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利用其处理钻井固废的方法,所述复合菌剂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玉米秸秆粉碎成颗粒并加入酸液浸泡,利用碱液调节其pH至4.5~6.5;将颗粒捞出并调节含水量至70~75%wt,搅拌至蓬松状,加入麸皮和玉米粉搅拌均匀后得到基质;分别将短尾帚霉和卵形假埃希氏菌发酵液加入基质中,得到短尾帚霉和卵形假埃希氏菌的接种基质;将短尾帚霉和卵形假埃希氏菌的接种基质发酵培养,得到短尾帚霉和卵形假埃希氏菌的培养物;将短尾帚霉培养物和卵形假埃希氏菌培养物无菌风干后按预定比例混合制得复合菌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制得的复合菌剂有效活菌数比菌丝更能长期稳定存放、具有较好的钻井固废处理效果等优点。
Compound bacterial agen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s well as its treatment of drilling solid w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利用其处理钻井固废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微生物
,具体来讲,涉及一种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利用其处理钻井固废的方法。
技术介绍
玉米秸秆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种十分宝贵的生物质能资源,其是供作饲料为主的粮、经、饲兼用作物;同时玉米秸秆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源。每年我国产生玉米秸秆约有3.5亿吨,玉米秸秆资源丰富。随着农村经济和生活品质提供,玉米秸秆做燃料和饲料的需求降低,导致被丢弃或焚烧,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近年来相关研究显示玉米秸秆作为有机添加剂在处理钻井污染土壤或固废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短尾帚霉和卵形假埃希氏菌分别属于子囊菌门,丝孢目,帚霉属和子囊菌门,小囊菌目,假霉样真菌属。两种菌均具有分布广、繁殖快、适应性强,且具有较好生物修复价值,同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中的至少一项。例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生产复合菌剂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菌剂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玉米秸秆粉碎得到秸秆颗粒,向秸秆颗粒中加入酸液浸泡,利用碱液调节秸秆颗粒的pH至4.5~6.5;将调好pH后的秸秆颗粒捞出,调节含水量至70~75%wt,搅拌至蓬松状,加入麸皮和玉米粉或者加入米糠和玉米粉,搅拌均匀后得到基质;分别将短尾帚霉发酵液和卵形假埃希氏菌发酵液加入基质中,分别得到短尾帚霉接种基质和卵形假埃希氏菌接种基质;将短尾帚霉接种基质和卵形假埃希氏菌接种基质发酵培养,得到短尾帚霉培养物和卵形假埃希氏菌培养物;将短尾帚霉培养物和卵形假埃希氏菌培养物无菌风干后按预定比例混合制得复合菌剂。在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酸液可为稀释硫酸液,浓度可为5~15%。在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玉米粉和麸皮添加量可分别为玉米秸秆干重的5~20%。在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短尾帚霉发酵液可占所述短尾帚霉接种基质质量的10~30%,所述卵形假埃希氏菌发酵液可占所述卵形假埃希氏菌接种基质质量的10~30%。在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发酵培养包括:分别将短尾帚霉接种基质和卵形假埃希氏菌接种基质平铺在浅盘中并置于暗室中发酵培养,其中,浅盘中接种基质的厚度可为3~5cm,暗室中发酵培养的温度可为25~30℃,发酵培养的时间可为10~14天。在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复合菌剂中短尾帚霉培养物和卵形假埃希氏菌培养物的混合比例可以为0.5~1.5。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复合菌剂。所述复合菌剂可采用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在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复合菌剂中有效活菌数可达2.2×108~2.5×109cfu/g。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复合菌剂处理钻井固废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利用复合菌剂处理钻井固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将如上所述的复合菌剂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菌剂按质量浓度3~7‰的量接种到水基钻井固废中,搅拌均匀后处理钻井固废;或将复合菌剂与成品有机肥按质量比为5~15%混合得到生物处理剂,将生物处理剂按质量浓度为1~5%添加到水基钻井固废中,搅拌均匀后处理钻井固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固体菌剂的培养基质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玉米秸秆粉碎得到秸秆颗粒,向秸秆颗粒中加入酸液浸泡,利用碱液调节秸秆颗粒的pH至4.5~6.5;将调好pH后的秸秆颗粒捞出,调节含水量至70~75%wt,搅拌至蓬松状,加入麸皮和玉米粉或者加入米糠和玉米粉,搅拌均匀后得到培养基质,其中,所述菌剂包括卵形假埃希氏菌和短尾帚霉菌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可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项:(1)本专利技术利用玉米秸秆作为基质制备复合菌剂,节约了资源,减少因玉米秸秆焚烧等造成的环境污染,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2)本专利技术所选择的短尾帚霉和卵形假埃希氏菌分布广、繁殖快、适应性强、具有较好生物修复价值;(3)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复合菌剂中有效活菌数比菌丝更高、更能长期稳定存放;(4)可将复合菌剂按一定量添加到成品有机肥中进行复配,搅拌均匀后即可获得生物处理剂,该生物处理即具有较好的钻井固废处理效果。