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绳包胶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18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绳包胶注塑模具,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以及连接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若干导柱,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前模座板、流道板、前模板、后模板以及后模座板,所述前模板和后模板之间嵌有前模仁和后模仁,所述前模仁与后模仁配合时形成有产品型腔,所述前模板和后模板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上固定板中间位置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下方设置有胶口套,所述进料口与所述胶口套连通,所述胶口套与热流道组件连通,所述热流道组件贯穿于前模座板、流道板和前模板,并与嵌于前模板内的前模仁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脱模方便,能够减少费料费品产出,提高产品质量,节约塑料原材料。

A kind of injection mold for steel rope rub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绳包胶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具体涉及一种钢绳包胶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汽车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外出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轿车、越野车等家庭用车已经非常普遍,家庭用汽车根据自身配置不同,有高档和经济型之分,随着乘用车种类的增多,拉线开启式门锁的使用量也在逐渐增加;拉线是用于汽车门锁与外把手、内把手之间传动的,拉线由钢绳进行包胶注塑制作而成。钢绳包胶产品是将钢绳进行包胶注塑,根据产品特性和工艺流程,采用立式注塑机进行注塑。传统的注塑模具废品率高,原材料聚丙稀浪费较多,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一次只能注塑一个产品成型,效率较低。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钢绳包胶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绳包胶注塑模具,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以及连接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若干导柱,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前模座板、流道板、前模板、后模板以及后模座板,所述前模板和后模板之间嵌有前模仁和后模仁,所述前模仁与后模仁配合时形成有产品型腔,所述前模板和后模板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上固定板中间位置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下方设置有胶口套,所述进料口与所述胶口套连通,所述胶口套与热流道组件连通,所述热流道组件贯穿于前模座板、流道板和前模板,并与嵌于前模板内的前模仁相连。优选地,所述前模座板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可以将第一凹槽覆盖,在第一凹槽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装载热流道组件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有两个,所述流道板的一侧安装有热流道接线盒,所述热流道组件通过电线与热流道接线盒连接,所述热流道接线盒通过电线与温控箱电性连接,所述热流道组件包括分流板、主射咀、多个热咀以及环形加热管,在分流板内设置有用于对熔融原料进行引流的流道,流道包括流入端和流出端,流入端和流出端分别位于分流板上下两个板面上,所述分流板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环状加热器槽,所述加热器槽内嵌有环形加热管,所述分流板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热流道接线盒与温控箱连接。优选地,所述流道板的一侧安装有热流道接线盒,在流道板面向上所述前模座板的一面上还设置有用于安置电线的线槽,所述流道板中间位置设有容纳所述分流板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上设置有可供多个热咀穿过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设置有两个,多个所述热咀固定在分流板的底部,并且多个所述热咀与所述分流板的流出端连通。优选地,所述前模板上设置有可供多个热咀穿过的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设置有两个,所述前模板底部设置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内设置有两个铲机,所述前模板的第一容纳槽内镶嵌有前模仁,所述前模仁上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三凹槽,两个所述第三凹槽的底部均设置有多个第五通孔,所述前模仁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型腔,所述第一型腔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容纳槽,所述第四容纳槽与所述第一型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型腔与所述第五通孔连通,所述多个热咀依次穿过第三通孔、第四通孔以及第五通孔与第一型腔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型腔下方设置有第二型腔,所述第一型腔与所述第二型腔围合成产品型腔,所述产品型腔的形状与钢绳包胶的外部轮廓相匹配,所述第二型腔底部开设有可供若干根顶针穿过的第六通孔,所述第二型腔设置在后模仁的上表面,所述后模仁的上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五容纳槽,所述第五容纳槽与所述第二型腔相连通。优选地,所述后模仁镶嵌在后模板的第三容纳槽内,所述第三容纳槽设置在后模板的上表面,所述后模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限位槽,所述后模板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弧形导向槽,所述弧形导向槽的一侧与限位槽连通,所述弧形导向槽的另一侧与第三容纳槽连通,所述第三容纳槽内设置有第七通孔,所述第三容纳槽内还设置有限制所述驱动组件移动方向的L型导向板,所述L型导向板设置在第三容纳槽的两侧壁上,两个所述L型导向板上均设有倒“L”字形的导向槽,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块座,所述滑块座的两侧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插入所述导向槽内,使得所述滑块座沿着导向槽移动,所述滑块座设置在滑轨上,所述滑块座可沿着滑轨滑动,所述滑轨固定在所述第三容纳槽底部的凹口上,所述第三容纳槽底部还设置有两个第二限位槽,所述滑块座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滑块座的另一侧与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滑块座的另一侧还与铲机接触,所述气缸通过气缸固定座固定在后模板的一侧上,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面设有若干根滑块镶针,多根所述滑块镶针在同一水平面上间隔排列。