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焦油基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95033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焦油基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属于涂料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和所述第二组分重量比为1:2~3.5,其中,所述第一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组分:聚醚多元醇40~50份、异氰酸酯7~10份、第一增塑剂20~46份和第一稀释剂0~20份;所述第二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硫化剂1.5~3份、第二增塑剂0~5份和/或第三增塑剂40~45份、第四增塑剂15~20份、第二稀释剂15~20份、第三稀释剂3~5份、抗沉剂0.5~1份和催化剂0.01~0.03份,其防水性能较好。

A non tar based two component polyurethane waterproof coating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焦油基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涂料
,具体涉及一种非焦油基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聚氨酯防水涂料以煤焦油为主要原材料之一,气味大,环保性差,需要研发一种防水性能好,不含煤焦油的且成本较低的聚氨酯防水涂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的非焦油基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焦油基聚氨酯防水涂料气味大,不环保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焦油基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和所述第二组分重量比为1:2~3.5,其中,所述第一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组分:聚醚多元醇40~50份、异氰酸酯7~10份、第一增塑剂20~46份和第一稀释剂0~20份;所述第二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硫化剂1.5~3份、第二增塑剂0~5份和/或第三增塑剂40~45份、第四增塑剂15~20份、第二稀释剂15~20份、第三稀释剂3~5份、抗沉剂0.5~1份和催化剂0.01~0.03份。可选地,所述第一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组分:聚醚多元醇40~45份、异氰酸酯7~8份、第一增塑剂25~30份和第一稀释剂10~20份。可选地,所述第一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组分:聚醚多元醇42份、异氰酸酯8份、第一增塑剂30份和第一稀释剂10份。可选地,所述第二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硫化剂2~3份、第二增塑剂2~5份、第三增塑剂42~45份、第四增塑剂18~20份、第二稀释剂18~20份、第三稀释剂4~5份、抗沉剂0.6~1份和催化剂0.01~0.02份。可选地,所述第二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硫化剂2份、第二增塑剂2份、第三增塑剂42份、第四增塑剂18份、第二稀释剂18份、第三稀释剂4份、抗沉剂0.8份和催化剂0.02份。可选地,所述聚醚多元醇为相对分子质量为800~2000的丙二醇聚醚和/或相对分子质量为400~4000的三羟甲基丙烷聚醚中;和/或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可选地,所述第一增塑剂为氯化石蜡5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和/或所述第二增塑剂为氯化石蜡5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和/或所述第三增塑剂为中温煤沥青;和/或所述第四增塑剂为碳酸钙、滑石粉、偏高领土、氧化钙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和/或所述第一稀释剂为碳酸二甲酯、二甲苯、溶剂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和/或所述第二稀释剂为芳烃油;和/或所述第三稀释剂为碳酸二甲酯、二甲苯、溶剂油中的一种或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和/或所述抗沉剂为有机膨润土或是气相氧化硅中的一种;和/或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化合物。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焦油基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上述所述的非焦油基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所包含的组分及其含量分别称取各组分原料:将所述聚醚多元醇和所述第一增塑剂加入反应釜后抽真空脱水,控制脱水温度为105℃~115℃,真空度≥-0.08Mpa,脱水时间控制在1.5h~2h,配置第一混合物;将所述第一混合物降温至80℃~90℃,加入所述异氰酸酯反应2h~3h,配置第二混合物;向所述第二混合物中加入称取的第一稀释剂,搅拌20min~30min,配置第一组分;将称取的第二稀释剂、第二增塑剂和/或第三增塑剂加入反应釜中加热,加热后,第四增塑剂,配置第三混合物;将所述第四混合物真空脱水,控制温度为110℃~130℃,真空度≥-0.08Mpa,脱水时间1.5h~-2h,配置第四混合物;向所述第四混合物中加入称取的硫化剂,反应时间为1h~1.5h,温度为115℃~120℃,配置第五混合物;向所述第五混合物中加入称取的抗沉剂,搅拌15min~30min,加入称取的第三稀释剂,搅拌20min~30min,配置第二组分;将所述第一组分和所述第二组分混合处理,配置为非焦油基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涂料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对组分的种类和含量的控制,使得各组分之间起到协同增效作用,从而赋予涂料的稳定性和涂料良好的分散