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机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584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磨机油,其主要活性组分及其质量份数为:季戊四醇酯40.0‑82.0份;己二酸异辛酯2.0‑56.488份;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1.0‑3.0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1.0‑3.0份;石油磺酸钙1.0‑3.0份;聚甲基丙烯酸酯0.1‑2.0份;烷基二苯胺0.1‑0.7份;2,6‑二叔丁基对甲酚0.1‑0.5份;胺与环氧化合物缩合物0.001‑0.1份;二甲基硅油0.001‑0.1份;有机钼0.1‑0.3份;纳米硼抗磨剂0.1‑0.3份;纳米生物骨炭粉0.01‑3.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用季戊四醇酯的合成酯基础油代替常规的矿物油或聚α烯烃的基础油,还特别添加了纳米生物骨炭粉,两者具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大幅提高了机油的抗磨性和使用寿命,延长了换油周期,提高了车辆更换机油的行驶里程数。

A kind of wear resistant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机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磨机油,属于汽车部件

技术介绍
机油对车辆发动机起到润滑减磨、辅助冷却降温、密封防漏、防锈防蚀、减震缓冲等作用。在发动机的活塞和汽缸之间,主轴和轴瓦之间均存在着快速的相对滑动,要防止零件过快磨损,则需要在两个滑动表面间建立油膜,有足够厚度的油膜将相对滑动的零件表面隔开,从而达到减少磨损的目的。同时机油还具有辅助冷却降温的作用,由于机油的比热值较低,而且处于发动机内部,虽然机油本身并不具有冷却作用,但发动机内由于燃料燃烧产生热能,在发动机工作时,机油能够将热量带回机油箱再散发至空气中,帮助水箱冷却发动机。目前车辆一般行驶五千公里更换机油,最长一般行驶一万五千公里更换机油。换油的原因是发动机油在高温高速和低温低速反复交叉行驶情况下,容易在发动机缸体内产生黑色油泥问题,而聚集的黑色油泥在缸内极易结块,成为损害气缸面及活塞环的硬质结点,如果不及时清除,将降低发动机有效功率、增加尾气颗粒物的排放。近年来关于纳米金属自修复粒子、石墨烯、纳米陶瓷等的发展为发动机运行过程中的有效维护和保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目前,纳米金属自修复粒子、石墨烯、纳米陶瓷和金属有机抗磨剂等是常用的增加机油抗磨性、提高机油抗老化性能的手段,但是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性能不稳定、容易团聚、成本高、机油使用寿命不长等问题。另外,常规的机油通常使用矿物油或聚α烯烃作为基础油,存在着抗磨性差、容易老化、高低温稳定性差等缺点,不能满足车辆、尤其是专业赛车、特种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有效维护和保养需要。>因此,开发一种性能稳定、不易团聚、抗磨性能好、换油周期长的机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耐磨机油,具有优异的抗磨性、抗老化性和高低温稳定性好等特点,大幅提高了车辆更换机油的行驶里程数,至少部分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机油,其主要活性组分及其质量份数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但非限制性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季戊四醇酯选自季戊四醇异辛酸酯、季戊四醇异癸酸酯、季戊四醇异壬酸酯、季戊四醇异辛酸癸酸酯和季戊四醇辛酸癸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但非限制性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季戊四醇酯的质量占配方总质量的60-8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但非限制性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纳米生物骨炭粉选自纳米牛骨炭粉、纳米猪骨炭粉、纳米马骨炭粉、纳米鱼骨炭粉和纳米羊骨炭粉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但非限制性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纳米生物骨炭粉的质量占配方总质量的0.05%-1.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但非限制性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纳米硼抗磨剂为100-500n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但非限制性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纳米生物骨炭粉为10-200n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但非限制性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纳米生物骨炭粉为50n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但非限制性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纳米生物骨炭粉是由脱脂骨头