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束控制部件、发光装置、面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9646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束控制部件具有入射面、出射面、多个槽及多个凸条。所述入射面和所述出射面中的至少一者的与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中心轴垂直的剖面为椭圆形。所述多个槽在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背面侧从所述中心轴侧向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外缘侧依次配置。另外,各个所述槽包括位于所述中心轴侧的台阶面和位于所述外缘侧的倾斜面。所述多个凸条配置于所述多个槽的每一个的所述倾斜面上。各个所述凸条包括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以及配置于第一反射面与第二反射面之间的棱线。

Beam control unit, light-emitting device,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光束控制部件、发光装置、面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配光进行控制的光束控制部件、具有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发光装置、面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液晶显示装置等透射式图像显示装置中,有时使用直下式的面光源装置作为背光源。近年来,开始使用具有多个发光元件作为光源的直下式的面光源装置。例如,直下式的面光源装置具有基板、多个发光元件(例如白色发光二极管)、多个光束控制部件(透镜)和光漫射板。多个发光元件配置于基板上的规定的位置。在各发光元件之上配置有将从各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向沿基板的面方向扩展的光束控制部件。从光束控制部件射出的光由光漫射板扩展,照射被照射部件(例如液晶面板)。图1A、图1B是表示以往的光束控制部件的结构的图。图1A是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图1B是从背面侧观察的剖面立体图,图1C是剖面图。应予说明,在图1A、图1B中,省略了配置于背面侧的三个支脚。如图1A~图1C所示,以往的光束控制部件20具有入射面22和出射面24。入射面22是形成于背面侧(发光元件侧)的凹部的内表面,使从发光元件射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束控制部件,其对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配光进行控制,包括:/n入射面,是以与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中心轴相交的方式在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背面侧配置的凹部的内表面,使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入射;/n出射面,以与所述中心轴相交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正面侧,且使由所述入射面入射的光向外部射出;/n多个槽,在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背面侧从所述中心轴侧向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外缘侧依次配置,分别包括位于所述中心轴侧的台阶面和位于所述外缘侧的倾斜面;以及/n多个凸条,配置于所述多个槽的每一个的所述倾斜面上,分别包括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以及配置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面之间的棱线,/n所述入射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02 JP 2017-2127871.一种光束控制部件,其对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配光进行控制,包括:
入射面,是以与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中心轴相交的方式在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背面侧配置的凹部的内表面,使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入射;
出射面,以与所述中心轴相交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正面侧,且使由所述入射面入射的光向外部射出;
多个槽,在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背面侧从所述中心轴侧向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外缘侧依次配置,分别包括位于所述中心轴侧的台阶面和位于所述外缘侧的倾斜面;以及
多个凸条,配置于所述多个槽的每一个的所述倾斜面上,分别包括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以及配置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面之间的棱线,
所述入射面和所述出射面中的至少一者的与所述中心轴垂直的剖面为椭圆形,
所述多个凸条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入射面的所述剖面为椭圆形时配置于在该椭圆的短轴方向上位于所述凹部的外侧的所述倾斜面上,在所述出射面的所述剖面为椭圆形时配置于在该椭圆的长轴方向上位于所述凹部的外侧的所述倾斜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控制部件,其中,
所述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持田俊彦
申请(专利权)人: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