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利用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反应成膜,具体为聚醚多元醇和异氰酸酯首先反应生成预聚体,然后在硫化剂的作用下交联固化成膜,达到防水的效果,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且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水保温反射隔热多功能水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焦油基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和所述第二组分重量比为1:2~3.5;其中,所述第一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组分:聚醚多元醇40~50份、异氰酸酯7~10份、第一增塑剂20~46份和第一稀释剂0~20份;所述第二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硫化剂1.5~3份、第二增塑剂0~5份和/或第三增塑剂40~45份、第四增塑剂15~20份、第二稀释剂15~20份、第三稀释剂3~5份、抗沉剂0.5~1份和催化剂0.01~0.03份。优选地,所述第一组分和所述第二组分重量比为1:3。优选地,所述第一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组分:聚醚多元醇40~45份、异氰酸酯7~8份、第一增塑剂25~30份和第一稀释剂10~20份。优选地,所述第一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组分:聚醚多元醇42份、异氰酸酯8份、第一增塑剂30份和第一稀释剂10份。优选地,所述第二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硫化剂2~3份、第二增塑剂2~5份、第三增塑剂42~45份、第四增塑剂18~20份、第二稀释剂18~20份、第三稀释剂4~5份、抗沉剂0.6~1份和催化剂0.01~0.02份。优选地,所述第二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硫化剂2份、第二增塑剂2份、第三增塑剂42份、第四增塑剂18份、第二稀释剂18份、第三稀释剂4份、抗沉剂0.8份和催化剂0.02份。可选地,所述第二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硫化剂2份、第二增塑剂2份、第四增塑剂18份、第二稀释剂18份、第三稀释剂4份、抗沉剂0.8份和催化剂0.02份。可选地,所述第二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硫化剂2份、第三增塑剂42份、第四增塑剂18份、第二稀释剂18份、第三稀释剂4份、抗沉剂0.8份和催化剂0.02份。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聚醚多元醇为相对分子质量为800~2000的丙二醇聚醚相对分子质量为400~4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焦油基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和所述第二组分重量比为1:2~3.5,其中,/n所述第一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组分:聚醚多元醇40~50份、异氰酸酯7~10份、第一增塑剂20~46份和第一稀释剂0~20份;/n所述第二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硫化剂1.5~3份、第二增塑剂0~5份和/或第三增塑剂40~45份、第四增塑剂15~20份、第二稀释剂15~20份、第三稀释剂3~5份、抗沉剂0.5~1份和催化剂0.01~0.03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焦油基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和所述第二组分重量比为1:2~3.5,其中,
所述第一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组分:聚醚多元醇40~50份、异氰酸酯7~10份、第一增塑剂20~46份和第一稀释剂0~20份;
所述第二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硫化剂1.5~3份、第二增塑剂0~5份和/或第三增塑剂40~45份、第四增塑剂15~20份、第二稀释剂15~20份、第三稀释剂3~5份、抗沉剂0.5~1份和催化剂0.01~0.0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焦油基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组分:聚醚多元醇40~45份、异氰酸酯7~8份、第一增塑剂25~30份和第一稀释剂10~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焦油基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组分:聚醚多元醇42份、异氰酸酯8份、第一增塑剂30份和第一稀释剂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焦油基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硫化剂2~3份、第二增塑剂2~5份、第三增塑剂42~45份、第四增塑剂18~20份、第二稀释剂18~20份、第三稀释剂4~5份、抗沉剂0.6~1份和催化剂0.01~0.02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焦油基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硫化剂2份、第二增塑剂2份、第三增塑剂42份、第四增塑剂18份、第二稀释剂18份、第三稀释剂4份、抗沉剂0.8份和催化剂0.02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焦油基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为相对分子质量为800~2000的丙二醇聚醚和/或相对分子质量为400~4000的三羟甲基丙烷聚醚中;和/或
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迈宇徐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禹防水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