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喷墨打印用材料储存容器及3D喷墨打印装置。该3D喷墨打印用材料储存容器包括壳体、腔体、材料供应口、废料收集口和气体通道;当材料储存容器用于供应材料时,废料收集口位于材料供应口的上方;当材料储存容器用于收集废料时,废料收集口位于材料供应口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材料储存容器包括废料收集口和材料供应口,通过利用废料收集口和材料供应口的相对位置,实现了材料储存容器既可以作为材料供应容器也可以作为废料收集容器,从而延长了材料储存容器的使用周期,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
3D ink-jet printing material storage container and 3D ink-jet prin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喷墨打印用材料储存容器及3D喷墨打印装置
本技术涉及3D打印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3D喷墨打印用材料储存容器及3D喷墨打印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3D喷墨打印技术中,3D喷墨打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材料供应容器,在喷墨打印过程中,材料供应容器向喷墨打印头不断供应液体材料(例如墨水),使喷墨打印头执行喷墨打印形成材料层,材料供应容器中的材料被使用完或还有少量残余材料时需要被更换,更换掉的材料供应容器有的当做固体垃圾被直接丢弃,有的被回收厂家回收处理后再次使用。另外,由于3D喷墨打印过程中为了提高形成材料层的精度通常需要对材料层进行校平,校平过程中带走多余的材料被作为废料;同时在3D喷墨打印过程中打印头喷孔还需要定期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也会产生废料,因此,3D喷墨打印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废料收集容器。现有技术中,当废料收集容器被收集满废料后经过二次处理之后当做固体垃圾被处理掉,用户需要更换新的废料收集容器。由此,一方面增加了用户使用3D喷墨打印机的使用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材料供应容器中残留有液体材料或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垃圾、废水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目前亟待需要一种3D喷墨打印用材料储存容器及3D喷墨打印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3D喷墨打印用材料储存容器及3D喷墨打印装置,以使材料储存容器既可起到材料供应又可起到废料收集的作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3D喷墨打印用材料储存容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腔体以及分别与所述腔体连通的材料供应口、废料收集口和气体通道,所述腔体用于容纳液体材料;所述气体通道用于引导气体进入到所述腔体中,以使液体材料从所述材料供应口排出,或所述气体通道用于引导腔体中的气体排出,以使液体材料从所述废料收集口进入到所述腔体中;当所述材料储存容器用于供应材料时,所述废料收集口位于所述材料供应口的上方;当所述材料储存容器用于收集废料时,所述废料收集口位于所述材料供应口的下方。优选地,所述气体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所述第一气孔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气孔设置于所述腔体的内部,且沿竖直方向(Z)上,所述第二气孔位于所述材料供应口和所述废料收集口之间。优选地,所述气体通道包括:第一气体通道,与所述第一气孔连通;第二气体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气孔连通;沿水平方向(X),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尺寸。优选地,所述第二气体通道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由所述壳体的内壁向所述腔体内延伸;所述挡板上设置有通孔或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之间形成通孔。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内壁延伸有肋板,所述肋板将所述腔体分隔为相互连通的分隔室;所述材料供应口和所述废料收集口分别位于相同的分隔室内或不同的分隔室内。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液位检测部件,所述液位检测部件用于获取所述腔体内的液位信息。优选地,所述材料供应口和所述废料收集口分别位于相同的分隔室内,所述液位检测部件为一个,且可在远离所述材料供应口的方向上移动。优选地,所述材料供应口和所述废料收集口分别位于不同的分隔室内,所述液位检测部件为两个;当所述材料储存容器用于供应材料时,其中一个所述液位检测部件位于所述废料收集口的上方,另一个所述液位检测部件位于所述材料供应口和所述废料收集口之间。优选地,所述废料收集口设置有密封部件。优选地,所述密封部件包括密封塞和密封膜中的至少一种。本技术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3D喷墨打印装置,包括第一墨仓、第二墨仓和至少两个如上述所述的3D喷墨打印用材料储存容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材料储存容器收容于所述第一墨仓中,至少一个所述材料储存容器收容于所述第二墨仓中;收容于所述第一墨仓中的所述材料储存容器用于供应材料,收容于所述第二墨仓中的所述材料储存容器用于收集废料。优选地,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墨仓内和所述第二墨仓内,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液位信息。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传感器用于将所述液位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3D喷墨打印用材料储存容器包括废料收集口和材料供应口,通过利用废料收集口和材料供应口的相对位置,实现了材料储存容器既可以作为材料供应容器也可以作为废料收集容器,从而延长了材料储存容器的使用周期,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3D喷墨打印用材料储存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3D喷墨打印用材料储存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包括图1所示材料储存容器的3D喷墨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包括图3所示材料储存容器的3D喷墨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10-腔体;101-分隔室;102-第一移动区域;103-第二移动区域;11-肋板;12-挡板;121-通孔;21-第一墨仓;22-第二墨仓;20-材料供应口;30-废料收集口;301-密封部件;40-气体通道;401-第一气体通道;402-第二气体通道;41-第一气孔;42-第二气孔;51-第一液位检测部件;52-第二液位检测部件;53-第三液位检测部件;61-第一传感器;62-第二传感器;63-第三传感器;64-第四传感器;65-第五传感器;70-控制器;81-第一传输管;82-打印头;91-废料收集槽;92-第二传输管;93-墨针。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喷墨打印用材料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腔体以及分别与所述腔体连通的材料供应口、废料收集口和气体通道,所述腔体用于容纳液体材料;/n所述气体通道用于引导气体进入到所述腔体中,以使液体材料从所述材料供应口排出,或所述气体通道用于引导腔体中的气体排出,以使液体材料从所述废料收集口进入到所述腔体中;/n当所述材料储存容器用于供应材料时,所述废料收集口位于所述材料供应口的上方;/n当所述材料储存容器用于收集废料时,所述废料收集口位于所述材料供应口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喷墨打印用材料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腔体以及分别与所述腔体连通的材料供应口、废料收集口和气体通道,所述腔体用于容纳液体材料;
所述气体通道用于引导气体进入到所述腔体中,以使液体材料从所述材料供应口排出,或所述气体通道用于引导腔体中的气体排出,以使液体材料从所述废料收集口进入到所述腔体中;
当所述材料储存容器用于供应材料时,所述废料收集口位于所述材料供应口的上方;
当所述材料储存容器用于收集废料时,所述废料收集口位于所述材料供应口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喷墨打印用材料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
所述第一气孔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气孔设置于所述腔体的内部,且沿竖直方向(Z)上,所述第二气孔位于所述材料供应口和所述废料收集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喷墨打印用材料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道包括:
第一气体通道,与所述第一气孔连通;
第二气体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气孔连通;
沿水平方向(X),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喷墨打印用材料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由所述壳体的内壁向所述腔体内延伸;
所述挡板上设置有通孔或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之间形成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喷墨打印用材料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延伸有肋板,所述肋板将所述腔体分隔为相互连通的分隔室;
所述材料供应口和所述废料收集口分别位于相同的分隔室内或不同的分隔室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达荣,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赛纳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