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蓝牙车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230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蓝牙车充,包括有第一外壳、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彼此电性连接,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安装于第一外壳内且相互层叠间距设置,第一电路板连接有插接口、蓝牙芯片,该插接口穿过第二电路板所在平面显露于第一外壳;第二电路板连接有电源管理单元,电源管理单元连接有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在第一外壳内部间距设置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第一电路板的插接口穿过第二电路板所在平面显露于第一外壳,使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插接口的结构更加紧凑,车充的集成度更高,节约空间,整体尺寸能够做小,便于使用,可以提高组合后的稳定性;其次是,借助插接口进行散热,降低损耗,增加散热性能。

A small Bluetooth Car Char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蓝牙车充
本技术涉及车充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小型蓝牙车充。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车充已经广泛走进千家万户的生活中了,目前的电子设备为了满足生活便利需要,设计时需要将车充制造得较为小巧,同时兼具各种功能于一身。但是,目前市面上的蓝牙车充,其结构设置并不合理;尤其是电路板与USB插口、TYPE-C插口等插接口的集成度不高,导致了导致车充的整体尺寸较大,不便于使用;且蓝牙车充内部的电路板结构设置不合理,不仅缺少散热效果,而且耐发热元器件和不耐发热元器件之间没有隔离,导致车充的使用损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尺寸小、集成度高、散热效果好的小型蓝牙车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蓝牙车充,包括有第一外壳、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彼此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安装于第一外壳内且相互层叠间距设置,所述第一电路板连接有插接口、蓝牙芯片,该插接口穿过第二电路板所在平面显露于第一外壳;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蓝牙车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外壳(10)、第一电路板(20)、第二电路板(30);所述第一电路板(20)、第二电路板(30)彼此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20)和第二电路板(30)安装于第一外壳(10)内且相互层叠间距设置,所述第一电路板(20)连接有插接口(21)、蓝牙芯片(22),该插接口(21)穿过第二电路板(30)所在平面显露于第一外壳(10);所述第二电路板(30)连接有电源管理单元,电源管理单元连接有正极触点(31)和负极触点(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蓝牙车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外壳(10)、第一电路板(20)、第二电路板(30);所述第一电路板(20)、第二电路板(30)彼此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20)和第二电路板(30)安装于第一外壳(10)内且相互层叠间距设置,所述第一电路板(20)连接有插接口(21)、蓝牙芯片(22),该插接口(21)穿过第二电路板(30)所在平面显露于第一外壳(10);所述第二电路板(30)连接有电源管理单元,电源管理单元连接有正极触点(31)和负极触点(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蓝牙车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30)上对应电源管理单元所在端为发热区域(301),另一端为非发热区域(302),所述发热区域(301)和非发热区域(302)之间通过插接口(21)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蓝牙车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0)和第二电路板(30)间距设置的距离为3.0至5.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型蓝牙车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0)和第二电路板(30)间距设置的距离为3.8至4.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蓝牙车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单元位于第二电路板(30)的一侧,所述蓝牙芯片(22)布置于第一电路板(20)且位于第二电路板(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宜成陈林松孔令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时商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