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主机控制器表面微型电阻器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电路板的电阻安装
,具体为一种计算机主机控制器表面微型电阻器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在计算机控制器的表面电路板上需要安装较多的微型电阻,传统的微型电阻通常设置有两根相互对称的引线与电路板实现锡焊连接。然而对于工业上或大型计算机的控制器电路板,微型电阻存在较多的缺陷:1.微型电阻的引线由于体积较小,正负极的引线相对较细,连接位置通过锡焊固定,在机器震动运行的过程中,会由于震动导致引线连接位置断裂,进而影响控制电路的运行;2.由于大型计算机电路板的功率较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较高,而在锡焊的位置容易造成融化,进而导致微型电阻与电路板脱落,造成电路故障。为此提供一种计算机主机控制器表面微型电阻器安装结构,以解决微型电阻的震动问题和锡焊融化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主机控制器表面微型电阻器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主机控制器表面微型电阻器安装结构,包括电路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是由主基板(3)、上绝缘层(2)和锡焊层(4)组成,电路板(1)的上端开设有左右对称的一对插孔(5),所述上绝缘层(2)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框(7),所述安装框(7)的下端面设置有相互对称的一对导电支架(6),安装框(7)的内腔设置有安装内腔(8),安装框(7)的下端面紧密贴合在上绝缘层(2)的上端面,所述安装内腔(8)的内腔左侧固定焊接有固定块(9),安装内腔(8)的内腔中间固定焊接有缓冲块(12),安装内腔(8)的右侧下端面开设有导电滑槽(15),所述固定块(9)的上端凹槽内横向安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计算机主机控制器表面微型电阻器安装结构,包括电路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是由主基板(3)、上绝缘层(2)和锡焊层(4)组成,电路板(1)的上端开设有左右对称的一对插孔(5),所述上绝缘层(2)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框(7),所述安装框(7)的下端面设置有相互对称的一对导电支架(6),安装框(7)的内腔设置有安装内腔(8),安装框(7)的下端面紧密贴合在上绝缘层(2)的上端面,所述安装内腔(8)的内腔左侧固定焊接有固定块(9),安装内腔(8)的内腔中间固定焊接有缓冲块(12),安装内腔(8)的右侧下端面开设有导电滑槽(15),所述固定块(9)的上端凹槽内横向安装微型电阻(10),所述缓冲块(12)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一对固定内腔(26),所述固定内腔(26)的上端设置有前后交错竖直分布的若干立柱(23),所述导电滑槽(15)的上端滑动安装有下压板(13),所述下压板(13)的上端设置有上压板(19);
所述微型电阻(10)的前后两侧分布安装有正极引线(11)和负极引线(25),所述正极引线(11)和负极引线(25)的中间段外壁设置为相互弯曲折叠的折叠缓冲引线(24),正极引线(11)和负极引线(25)的右侧端部安装在下压板(13)与上压板(19)之间,所述折叠缓冲引线(24)缠绕固定在立柱(23)的外壁,所述下压板(13)的右侧与安装内腔(8)的右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线性分布的若干横向平行设置的橡胶缓冲杆(14),所述橡胶缓冲杆(14)的两端分布固定在下压板(13)的右端面与安装内腔(8)的右侧内壁,橡胶缓冲杆(14)的中间设置有弹簧(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主机控制器表面微型电阻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层(2)位于电路板(1)的上端面,所述锡焊层(4)位于电路板(1)的下端面,所述主基板(3)位于电路板(1)的内层。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欧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