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复合菌剂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复合菌剂处理钻井固废的方法、以及固体菌剂的培养基质制备方法。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复合菌剂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菌剂制备方法,如图1中所示,在本专利技术复合菌剂制备方法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首先,制备菌种发酵液。具体来讲,将卵形假埃希氏菌和短尾帚霉菌剂接种到PDA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体发酵生产,装液量为30%,接种量106cfu/mL孢子,摇床温度25℃、160rpm、培养时间为4天。当然,本专利技术的卵形假埃希氏菌菌种发酵液以及短尾帚霉菌菌种发酵液不限于此,上述的装液量、接种量以及温度、时间等均可以根据实际复合菌剂制备过程进行相应的调节,能够得到含有卵形假埃希氏菌的菌种发酵液以及短尾帚霉菌的菌种发酵液即可,用于制备发酵液的菌种也可以为其它菌种。然后,制备培养基质。将玉米秸秆粉碎得到秸秆颗粒,向秸秆颗粒中加入酸液浸泡,利用碱液调节秸秆颗粒的pH至4.5~6.5;将调好pH后的秸秆颗粒捞出,调节含水量至70~75%wt,搅拌至蓬松状,加入麸皮和玉米粉或者加入米糠和玉米粉,搅拌均匀后得到基质。其中,秸秆颗粒可为细粉状,直径可为15~25目。例如,秸秆颗粒的直径为20目(即直径<2mm)。酸液可以为稀释硫酸液,浓度可以为5~15%。例如,硫酸液的浓度可为10%。玉米粉和麸皮添加量分别为玉米秸秆干重的5~20%。例如,玉米粉和麸皮的添加量为10%。具体来讲,将玉米秸秆风干后,利用粉碎机将其粉碎成直径约为20目(即直径<2mm)的秸秆颗粒待用。将稀释后的浓度10%硫酸液加入玉米秸秆颗粒中,充分搅拌均匀并浸泡过夜。然后用KOH溶液调节浸泡过后的玉米秸秆颗粒的pH值至6.5,随后将玉米秸秆颗粒捞出,调节含水量至75%,并添加15%的麸皮和玉米粉或者加入米糠和玉米粉,搅拌均匀后作为培养基质备用。然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其它具有相同或相似成分的有机添加剂也可以。接下来,接种菌种并培养。分别将短尾帚霉发酵液和卵形假埃希氏菌发酵液加入基质中,分别得到短尾帚霉接种基质和卵形假埃希氏菌接种基质;将短尾帚霉接种基质和卵形假埃希氏菌接种基质发酵培养,得到短尾帚霉培养物和卵形假埃希氏菌培养物。其中,短尾帚霉发酵液可占短尾帚霉接种基质质量的10~30%,卵形假埃希氏菌发酵液可占卵形假埃希氏菌接种基质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菌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将玉米秸秆粉碎得到秸秆颗粒,向秸秆颗粒中加入酸液浸泡,利用碱液调节秸秆颗粒的pH至4.5~6.5;/n将调好pH后的秸秆颗粒捞出,调节含水量至70~75%wt,搅拌至蓬松状,加入麸皮和玉米粉或者加入米糠和玉米粉,搅拌均匀后得到基质;/n分别将短尾帚霉发酵液和卵形假埃希氏菌发酵液加入基质中,分别得到短尾帚霉接种基质和卵形假埃希氏菌接种基质;/n将短尾帚霉接种基质和卵形假埃希氏菌接种基质发酵培养,得到短尾帚霉培养物和卵形假埃希氏菌培养物;/n将短尾帚霉培养物和卵形假埃希氏菌培养物无菌风干后按预定比例混合制得复合菌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菌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玉米秸秆粉碎得到秸秆颗粒,向秸秆颗粒中加入酸液浸泡,利用碱液调节秸秆颗粒的pH至4.5~6.5;
将调好pH后的秸秆颗粒捞出,调节含水量至70~75%wt,搅拌至蓬松状,加入麸皮和玉米粉或者加入米糠和玉米粉,搅拌均匀后得到基质;
分别将短尾帚霉发酵液和卵形假埃希氏菌发酵液加入基质中,分别得到短尾帚霉接种基质和卵形假埃希氏菌接种基质;
将短尾帚霉接种基质和卵形假埃希氏菌接种基质发酵培养,得到短尾帚霉培养物和卵形假埃希氏菌培养物;
将短尾帚霉培养物和卵形假埃希氏菌培养物无菌风干后按预定比例混合制得复合菌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菌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液为稀释硫酸液,浓度为5~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菌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粉和麸皮添加量分别为玉米秸秆干重的5~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菌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尾帚霉发酵液占所述短尾帚霉接种基质质量的10~30%,所述卵形假埃希氏菌发酵液占所述卵形假埃希氏菌接种基质质量的10~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菌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包括:分别将短尾帚霉接种基质和卵形假埃希氏菌接种基质平铺在浅盘中并置于暗室中发酵培养,其中,浅盘中接种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汉军,陈强,余思源,陈立荣,蒋学彬,张敏,李辉,刘石,贺吉安,舒畅,张薇,周鋆,孟召伟,彭昱雯,文炜涛,谯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