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土地区准确导入沉桩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9953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土地区准确导入沉桩的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施工方法中利用与导向梁呈45°夹角的支撑梁有效支撑导向梁,以保证导向梁轴向方向上的稳定性,防止导向梁发生偏移;同时,配合插打过程中可拆卸式的安装于导向梁之间的限位型钢,以确保钢板桩的设计高程不发生变化,从而有效提高钢板桩沉桩的合格率及沉桩效率,保证成排钢板桩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减少对周边构建筑物的影响。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accurately introducing pile sinking in soft soil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土地区准确导入沉桩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软土地区准确导入沉桩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拉森钢板桩的常规打桩过程中,由于打桩锤的打击力量作用位置和打入的钢板桩之间所产生的接头摩擦力作用位置相互离开,因此这两个作用力之间易产生偶力,而上述偶力易使钢板桩向中心线方向倾斜,并产生导向架与所设计的轴线产生出入、导向架在钢板桩插打施工中松动等现象,并最终带来偏差、导向架在钢板桩的插打过程需要多次挪动等问题,从而在不经意间与设计轴线发生了偏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软土地区准确导入沉桩的施工方法,旨在有效解决钢板桩在插打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轴线位置偏移及桩顶高程偏差等难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软土地区准确导入沉桩的施工方法,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软土地区基坑的宽度和打入深度选取合适长度的钢管桩及工字钢;步骤二、将工字钢打入基坑的上下两侧作为导向梁,并在导向梁相对背离基坑的外侧沿导向梁的长度方向间隔打入钢管桩,再在钢管桩及导向梁之间焊接支撑梁,以有效支撑导向梁;步骤三、利用紧固螺栓将限位型钢紧固于上下两侧导向梁之间,再在限位型钢及上下两侧导向梁限定的插打区域内插打入拉森钢板桩至其达到规定标高处,拆除限位型钢,继续插打至其达到设计标高处;步骤四、在前一插打入基坑中的拉森钢板桩的右侧处将限位型钢紧固于上下两侧导向梁之间,再将另一拉森钢板桩的锁扣与前一拉森钢板桩的锁扣连接,并于上下两侧导向梁、限位型钢及前一拉森钢板桩限定的插打区域内插打入拉森钢板桩至其达到规定标高处,拆除限位型钢,继续插打至其达到设计标高处;步骤五、重复步骤四至沉桩完毕。上述的施工方法,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步骤二中上下两侧导向梁的净距比拉森钢板桩的宽度大8-10mm。上述的施工方法,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步骤二中相邻钢管桩的间隔为5-6m。上述的施工方法,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步骤二中支撑梁与导向梁之间的夹角为45°。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施工方法中利用与导向梁呈45°夹角的支撑梁有效支撑导向梁,以保证导向梁轴向方向上的稳定性,防止导向梁发生偏移;同时,配合插打过程中可拆卸式的安装于导向梁之间的限位型钢,以确保钢板桩的设计高程不发生变化,从而有效提高钢板桩沉桩的合格率及沉桩效率,保证成排钢板桩之间连接的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沉桩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沉桩后结构简图。附图中:1、钢管桩;2、工字钢;3、支撑梁;4、限位型钢;5、拉森钢板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软土地区基坑的宽度和打入深度选取合适长度的钢管桩1及工字钢2;步骤二、将工字钢2打入基坑的上下两侧作为导向梁,并在导向梁相对背离基坑的外侧沿导向梁的长度方向每间隔5m打入1根钢管桩1,再在钢管桩1及导向梁之间焊接支撑梁3;步骤三、利用紧固螺栓将限位型钢4紧固于上下两侧导向梁之间,再在限位型钢4及上下两侧导向梁限定的插打区域内插打入拉森钢板桩5至其达到规定标高处,拆除限位型钢4,继续插打至其达到设计标高处;步骤四、在前一插打入基坑中的拉森钢板桩5的右侧处将限位型钢4紧固于上下两侧导向梁之间,再将另一拉森钢板桩5的锁扣与前一拉森钢板桩5的锁扣连接,并于上下两侧导向梁、限位型钢4及前一拉森钢板桩5限定的插打区域内插打入拉森钢板桩5至其达到规定标高处,拆除限位型钢4,继续插打至其达到设计标高处;步骤五、重复步骤四至沉桩完毕。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梁3与导向梁之间的夹角为45°,以为导向梁提供足够支撑,并防止导向梁在后续插打钢板桩过程中发生偏移、松动现象,从而保证导向梁轴向方向上的稳定性和后续插打钢板桩时的合格率。本专利技术在中进行插打拉森钢板桩时利用两侧得到钢管桩1有效支撑的导向梁及可拆卸式的安装于导向梁之间的限位型钢4限定得到净距略大于拉森钢板桩5宽度的插打区域,以防止沉桩过程中钢板桩的倾斜,确保插打过程中的合格率及沉桩效率,保证后续沉桩完成后成排钢板桩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土地区准确导入沉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根据软土地区基坑的宽度和打入深度选取合适长度的钢管桩(1)及工字钢(2);/n步骤二、将工字钢(2)打入基坑的上下两侧作为导向梁,并在导向梁相对背离基坑的外侧沿导向梁的长度方向间隔打入钢管桩(1),再在钢管桩(1)及导向梁之间焊接支撑梁(3);/n步骤三、利用紧固螺栓将限位型钢(4)紧固于上下两侧导向梁之间,再在限位型钢(4)及上下两侧导向梁限定的插打区域内插打入拉森钢板桩(5)至其达到规定标高处,拆除限位型钢(4),继续插打至其达到设计标高处;/n步骤四、在前一插打入基坑中的拉森钢板桩(5)的右侧处将限位型钢(4)紧固于上下两侧导向梁之间,再将另一拉森钢板桩(5)的锁扣与前一拉森钢板桩(5)的锁扣连接,并于上下两侧导向梁、限位型钢(4)及前一拉森钢板桩(5)限定的插打区域内插打入拉森钢板桩(5)至其达到规定标高处,拆除限位型钢(4),继续插打至其达到设计标高处;/n步骤五、重复步骤四至沉桩完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土地区准确导入沉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软土地区基坑的宽度和打入深度选取合适长度的钢管桩(1)及工字钢(2);
步骤二、将工字钢(2)打入基坑的上下两侧作为导向梁,并在导向梁相对背离基坑的外侧沿导向梁的长度方向间隔打入钢管桩(1),再在钢管桩(1)及导向梁之间焊接支撑梁(3);
步骤三、利用紧固螺栓将限位型钢(4)紧固于上下两侧导向梁之间,再在限位型钢(4)及上下两侧导向梁限定的插打区域内插打入拉森钢板桩(5)至其达到规定标高处,拆除限位型钢(4),继续插打至其达到设计标高处;
步骤四、在前一插打入基坑中的拉森钢板桩(5)的右侧处将限位型钢(4)紧固于上下两侧导向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辉朱奇肖强管安康谢慕华别业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