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式抑尘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099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动式抑尘料斗,包括至少一个料斗、至少一个导料组件,所述导料组件与所述料斗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导料组件包括固定轴、至少两个导料板,所述固定轴同轴内置于所述料斗,所述导料板呈螺旋形,所述导料板沿所述固定轴的轴向内置于所述料斗,且至少两个所述导料板沿所述固定轴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导料板的内缘连接于所述固定轴、外缘连接于所述料斗的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抑制物料落入料斗过程中向外逸出粉尘。

An active dust suppression hop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动式抑尘料斗
本技术涉及料斗抑尘
,具体涉及一种主动式抑尘料斗。
技术介绍
煤、矿石、粮食等散货物料在中转转运时,常常采用料斗作为媒介进行转运,然后通过皮带输送机、卡车等方式输送至目的地。输送设备将散货物料送入料斗的过程中,散货物料从料斗上方落入料斗内,散货物料落入料斗的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粉尘,造成粉尘污染,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作业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主动式抑尘料斗,解决现有技术中散货落入料斗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主动式抑尘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料斗;至少一个导料组件,所述导料组件与所述料斗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导料组件包括固定轴、至少两个导料板,所述固定轴同轴内置于所述料斗,所述导料板呈螺旋形,所述导料板沿所述固定轴的轴向内置于所述料斗,且至少两个所述导料板沿所述固定轴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导料板的内缘连接于所述固定轴、外缘连接于所述料斗的内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在料斗内设置固定轴、呈螺旋状的导向板,物料落入料斗后,沿导向板的导向滑落至料斗的底部,能改变颗粒流的运动轨迹,增加转料过程颗粒与导料板以及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持续摩擦,从而降低颗粒流的运动速度以及颗粒与料斗的碰撞力度,最终实现抑制粉尘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三维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2中E—E线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主动式抑尘料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四所述的主动式抑尘料斗的三维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五所述的主动式抑尘料斗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六所述的主动式抑尘料斗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进料过程中颗粒运动速度变化的折线图;图9是颗粒碰撞时的速度变化折线图;图10是物料落入普通料斗时下落1秒后的流场速度云图;图11是物料落入普通料斗时下落1.2秒后的流场速度云图;图12是物料落入普通料斗时下落2.8秒后的流场速度云图;图13是物料落入普通料斗时下落1秒后的流场速度流线图;图14是物料落入普通料斗时下落1.2秒后的流场速度流线图;图15是物料落入普通料斗时下落2.8秒后的流场速度流线图;图16是物料落入本技术所述的主动式抑尘料斗时物料与导流板、料斗的初步碰撞的流场速度流线图;图17是物料落入本技术所述的主动式抑尘料斗时物料与导流板、料斗的初步碰撞的流场速度云图;图18是物料落入本技术所述的主动式抑尘料斗时物料与导流板、料斗的初步碰撞的流场速度矢量图;图19是物料落入本技术所述的主动式抑尘料斗时物料滑落阶段的流场速度流线图;图20是物料落入本技术所述的主动式抑尘料斗时物料滑落阶段的流场速度云图;图21是物料落入本技术所述的主动式抑尘料斗时物料滑落阶段的流场速度矢量图;图22是物料落入本技术所述的主动式抑尘料斗时物料堆积阶段的流场速度流线图;图23是物料落入本技术所述的主动式抑尘料斗时物料堆积阶段的流场速度云图;图24是物料落入本技术所述的主动式抑尘料斗时物料堆积阶段的流场速度矢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主动式抑尘料斗,如图1至24所示,包括至少一个料斗1、至少一个导料组件2、至少一个阀门3,料斗1的内部空心且两端开口。导料组件2与料斗1一一对应设置,每一导料组件2包括固定轴21、至少两个导料板22,固定轴21同轴内置于料斗1,导料板22呈螺旋形,导料板22沿固定轴21的轴向内置于料斗1,且至少两个导料板22沿固定轴21的周向均匀分布,导料板22的内缘连接于固定轴21、外缘连接于料斗1的内壁,每一导料组件2中导料板2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等,优选的,每一导料组件2包括四个导料板22,四个导料板22沿固定轴21的周向均匀分布。阀门3与料斗1一一对应设置,阀门3设置于料斗1的出料端。