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经粉碎、干燥、炭化、浸渍、超声粉碎、活化、酸洗、pH值调节、干燥、球磨制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但非限制性的实施方案,所述纳米生物骨炭粉通过如下方法制备:粉碎,将原料粉碎至粒度小于1.0mm;干燥,原料在100-150℃下真空干燥8-15小时;炭化,取干燥后的原料,在N2载气的高温热解炉里热解;浸渍,取出炭化料用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浸渍2-4小时;超声粉碎,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将聚乙烯吡咯烷酮骨炭粉浸渍液超声均质2-5小时;活化,过滤浸渍液,在100-150℃下干燥之后,放入高温热解炉在氮气保护下活化,经过冷却、排除气体后得到活化物;酸洗,取出热解恒温后的产品,用酸洗涤。pH值调节,酸洗后用热水多次洗涤至洗涤液的pH值为6-7为止;干燥,将洗涤好的试样先过滤后放入干燥箱中在100-150℃下干燥1-3小时,取出样品冷却至室温,粉碎过筛就得到骨炭;球磨,用球磨机球磨后密封包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用季戊四醇酯的合成酯基础油代替常规的矿物油或聚α烯烃的基础油,季戊四醇酯基础油具有优异的抗磨性、抗老化性和高低温稳定性等特点,提高了机油的抗磨性和使用寿命,延长了换油周期。2.本专利技术的机油还特别添加了纳米生物骨炭粉,其具有良好的滚动润滑效果,具有很好的抗磨性和适应性,在机油中起到良好的抗磨效果,解决了机油容易团聚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机油的抗磨性和使用寿命,提高了车辆更换机油的行驶里程数。3.季戊四醇酯与纳米生物骨炭粉具有良好的协同效果,季戊四醇酯为星型结构包覆在纳米骨炭粉表面,形成核壳结构,同时发挥润滑和极压效果,使机油的最大无卡咬负荷和烧结负荷显著提升,大幅提升机油的抗磨性和使用寿命。4.本专利技术的机油具有优异的抗磨性和超长的使用寿命,尤其适用于专业赛车和特种车辆。经实验测试,普通机油一般行驶5000公里换油,而本专利技术的机油可行驶里程20000公里以上,换油周期是普通机油的四倍。具体实施方式下文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不仅仅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机油,其主要活性组分及其质量份数为:上述配方中,季戊四醇酯为润滑剂,是基础油。季戊四醇酯可选自季戊四醇异辛酸酯、季戊四醇异癸酸酯、季戊四醇异壬酸酯、季戊四醇异辛酸癸酸酯和季戊四醇辛酸癸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季戊四醇酯的质量优选占配方总质量的60-82%。季戊四醇酯具有优异的抗磨性,可以在活塞和汽缸之间、主轴和轴瓦之间的快速相对滑动表面间建立足够厚度的油膜将相对滑动的零件表面隔开,防止零件过快的磨损,以达到减少磨损的目的。由于季戊四醇酯是全合成油,不含不饱和键,不容易被氧化,而且季戊四醇酯极易耐高温,抗老化性能优越。通过氧化安定性测试后发现,将基础油由常规的矿物油或聚α烯烃换成季戊四醇酯后,机油的抗老化性能显著提升,抗老化时间为普通机油的4倍以上。而将季戊四醇酯作为基础油用于机油配方,目前未见报道。己二酸异辛酯也是润滑剂,起辅助润滑作用。季戊四醇酯与己二酸异辛酯复配成新的合成油体系,具有优异的抗磨性、抗老化和高低温稳定性好等特点,大幅提升了机油的抗磨性和换油周期。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为分散剂。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是以高活性聚异丁烯为原料、采用热加合工艺制备的无灰分散剂,具有良好的清净分散性,可抑制发动机活塞上积炭和漆膜的生成。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为抗磨剂,用于润滑油中,可起到良好的抗磨性能,减少发动机磨损。石油磺酸钙为清净剂,具有中和作用、增溶作用、分散作用及洗涤作用,主要满足高温、高负荷内燃机油的需要,清理积碳,延长发动机寿命,同时具有一定的防锈作用。聚甲基丙烯酸酯为降凝剂,降低冷滤点、凝点、粘度,改善低温流动性;适用于所有炼油工艺和油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机油,其主要活性组分及其质量份数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机油,其主要活性组分及其质量份数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机油,其中,所述季戊四醇酯选自季戊四醇异辛酸酯、季戊四醇异癸酸酯、季戊四醇异壬酸酯、季戊四醇异辛酸癸酸酯和季戊四醇辛酸癸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机油,其中,所述季戊四醇酯的质量占配方总质量的60-8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机油,其中,所述纳米生物骨炭粉选自纳米牛骨炭粉、纳米猪骨炭粉、纳米马骨炭粉、纳米鱼骨炭粉和纳米羊骨炭粉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机油,其中,所述纳米生物骨炭粉的质量占配方总质量的0.05%-1.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机油,其中,所述纳米硼抗磨剂为100-50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机油,其中,所述纳米生物骨炭粉为10-200n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磨机油,其中,所述纳米生物骨炭粉为50n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爱胡为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