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旗帜机用吸风式平接墨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493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旗帜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旗帜机用吸风式平接墨槽,吸风板、水槽和风机,所述水槽开在吸风板的顶部中间位置,所述风机安装在吸风板的底部,所述风机与吸风板之间安装有风管,所述风管与风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吸风板的左右两侧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旗帜机本体连接,所述风管的一端与风机螺纹连接,所述风管的另一端贯穿吸风板连接有集风板,所述集风板与风管之间螺纹连接,采用水槽下设计吸风,产生向下的吸力,废墨不会飘浮,杜绝污染及电路烧毁。

A kind of suction type flat joint ink groove for fla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旗帜机用吸风式平接墨槽
本技术涉及旗帜机
,具体为一种旗帜机用吸风式平接墨槽。
技术介绍
旗帜机是一般是用写真机改装的,改装成大幅面旗帜机,用于制作和转印图案,再给旗帜机加一台显色机用于加热,最后制作大旗帜,制作过程大致用显色机加入墨水加热用用于旗帜机转印,旗帜机热能显色,上布防皱,自动同步收卷,操作简便控制,温度控制系统,速度可调,显色机具有兼容性,可兼容不同压电写真机、喷绘机、直喷热升华墨水的使用。现有的旗帜机中的接墨方式为水槽式接墨,此种接墨方式容易使喷墨产生的废墨飘浮,导致污染及电路烧毁,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气质集中的接墨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旗帜机用吸风式平接墨槽,能够防止漂浮在水槽上的墨漂浮,减少污染,同时防止电路烧毁的情况发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旗帜机用吸风式平接墨槽,包括吸风板、水槽和风机,所述水槽开在吸风板的顶部中间位置,所述风机安装在吸风板的底部,所述风机与吸风板之间安装有风管,所述风管与风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吸风板的左右两侧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旗帜机本体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旗帜机用吸风式平接墨槽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风管的一端与风机螺纹连接,所述风管的另一端贯穿吸风板连接有集风板,所述集风板与风管之间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旗帜机用吸风式平接墨槽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集风板内安装有转动轴和扇叶,所述扇叶与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内壁与集风板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旗帜机用吸风式平接墨槽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集风板的左右两侧呈对称状开有四个连接孔,四个所述连接孔上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连接孔之间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旗帜机用吸风式平接墨槽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水槽的内壁左右两侧呈对称状开有四个风孔,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风孔连接,所述连接管与风孔之间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旗帜机用吸风式平接墨槽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水槽的内壁底部面积大于水槽的内壁顶部面积,所述风孔开在水槽的内壁顶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的旗帜机中的接墨方式为水槽式接墨,此种接墨方式容易使喷墨产生的废墨飘浮,导致污染及电路烧毁,造成损失,本申请文件中,采用水槽下设计吸风,产生向下的吸力,废墨不会飘浮,杜绝污染及电路烧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旗帜机用吸风式平接墨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旗帜机用吸风式平接墨槽的内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旗帜机用吸风式平接墨槽的水槽示意图。图中:100吸风板、110水槽、111风孔、120隔板、130风管、131连接管、132集风板、140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旗帜机用吸风式平接墨槽,请参阅图1-3,包括吸风板100、水槽110和风机140,水槽110开在吸风板100的顶部中间位置,风机140安装在吸风板100的底部,风机140与吸风板100之间安装有风管130,风管130与风机140的输入端连接,吸风板100的左右两侧安装有隔板120,隔板120与旗帜机本体连接。请再次参阅图1,风管130的一端与风机140螺纹连接,风管130的另一端贯穿吸风板100连接有集风板132,集风板132与风管130之间螺纹连接,具体的,风管130用于进行空气的流通,配合风机140使用达到吸风的目的,集风板132用于对吸入的空气进行集中的处理,减少空气对流的情况发生。请再次参阅图2,集风板132内安装有转动轴和扇叶,扇叶与转动轴连接,转动轴的内壁与集风板132连接,具体的,集风板132内安装有支架,支架的顶部与转动轴的内壁固定连接,转动轴的外壁与转动连接,空气产生对流将扇叶拨动,使扇叶转动,减少空气对流的情况发生。请再次参阅图2,集风板132的左右两侧呈对称状开有四个连接孔,四个连接孔上连接有连接管131,连接管131与连接孔之间螺纹连接,具体的,连接孔用于与连接管131连接,使连接管131将外部的空气吸入到集风板132内,达到吸风的目的。请再次参阅图3,水槽110的内壁左右两侧呈对称状开有四个风孔111,连接管131的另一端与风孔111连接,连接管131与风孔111之间螺纹连接,具体的,水槽110用于接喷出的墨,减少墨的溅出,使墨掉落在水槽110内的水表面,风孔111与连接管131连接,连接管131通过风孔111将水表面的墨吸入到水槽110两侧,减少墨溅出的情况发生。请再次参阅图3,水槽110的内壁底部面积大于水槽110的内壁顶部面积,风孔111开在水槽110的内壁顶部,具体的,水槽110的内壁顶部用于安装风孔111,方便水槽110注水的同时,减少墨溅出的情况发生。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墨喷到水槽110内水的表面时,风机140启动吸风,风孔111内进气,带动水表面的气流箱水槽110的左右两侧流动,从而带动水表面的墨箱水左右两侧聚集,减少墨在水表面分散的情况,吸入大风通过连接管131进入到集风板132内对空气进行集中后通过风管130从风机140的另一端排出,达到吸风的目的。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技术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旗帜机用吸风式平接墨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风板(100)、水槽(110)和风机(140),所述水槽(110)开在吸风板(100)的顶部中间位置,所述风机(140)安装在吸风板(100)的底部,所述风机(140)与吸风板(100)之间安装有风管(130),所述风管(130)与风机(14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吸风板(100)的左右两侧安装有隔板(120),所述隔板(120)与旗帜机本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旗帜机用吸风式平接墨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风板(100)、水槽(110)和风机(140),所述水槽(110)开在吸风板(100)的顶部中间位置,所述风机(140)安装在吸风板(100)的底部,所述风机(140)与吸风板(100)之间安装有风管(130),所述风管(130)与风机(14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吸风板(100)的左右两侧安装有隔板(120),所述隔板(120)与旗帜机本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旗帜机用吸风式平接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130)的一端与风机(140)螺纹连接,所述风管(130)的另一端贯穿吸风板(100)连接有集风板(132),所述集风板(132)与风管(130)之间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旗帜机用吸风式平接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板(1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轩畅于民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勋朗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