形状也与管腔的形状相匹配,优选圆形,且直径略大于管件的管腔直径,此外,弹片2的边缘具有向四周延伸的弹性瓣21。基于上述结构,该管连接件在使用时只需将插接柱11从管件的管口插入管腔内,即可将两段或多段管件拼接起来,既无需对管件进行相应的加工处理,不会破坏管件的外观,又没有多余的加工操作,工序少,耗时短,并且无需借助工具,操作简单,难度小,与此同时,拼接处也不会存在局部的突出物或零件,能够保证拼接后的管件正常使用,更为重要的是,弹片2的弹性瓣21与管腔的腔壁相抵持,大大地提高了管连接件与管件之间的连接牢固度,使得管件不易松动或脱开,有效地提升了产品的使用品质。可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插接柱11的自由端的端面设有定位柱12,弹片2连接于定位柱12,由此,弹片2与插接柱11之间被定位柱12隔开一定的距离,使得弹片2拥有足够的变形空间,进而可产生较大的变形力。具体而言,弹片2具有位于其中心位置的定位孔22,定位柱12的自由端具有与定位孔22相匹配的凸缘121,凸缘121插入定位孔22内,以连接弹片2。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插接柱11与其自由端的端面上的定位柱12同轴,也即,插接柱11与连接其上的弹片2同轴,由此可保证当插接柱11插入管件的管腔内时,弹片2的弹性瓣21与管腔的腔壁均匀接触,提高连接时的稳定性。可选地,如图2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柱12与插接柱11连接为一体,以提高弹片2的稳定性和牢固度。当然,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柱12也可与插接柱11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弹片2的装配。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管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接件本体,所述连接件本体包括至少两个可插入管件的管腔内的插接柱;/n弹片,设于所述插接柱的自由端,且所述弹片的边缘具有向四周延伸的弹性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件本体,所述连接件本体包括至少两个可插入管件的管腔内的插接柱;
弹片,设于所述插接柱的自由端,且所述弹片的边缘具有向四周延伸的弹性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接柱的自由端的端面设有定位柱,所述弹片连接于所述定位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片具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的自由端具有与所述定位孔相匹配的凸缘,所述凸缘插入所述定位孔内,以连接所述弹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至少有一个所述插接柱的自由端连接有至少两个所述弹片,且所述弹片沿该所述插接柱的轴向排列;
将最靠近所述插接柱的所述弹片记为标配弹片,所述标配弹片通过所述凸缘连接于所述定位柱;
将其余的所述弹片记为附加弹片,相邻的两片所述附加弹片之间以及最靠近所述标配弹片的所述附加弹片与所述定位柱之间均通过隔离块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汉标王妙玉童威云黄安川赖昶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好太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