优选地,所述后模座板包括支撑板、延伸于该支撑板上表面两侧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开口,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顶针板,所述顶针板下方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推杆,所述推杆穿过所述开口推动所述顶针板向所述后模板运动,所述驱动机构还可以包括驱动所述推杆移动的电机动力源,所述顶针板上具有朝向所述后模板凸伸且远离所述顶针板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第七通孔以及第六通孔进入产品型腔的顶针、朝向所述后模板方向凸伸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设置有四根,四根所述限位柱外均套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后模板、所述顶针板连接或抵接。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多个产品型腔,一次注塑成型可生产出多个钢绳包胶成型注塑件,减少了注塑机的占用数量,降低了模具加工费用,缩短了模具制做周期,降低了产品整体成本,提高了模具利用率和注塑机利用率;本技术采用热流道组件对胶贴产品进行注塑成型,可以让塑料在注入产品前,始终保证塑料处于熔融状态,能缩短产品成型周期,减少费料费品产出,提高产品质量,节约塑料原材料,有利于胶贴成型注塑件批量生产;本技术设置有顶针,工件注塑成型后,顶针穿过所述第一通孔逐渐进入所述产品型腔并将注塑成型的钢绳包胶件顶出所述产品型腔实现脱模,节省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钢绳包胶注塑模具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钢绳包胶注塑模具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钢绳包胶注塑模具的前模座板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钢绳包胶注塑模具的热流道组件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钢绳包胶注塑模具的流道板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钢绳包胶注塑模具的前模板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钢绳包胶注塑模具的前模板仰视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钢绳包胶注塑模具的前模仁俯视图;图9为本技术一种钢绳包胶注塑模具的前模仁立体图;图10为本技术一种钢绳包胶注塑模具的后模仁俯视图;图11为本技术一种钢绳包胶注塑模具的后模板立体图;图12为本技术一种钢绳包胶注塑模具的驱动组件立体图;图13为本技术一种钢绳包胶注塑模具的后模座板立体图。附图中: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绳包胶注塑模具,包括上固定板(1)、下固定板(2)以及连接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的若干导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前模座板(4)、流道板(5)、前模板(6)、后模板(7)以及后模座板(8),所述前模板(6)和后模板(7)之间嵌有前模仁(9)和后模仁(10),所述前模仁(9)与后模仁(10)配合时形成有产品型腔(11),所述前模板(6)和后模板(7)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12),所述上固定板(1)中间位置设有进料口(101),所述进料口(101)的下方设置有胶口套(14),所述进料口(101)与所述胶口套(14)连通,所述胶口套(14)与热流道组件(13)连通,所述热流道组件(13)贯穿于前模座板(4)、流道板(5)和前模板(6),并与嵌于前模板(6)内的前模仁(9)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绳包胶注塑模具,包括上固定板(1)、下固定板(2)以及连接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的若干导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前模座板(4)、流道板(5)、前模板(6)、后模板(7)以及后模座板(8),所述前模板(6)和后模板(7)之间嵌有前模仁(9)和后模仁(10),所述前模仁(9)与后模仁(10)配合时形成有产品型腔(11),所述前模板(6)和后模板(7)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12),所述上固定板(1)中间位置设有进料口(101),所述进料口(101)的下方设置有胶口套(14),所述进料口(101)与所述胶口套(14)连通,所述胶口套(14)与热流道组件(13)连通,所述热流道组件(13)贯穿于前模座板(4)、流道板(5)和前模板(6),并与嵌于前模板(6)内的前模仁(9)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绳包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座板(4)上设置有第一凹槽(403),所述第一凹槽(403)上设置有盖板(402),在第一凹槽(403)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装载热流道组件(13)的第二通孔(404),所述流道板(5)的一侧安装有热流道接线盒(502),热流道组件(13)通过电线与热流道接线盒(502)连接,所述热流道接线盒(502)通过电线与温控箱电性连接,所述热流道组件(13)包括分流板(1301)、主射咀(1302)、多个热咀(1303)以及环形加热管(1304),在分流板(1301)内设置有用于对熔融原料进行引流的流道,流道包括流入端和流出端,流入端和流出端分别位于分流板(1301)上下两个板面上,所述分流板(1301)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环状加热器槽,所述加热器槽内嵌有环形加热管(1304),所述分流板(1301)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多个热咀(1303)固定在分流板(1301)的底部,并且多个热咀(1303)与分流板(1301)的流出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绳包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板(5)的一侧安装有热流道接线盒(502),热流道组件(13)通过电线与热流道接线盒(502)连接,温度传感器通过热流道接线盒(502)与温控箱连接,在流道板(5)面向上所述前模座板(4)的一面上还设置有用于安置电线的线槽(503),所述流道板(5)中间位置设有容纳分流板(1301)的第二凹槽(501),所述第二凹槽(501)的底面上设置有可供多个热咀(1303)穿过的第三通孔(504),所述第三通孔(504)设置有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绳包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6)上设置有可供多个热咀(1303)穿过的第四通孔(601),所述第四通孔(601)设置有两个,所述前模板(6)底部设置有第一容纳槽(602),所述第一容纳槽(60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容纳槽(603),所述第二容纳槽(603)内设置有两个铲机(604),所述前模板(6)的第一容纳槽(602)内镶嵌有前模仁(9),所述前模仁(9)上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三凹槽(901),两个所述第三凹槽(901)的底部均设置有多个第五通孔(902),所述前模仁(9)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型腔(903),所述第一型腔(903)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容纳槽(904),所述第四容纳槽(904)与所述第一型腔(903)相连通,所述第一型腔(903)与所述第五通孔(902)连通,多个热咀(1303)依次穿过第三通孔(504)、第四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小尧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贝恩特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