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灰罐回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098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灰罐回灰结构,包括灰罐本体和竖设在灰罐本体旁侧的回灰管道,所述灰罐本体的顶部设有回灰口,所述回灰口与回灰管道的上端口相连通,所述回灰管道的下端用于与罐车的卸料口相连通,回灰管道的上端靠近回灰口处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回灰管道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回灰管道将灰罐的回灰口与罐车的卸料口相连接,利用罐车气力输送系统的动力,将多余的飞灰回送至大灰罐内,避免多出的飞灰产生二次污染。

A kind of ash return structure of ash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灰罐回灰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灰罐回灰结构。
技术介绍
:危险废物焚烧处理过程中烟气处理产生的飞灰一般含有重金属和二噁英等有害物质,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要求应将飞灰作为危险废物管理。且飞灰粒径小,散逸性强,如有泄漏极易飘入空气中。为避免飞灰泄漏污染环境,一般采用气力输送系统将飞灰输送至灰罐贮存,灰罐到达一定料位后再将飞灰输送至罐车后送至水泥窑协同处置,以实现飞灰的无害化和资源化,整个过程尽量保持密闭。但是在装车的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由于灰罐没有准确计量装置,在装车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超重的现象。超重后必须将飞灰卸掉一部分,车载的卸灰系统压力大,卸灰时无法装袋,如果没有合适的接收容器,容易导致环境污染。因此目前只能在装车过程中频繁停机过磅,避免超重,造成放灰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使超重的飞灰能顺利回罐,避免环境污染的灰罐回灰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灰罐回灰结构,包括灰罐本体和竖设在灰罐本体旁侧的回灰管道,所述灰罐本体的顶部设有回灰口,所述回灰口与回灰管道的上端口相连通,所述回灰管道的下端用于与罐车的卸料口相连通,回灰管道的上端靠近回灰口处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回灰管道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控制阀。进一步的,所述回灰管道呈倒U形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为插板阀门。进一步的,所述灰罐本体的下端呈锥形状,且在锥形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流化风入口。进一步的,所述回灰管道的下端口外边沿设有用以与罐车的卸料口相连接的连接锁扣。进一步的,所述灰罐本体的顶部连接有布袋除尘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回灰管道将灰罐的回灰口与罐车的卸料口相连接,利用罐车气力输送系统的动力,将多余的飞灰回送至大灰罐内,避免多出的飞灰产生二次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构造示意图。图中:1-灰罐本体;2-回灰管道;3-第一控制阀;4-第二控制阀;5-流化风入口;6-布袋除尘器;7-连接锁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灰罐回灰结构,包括灰罐本体1和竖设在灰罐本体1旁侧的回灰管道2,所述灰罐本体1的顶部设有回灰口,所述回灰口与回灰管道2的上端口相连通,所述回灰管道2的下端用于与罐车的卸料口相连通,回灰管道2的上端靠近回灰口处设置有第一控制阀3,回灰管道2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控制阀4;上下两道控制阀在回灰管道不用时保持关闭状态,确保没有杂物进入,保持回灰管道通畅;需要使用回灰管道时,开启两道控制阀,借助罐车输灰系统的压力,将飞灰输送回灰罐本体内,避免多出的飞灰产生二次污染,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避免超重只能频繁开停机过磅,造成劳动效率低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所述回灰管道2呈倒U形状。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4均为现有的插板阀门。本实施例中,所述灰罐本体1的下端呈锥形状,且在锥形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流化风入口5。本实施例中,所述回灰管道2的下端口外边沿设有用以与罐车的卸料口相连接的连接锁扣7,以便于实现回灰管道与罐车卸料口的牢固连接。应说明的是,连接锁扣可以是现有的搭扣锁等,回灰管道通过锁扣与罐车的卸料口固定连接时,在回灰管道与罐车的卸料口之间设置密封结构(如密封圈等),以提高密封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灰罐本体1的顶部连接有布袋除尘器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灰罐回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灰罐本体和竖设在灰罐本体旁侧的回灰管道,所述灰罐本体的顶部设有回灰口,所述回灰口与回灰管道的上端口相连通,所述回灰管道的下端用于与罐车的卸料口相连通,回灰管道的上端靠近回灰口处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回灰管道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控制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灰罐回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灰罐本体和竖设在灰罐本体旁侧的回灰管道,所述灰罐本体的顶部设有回灰口,所述回灰口与回灰管道的上端口相连通,所述回灰管道的下端用于与罐车的卸料口相连通,回灰管道的上端靠近回灰口处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回灰管道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灰罐回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灰管道呈倒U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灰罐回灰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荣生龙沛沛唐庆霖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