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充电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23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电池包充电座结构,包括座体,座体上的至少两侧面设有充电槽,充电槽的一端具有开口,电池包经开口插入并定位在充电槽内;充电槽的底面设有与电池包底面的弹性扣块位置对应匹配的扣槽,其相对应两侧壁的外侧边沿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与充电槽底面之间形成限位滑移通道;充电槽的一端侧壁上安装有与电池包对插的电源正负电极片。其结构满足了至少两个电池包可进行同时充电的效果,使得对电池包的充电更加方便,同时对多块电池包进行充电时的充电效率高,满足使用需求。

Battery pack charging bas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充电座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座
,尤其是一种电池包充电座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便携式电池包的一面设置定位凸块和弹性卡扣,定位凸块的两侧设置定位条,在电池包安装时直接嵌入通电工作设备(如便携式电动螺丝刀、便携式照明灯等等)的充电槽内,且定位条插入通电工作设备上充电槽的定位长槽内,然后弹性卡扣卡入通电工作设备上充电槽的卡扣槽内进行安装固定。目前,电池包的电量用尽后是直接将电池包从通电工作设备上取下,然后在充电座上进行充电,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充电座均仅能实现单个电池包进行充电,由于外出工作时一般需要携带至少两块备用电池包,如果发生两块备用电池包均电量用尽后,只能进行一块电池包电量充满后再进行充下一块电池,其对多块电池包进行充电时的充电效率低,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对多块电池包进行充电时的充电效率高,满足使用需求的电池包充电座结构。本技术所设计的电池包充电座结构,包括座体,座体上的至少两侧面设有充电槽,充电槽的一端具有开口,电池包经开口插入并定位在充电槽内;充电槽上相对应两侧壁的外侧边沿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与充电槽底面之间形成限位滑移通道;充电槽的一端侧壁上安装有与电池包对插的电源正负电极片。基于上述,将充电槽设置在座体的纵向侧面上,且利用座体充电时可以处于垂直立式状态,通过立式状态充电的设计使得充电时减少占用空间。作为优选,还包括至少两个凵字型定位块,至少两个凵字型定位块分别固定在座体的至少两侧面上,凵字型定位块的内腔与座体的侧面构成充电槽,在凵字型定位块两纵向部内侧壁上的外侧边沿处设置限位块,凵字型定位块横向块内侧壁上设置与电池包对插的电源正负电极片,扣槽设置在固定有凵字型定位块的座体侧面上。其结构使得安装槽的组成更加方便,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化。作为优选,固定有凵字型定位块的座体侧面凸起有凵字型凸条,凵字型凸条的两纵向部内侧与凵字型定位块的两纵向部外侧紧贴,凵字型凸条的横向部内侧与凵字型定位块的横向部外侧紧贴,以进行定位凵字型定位块。其结构对凵字型定位块进行定位固定更加可靠。作为优选,还包括底座,底座的上侧设置有与座体底端对应匹配的定位槽,定位槽的侧壁具有多个插块一和多个插槽一,座体的底端侧壁具有与各插块一位置对应的插槽二多个和与各插槽一位置对应的插块二多个,座体底端对应插入定位槽内后,插块一对应插入插槽二内,插块二对应插入插槽一内。其结构实现座体可随时与底座分离,使得体积减小,便于外出携带;而且通过底座使得座体的放置更加平稳。作为优选,座体包括前壳和后壳,前壳和后壳相互对称拼合固定。其结构便于内部安装用于充电的电路板。作为优选,充电槽的底面设有与电池包底面的弹性扣块位置对应匹配的扣槽。充电时便于电池包进行定位固定。作为优选,座体上设有多个散热孔。充电时电路板发热后具有更好散热效果。作为优选,各个充电槽旁侧设有充电指示灯,充电指示灯设于座体上。用于显示充电是否充满或者是否在进行充电。作为优选,座体上各个充电槽的旁侧设置有凹槽,充电指示灯安装在凹槽内,凹槽的槽口处盖合有透光板。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安装和保护充电指示灯。作为优选,限位块内侧面上朝向充电槽的开口位置处设置斜面,其斜面便于电池包的定位条插入限位滑移通道内;作为优选,位于限位块位置处的充电槽侧壁具有卡位槽。卡位槽供侧部具有弹性扣的电池包使用,当该电池包插入充电槽内后,侧部弹性扣扣入卡位槽内。本技术所设计的电池包充电座结构,其结构满足了至少两个电池包可进行同时充电的效果,使得对电池包的充电更加方便,同时对多块电池包进行充电时的充电效率高,满足使用需求。另外,立式垂直状态进行至少两个电池包充电,相对于横卧式长条状并排的充电座进行多个充电包进行充电时的体积更小,更便于外出携带。