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341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壳体和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容纳部和吸热部,所述容纳部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容纳部具有容纳腔,所述吸热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吸热部包括固液相变材料。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目前电子设备工作产生的热量积聚在电子设备内,易对电子设备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可移动式电子设备的功能逐渐完善,性能得到逐步提升。通常来讲,电子设备在处理或传输数据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而热量积聚在电子设备内会对电子设备的工作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目前电子设备工作产生的热量积聚在电子设备内,易对电子设备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壳体和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容纳部和吸热部,所述容纳部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容纳部具有容纳腔,所述吸热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吸热部包括固液相变材料。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电子设备中,散热组件的容纳部与壳体连接,且容纳部的容纳腔内设置有吸热部,吸热部包括固液相变材料。因电子设备工作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而吸热部中的固液相变材料自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可以吸收一定的热量,达到降低电子设备内部的温度的目的,防止热量积聚在电子设备内对电子设备的工作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在电子设备的工作过程中,液态的固液相变材料也可以将自身的热量传输至电子设备外,当超过临界值后,固液相变材料又会转变回固态,在电子设备的后续工作过程中,固态的固液相变材料依旧可以吸收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如此循环,可以使电子设备的内部温度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且使电子设备的散热效率得到提升。r>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部分结构在另一方向上的示意图;图4为图3示出的结构中局部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密封本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壳体、200-散热组件、210-容纳本体、220-密封胶、230-封装盖体、240-吸热部、250-第一气体间隔段、260-第二气体间隔段、270-弹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壳体100和散热组件200。其中,散热组件200包括容纳部和吸热部240,容纳部与壳体100连接,容纳部具有容纳腔,吸热部240设置于容纳腔内,吸热部240包括固液相变材料。具体地,壳体100可以采用金属或塑料等材料形成。容纳部可以采用粘接或卡接等方式固定在壳体100的外表面,容纳部可以采用金属等热传导效率较高的材料制成,容纳部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壳体100的实际结构确定。或者,容纳部还可以设置于壳体100的内部。可选地,容纳部的整体结构可以相对扁平,以保证电子设备的厚度相对较小。吸热部240包括固液相变材料,具体可以包括水合盐、熔盐、石蜡、脂酸类和多元醇等中的至少一种。在散热组件200的加工过程中,可以在固态的吸热部240的外周包覆容纳部,形成整个散热组件;或者,容纳部也可以采用分体成型的方式形成。在电子设备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使吸热部240中的固液相变材料吸收热量以自固态转变为液态,达到降低电子设备内部的温度的目的,防止热量积聚在电子设备内对电子设备的工作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在电子设备的工作过程中,液态的固液相变材料也可以将自身的热量传导至电子设备外,当达到临界值时,固液相变材料又会转变回固态,固态的固液相变材料依旧可以吸收电子设备后续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如此循环,可以使电子设备的内部温度保持一个较低的水平,且使电子设备的散热效率得到提升。可选地,吸热部240可以采用固液相变材料形成,这种结构的吸热部240在体积不变得情况下,转变为液体时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的散热效率。进一步地,可以使容纳腔的容积大于吸热部240的体积;容纳腔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吸热部240可以设置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且可以使第一端和吸热部240之间设有第一气体间隔段250,使第二端和吸热部240之间设有第二气体间隔段260。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吸热部240所采用的固液相变材料处于固态和液态时的体积不同,则前述吸热部240的体积为固态吸热部240和液态吸热部240中体积更大的一者的体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液态的吸热部240在力的作用下能够在容纳腔内移动。详细地,在电子设备的工作过程中,电子设备中的电池等部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热量传输至壳体100和散热组件200上之后,吸热部240可以自固态转变为液态。同时,由于气体吸热会发生膨胀现象,在第一气体间隔段250和第二气体间隔段260中的气体吸热膨胀的过程中也可以降低电子设备的温度。另外,在第一气体间隔段250中的气体和第二气体间隔段260中的气体发生的膨胀幅度不同的情况下,吸热部240两端所受到的挤压力也不相同,如果第一气体间隔段250中气体的压力大于第二气体间隔段260中气体的压力,在气体的推动作用下,液态的吸热部240会向靠近第二端的方向移动。显然,吸热部240在容纳腔内移动的过程中,电子设备内部的一部分热能会转化为动能,这可以进一步降低电子设备的温度,提升电子设备的散热效率。进一步地,在液态的吸热部240向靠近第二端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气体间隔段260中的气体会被压缩,第一气体间隔段250中的气体的压力会逐渐变小,当第二气体间隔段260的压力增大到一定值时,第一气体间隔段250中的气体无法继续推动液态的吸热部240向靠近第二端的方向移动,吸热部240停止运动。进一步地,随着第一气体间隔段250和第二气体间隔段260中的气体向电子设备外散热过程的进行,第一气体间隔段250和第二气体间隔段260中的气体的温度和压力均下降。但是,由于第二气体间隔段260中的气体的被压缩程度大于第一气体间隔段250中气体的被压缩程度,从而在第二气体间隔段260中的气体的作用下,液态的吸热部240改变移动方向,向远离第二端的方向移动,随着吸热部240继续移动,电子设备的热能进一步转化为动能,电子设备的温度进一步降低,散热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在电子设备的工作过程中,吸热部240在固态和液态之间转变的过程,以及液态的吸热部240在容纳腔内往复运动的过程持续进行,从而可以使电子设备内部的热量快速地散发至壳体100、散热组件200和电子设备外,从而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和散热组件(200),所述散热组件(200)包括容纳部和吸热部(240),所述容纳部与所述壳体(100)连接,所述容纳部具有容纳腔,所述吸热部(24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吸热部(240)包括固液相变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和散热组件(200),所述散热组件(200)包括容纳部和吸热部(240),所述容纳部与所述壳体(100)连接,所述容纳部具有容纳腔,所述吸热部(24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吸热部(240)包括固液相变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容积大于所述吸热部(240)的体积;所述容纳腔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吸热部(240)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一端和所述吸热部(240)之间设有第一气体间隔段(250),所述第二端和所述吸热部(240)之间设有第二气体间隔段(2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弯折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弯折段和至少一个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交替连接,所述第一弯折段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弯折段沿第二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奎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