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章卫富专利>正文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733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包括:夹持机构;支撑架;第一弹性件,安装于空腔,沿支撑架高度方向倾斜延伸,底端与支撑架相抵;第二弹性件,与第一弹性件对称;第一连杆,具有弧形结构,与空腔内部的第一弹性件相连,一端自支撑架上方伸出后连接有上夹持部一,另一端自支撑架下方伸出后连接下夹持部一;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对称,与空腔内部的第二弹性件相连,其一端自支撑架上方伸出后连接有上夹持部二,另一端自支撑架下方伸出后连接有下夹持部二;下夹持部一和下夹持部二位于同一水平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稳固,装配方便,无需手动调节夹持宽度以适应不同型号大小的手机,长时间使用后夹持结构仍然有效,使用寿命长,造型美观。

A mobile phone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本技术属于手机支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功能的逐渐增强,越来越多人使用智能手机替代车载导航系统进行导航,因此需要在车内放置手机支架来固定手机。目前市场上的手机支架大都需要手动调节支架的宽度,以适应不同型号大小的手机,拔出时又需要手动掰开支架以使手机脱离支架,操作还是相对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无需手动调节支架宽度,操作简便,结构简单的车载式手机支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包括:夹持机构,用于连接车内载体;支撑架,内部形成空腔,背面与夹持机构相连;第一弹性件,安装于空腔内,沿支撑架高度方向倾斜延伸,其底端与支撑架相抵;第二弹性件,安装于空腔内,与第一弹性件对称设置;第一连杆,具有弧形结构,与空腔内部的第一弹性件相连,其一端自支撑架上方伸出后连接有上夹持部一,另一端自支撑架下方伸出后连接有下夹持部一;第二连杆,靠近第一连杆,且与第一连杆对称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夹持机构(1),用于连接车内载体;/n支撑架(2),内部形成空腔(23),背面与夹持机构(1)相连;/n第一弹性件(31),安装于空腔(23)内,沿支撑架(2)高度方向倾斜延伸,其底端与支撑架(2)相抵;/n第二弹性件(32),安装于空腔(23)内,与第一弹性件(31)对称设置;/n第一连杆(4),具有弧形结构,与空腔(23)内部的第一弹性件(31)相连,其一端自支撑架(2)上方伸出后连接有上夹持部一(41),另一端自支撑架(2)下方伸出后连接有下夹持部一(42);/n第二连杆(5),靠近第一连杆(4),且与第一连杆(4)对称设置,与空腔(23)内部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机构(1),用于连接车内载体;
支撑架(2),内部形成空腔(23),背面与夹持机构(1)相连;
第一弹性件(31),安装于空腔(23)内,沿支撑架(2)高度方向倾斜延伸,其底端与支撑架(2)相抵;
第二弹性件(32),安装于空腔(23)内,与第一弹性件(31)对称设置;
第一连杆(4),具有弧形结构,与空腔(23)内部的第一弹性件(31)相连,其一端自支撑架(2)上方伸出后连接有上夹持部一(41),另一端自支撑架(2)下方伸出后连接有下夹持部一(42);
第二连杆(5),靠近第一连杆(4),且与第一连杆(4)对称设置,与空腔(23)内部的第二弹性件(32)相连,其一端自支撑架(2)上方伸出后连接有上夹持部二(51),另一端自支撑架(2)下方伸出后连接有下夹持部二(52);
所述下夹持部一(42)和下夹持部二(5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当手机底面架设于下夹持部一(42)和下夹持部二(52)上时,第一连杆(4)下压第一弹性件(31),第二连杆(5)下压第二弹性件(32),下夹持部一(42)和下夹持部二(52)相互远离,上夹持部一(41)和上夹持部二(51)相互靠近分别夹持手机相正对的两个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部一(41)包括与第一连杆(4)相连的第一限位面(411),与第一限位面(411)平行的第二限位面(412),及垂直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卫富
申请(专利权)人:章卫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