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改良土壤的秸秆生物质活性炭的生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质炭化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改良土壤的秸秆生物质活性炭的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农业中使用活性炭改良土壤蓄水和肥力已经是常用的一项成熟技术。但是目前在此方面使用的活性炭还是通过传统的方式获得,其生产过程通常是将原料(尤其是生物质原料)收集后再工厂中破碎制备成生物质颗粒,然后在进行炭化处理。在此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能源用于运输。由于改良土壤用活性炭对于颗粒大小等各种参数要求非常低,本方案通过一种直接的方案,利用秸秆自身的能量,在田间地头将生物质废弃物加工成生物质炭,将其再返回农田,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省去了运输和加工颗粒等高能耗过程,有效解决了秸秆无害化处置问过程中的高能耗、低效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改良土壤的秸秆生物质活性炭的生产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改良土壤的秸秆生物质活性炭的生产装置,包括破碎装置、上料绞龙和炭化炉,其特征在于:炭化炉由外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改良土壤的秸秆生物质活性炭的生产装置,包括破碎装置、上料绞龙和炭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炉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保温外壳、内筒和炭化内胆,所述保温外壳与内筒之间的间隙形成烟气通道,所述内筒与炭化内胆之间的间隙形成热解气通道,所述炭化内胆底部成锥形设置,在内筒底部与炭化内胆围合的空间形成燃烧室,所述炭化内胆顶部设置热解气出口,在炭化内胆内还设置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自下而上贯穿炭化内胆连接燃烧室与烟气通道,在保温外壳的底部设置烟气出口,炭化炉上还设置有进料斗,进料斗底部通过进料管直接与炭化内胆内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改良土壤的秸秆生物质活性炭的生产装置,包括破碎装置、上料绞龙和炭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炉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保温外壳、内筒和炭化内胆,所述保温外壳与内筒之间的间隙形成烟气通道,所述内筒与炭化内胆之间的间隙形成热解气通道,所述炭化内胆底部成锥形设置,在内筒底部与炭化内胆围合的空间形成燃烧室,所述炭化内胆顶部设置热解气出口,在炭化内胆内还设置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自下而上贯穿炭化内胆连接燃烧室与烟气通道,在保温外壳的底部设置烟气出口,炭化炉上还设置有进料斗,进料斗底部通过进料管直接与炭化内胆内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改良土壤的秸秆生物质活性炭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炭化内胆底部设置有补气口,所述补气口与空气压缩机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改良土壤的秸秆生物质活性炭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呈脉冲式向炭化内胆内送入空气。
4.如权利要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