具体工作流程如下:散货物料经抓斗输送至料斗1的上方,抓斗放开物料,物料落入料斗1内,且沿导料板22的导向螺旋滑入料斗1内,物料全部进入料斗1后,通过料斗1将物料输送至预定区域,然后打开阀门3,物料从料斗1的出料端到达指定地点。本技术通过在料斗1内设置螺旋状的导料板22,能改变颗粒流的转料高度与运动轨迹,增加转料过程颗粒与导料板22以及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持续摩擦,从而降低颗粒流的运动速度以及颗粒与料斗1的碰撞力度,最终实现抑制粉尘的产生。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相同之处不再描述,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料斗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料斗1的轴线相互平行且相邻的料斗1之间相互连接。优选的,料斗1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六个等,进一步优选的,料斗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料斗1呈矩形分布,且四个料斗之间通过固定块相连接。实施例三:如图2所示,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相同之处不再描述,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料斗1内形成有一第一空腔、一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呈圆柱形,所述第二空腔呈圆台形,所述第二空腔位于所述第一空腔的下方,且所述第二空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二空腔沿远离所述第一空腔的方向内径不断减小;固定轴21、导料板22同轴内置于所述第一空腔。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壁的直径为3米、高度为3米,所述第二空腔的高度为1.2米,且所述第二空腔的内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0°,导料板22的螺距为5米。导料板22的螺距与5米使得导料板22的倾斜角适当,避免了堵料的同时能增进颗粒流与导料板22之间的摩擦作用。仿真测试如下:颗粒物料进入料斗1的过程中颗粒与气体相互影响,属于气固两相流动问题。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CFD)能处理复杂几何模型的数值模拟,离散单元法(DiscreteElementMethod,DEM)能处理颗粒-颗粒、颗粒-壁面的碰撞问题,因此采用CFD-DEM耦合方法对主动式抑尘料斗进料过程进行仿真求解。S1、颗粒相控制方程在CFD-DEM中颗粒被视为离散相,由离散单元法将离散相分离为刚性元素的集合,依据牛顿第二定律,使各刚性元素满足运动方程,用时步迭代的方法求解各刚性元素的运动方程,继而求得不连续体的整体运动形态。其控制方程如下:式中,mi、Ii、vi和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动式抑尘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一个料斗;/n至少一个导料组件,所述导料组件与所述料斗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导料组件包括固定轴、至少两个导料板,所述固定轴同轴内置于所述料斗,所述导料板呈螺旋形,所述导料板沿所述固定轴的轴向内置于所述料斗,且至少两个所述导料板沿所述固定轴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导料板的内缘连接于所述固定轴、外缘连接于所述料斗的内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式抑尘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料斗;
至少一个导料组件,所述导料组件与所述料斗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导料组件包括固定轴、至少两个导料板,所述固定轴同轴内置于所述料斗,所述导料板呈螺旋形,所述导料板沿所述固定轴的轴向内置于所述料斗,且至少两个所述导料板沿所述固定轴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导料板的内缘连接于所述固定轴、外缘连接于所述料斗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抑尘料斗,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料组件包括四个所述导料板,四个所述导料板沿所述固定轴的周向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抑尘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料斗的轴线相互平行且相邻的所述料斗之间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式抑尘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料斗呈矩形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抑尘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的外周面向内开设有多个吸尘孔,多个所述吸尘孔沿所述料斗的周向均匀分布,且每一所述吸尘孔与所述料斗的内部均相连通。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建明杨仲尹锋王磊胡勇王贡献胡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开锐海洋起重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