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商品混凝土现场调配为3D打印混凝土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3D打印及废弃物资源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商品混凝土现场调配为3D打印混凝土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已经成为基本国策。建筑工业化作为工业化进程的一部分,近年来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3D打印技术作为“智能生产”的方式之一,将其用于建筑行业中会减少人工劳动力,加快生产速度,减少混凝土的废品量,从而大大加快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进程。目前国内外所开展的3D打印建筑中使用的材料多为3D打印砂浆,其骨料粒径较小。这一方面是由于当前所用的打印机挤出口尺寸较小,不能够打印粗骨料混凝土,另一方面是由于相对于混凝土来讲,砂浆具有更高的匀质性,其性质更好控制。然而,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才是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相对砂浆具有更好的长期性能和更低的造价。因此,实现含粗骨料混凝土材料的打印是3D打印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应用的迫切要求。对于3D打印砂浆来说,目前在应用时用量较小,多采用干粉砂浆施工现场拌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3D打印混凝土的专用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专用外加剂包括以下组分:/n消泡剂0-2份,/n纤维素醚0.5-2份,/n聚丙烯酰胺0.1-2份,/n速凝剂0.1-3份,/n早强剂0.1-3份,/n凹凸棒土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3D打印混凝土的专用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专用外加剂包括以下组分:
消泡剂0-2份,
纤维素醚0.5-2份,
聚丙烯酰胺0.1-2份,
速凝剂0.1-3份,
早强剂0.1-3份,
凹凸棒土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3D打印混凝土的专用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外加剂包括以下条件中的1),且包括2)-6)中的至少一种:
1)所述消泡剂为混凝土专用消泡剂;
2)所述纤维素醚为羧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或木质纤维素醚;
3)所述聚丙烯酰胺为混凝土用聚丙烯酰胺,分子量在300-1000万之间;
4)所述速凝剂为无碱速凝剂;
5)所述早强剂为混凝土用有机类或复合型早强剂;
6)所述凹凸棒土为混凝土用纳米提纯凹凸棒黏土粉。
3.一种3D打印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混凝土包括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专用外加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打印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混凝土还包括商品混凝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打印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商品混凝土包括以下组分:
天然碎石80-120份,
河砂80-150份,
再生粗骨料20-50份,
水泥50-100份,
活性掺合料10-40份,
纤维0.5-2份,
减水剂0.25-2份,
水15-50份。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建庄,侯少丹,段珍华,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