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实施例1的整体爆炸视图;图4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三);图5是实施例1的电池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电池包充电座结构,包括座体,座体1上的两侧面或三侧面设有充电槽11,充电槽11的一端具有开口,电池包经开口插入并定位在充电槽内;充电槽11的底面设有与电池包底面的弹性扣块100位置对应匹配的扣槽4,其相对应两侧壁的外侧边沿设有限位块22;限位块22与充电槽11底面之间形成限位滑移通道3;充电槽11的一端侧壁上安装有与电池包对插的电源正负电极片8。参照图1可以看出,在座体的相对应两纵向侧面均设置一个充电槽,从而可以将座体呈垂直状立式放置在平台上进行充电,立式垂直状态进行两个电池包充电(如果座体是六边形体可以呈立式同时进行六个电池包充电,如果座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也可以呈立式同时进行四个电池包充电),更加节省占用空间,而且体积更小,更便于携带。充电时将电池包插入充电槽内,且电池包上的定位条插入限位滑移通槽内,电池包上的弹性卡扣扣入扣槽内,且电源正负电极片插入电池包上具有铜片的长槽内,电源正负极片与铜片搭接;电源正负极片为正极铜片和负极铜片,座体内部的充电电路板。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个或三个凵字型定位块2,两个或三个凵字型定位块2分别固定在座体1的两侧面或三侧面上,凵字型定位块2的内腔与座体1的侧面构成充电槽11,在凵字型定位块2两纵向部内侧壁上的外侧边沿处设置限位块22,凵字型定位块2横向块内侧壁上设置与电池包对插的电源正负电极片8,扣槽4设置在固定有凵字型定位块2的座体1侧面上。其中的座体和凵型定位块均由塑料材质制成,以减轻重量,便于外出携带,且凵型定位块与限位块两者相互结合构成一体式结构,凵型定位块通过螺丝固定在座体的侧面上,也就是说将凵型定位块通过螺丝固定在座体的侧面上即刻形成充电槽了。本实施例中,固定有凵字型定位块2的座体1侧面凸起有凵字型凸条9,凵字型凸条9的两纵向部内侧与凵字型定位块2的两纵向部外侧紧贴,凵字型凸条9的横向部内侧与凵字型定位块2的横向部外侧紧贴,以进行定位凵字型定位块2。其中凵字型凸条与座体两者相互结合构成一体式结构,如果座体的结构是由前壳和后壳组成,那个前壳和后壳相互对称拼合固定,前壳的外侧面周边均形成凵字型凸条和后壳的外侧面周边均形成凵字型凸条,且前壳与凵字型凸条两者相互结合构成一体式结构,后壳与凵字型凸条两者相互结合构成一体式结构。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底座7,座体2设置在底座7的上侧面。该实施方式可以将座体与底座相互结合构成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充电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座体上的至少两侧面设有充电槽,充电槽的一端具有开口,电池包经开口插入并定位在充电槽内;充电槽上相对应两侧壁的外侧边沿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与充电槽底面之间形成限位滑移通道;充电槽的一端侧壁上安装有与电池包对插的电源正负电极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充电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座体上的至少两侧面设有充电槽,充电槽的一端具有开口,电池包经开口插入并定位在充电槽内;充电槽上相对应两侧壁的外侧边沿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与充电槽底面之间形成限位滑移通道;充电槽的一端侧壁上安装有与电池包对插的电源正负电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充电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凵字型定位块,至少两个凵字型定位块分别固定在座体的至少两侧面上,凵字型定位块的内腔与座体的侧面构成充电槽,在凵字型定位块两纵向部内侧壁上的外侧边沿处设置限位块,凵字型定位块横向块内侧壁上设置与电池包对插的电源正负电极片,扣槽设置在固定有凵字型定位块的座体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充电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有凵字型定位块的座体侧面凸起有凵字型凸条,凵字型凸条的两纵向部内侧与凵字型定位块的两纵向部外侧紧贴,凵字型凸条的横向部内侧与凵字型定位块的横向部外侧紧贴,以进行定位凵字型定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充电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底座的上侧设置有与座体底端对应匹配的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定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劲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