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相星型连接双向LLC变换器
本技术涉及双向LLC变换器,具体涉及一种三相星型连接双向LLC变换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智能电网,太阳能供电系统等配电设备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作为能量交互媒介的直流充电设备必须具有能量双向流动的功能。与采用两套的单向DC-DC变换器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的方案相比,双向DC-DC变换器可以由同一套变换器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在未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传统开关电源系统中,双向DC-DC变换器功率管通常工作在硬开关状态。即功率管动作时,功率管上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有一个过渡过程,在这段时间里,电压电流有一个交叠区,从而产生了开通和关断损耗。随着开关频率的提高,开关损耗也不断变大,变换器功率下降,所需的散热器体积也不断增加,限制了变换器的小型化。为了使变换器满足小型化,高频化,损耗小等特点,需要一种“软开关”技术,要使电压和电流周期过零的特点,使开关管在零电压或零电流的条件下开通或关断。而传统的单相LLC谐振变换器,其输出纹波电流频率比较大,幅度减小 ...
【技术保护点】
1.三相星型连接双向LL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变换器包括原边侧、副边侧、谐振网络以及高频变压器,原、副边侧采用相同的三桥臂结构,一侧工作在三相逆变模式时,另一侧则工作在三相整流模式,在副边侧串联谐振电容,使变换器在功率双向流动时均能实现软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三相星型连接双向LL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变换器包括原边侧、副边侧、谐振网络以及高频变压器,原、副边侧采用相同的三桥臂结构,一侧工作在三相逆变模式时,另一侧则工作在三相整流模式,在副边侧串联谐振电容,使变换器在功率双向流动时均能实现软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星型连接双向LL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侧包括开关管Q1~Q6,开关管体二极管D1~D6,寄生电容C1~C6;所述副边侧包括开关管Q7~Q12,开关管体二极管D7~D12,寄生电容C7~C12;所述谐振网络包括谐振电感L1~L3,谐振电容C13~C18,励磁电感Lm1~Lm3;所述高频变压器包括T1~T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相星型连接双向LL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Q1的漏极连接开关管Q3和Q5的漏极,开关管Q1的源极连接开关管Q2的漏极,开关管Q3的源极连接开关管Q4的漏极,开关管Q5的源极连接开关管Q6的漏极,开关管Q2的源极连接开关管Q4和Q6的源极;开关管Q7的漏极连接开关管Q9和Q11的漏极,开关管Q7的源极连接开关管Q8的漏极,开关管Q9的源极连接开关管Q10的漏极,开关管Q11的源极连接开关管Q12的漏极,开关管Q8的源极连接开关管Q10和Q12的源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相星型连接双向LL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Q1的源极、漏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阴极,二极管D1阳极、阴极并联有寄生电容C1;开关管Q2的源极、漏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阴极,二极管D2阳极、阴极并联有寄生电容C2;开关管Q3的源极、漏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阴极,二极管D3阳极、阴极并联有寄生电容C3;开关管Q4的源极、漏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阴极,二极管D4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义,刘斌,江良星,王华云,李琼,邓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