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屏模组及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096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屏模组及移动终端,柔性屏模组包括盖板、衬底基板以及显示屏,衬底基板设置在盖板的一侧,显示屏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显示层、场效应管控制层以及无机基底复合层;显示屏对应盖板顶角的位置处设有镂空部,镂空部在厚度方向上贯通显示屏,镂空部沿平行显示屏表面的方向的截面呈梭形。显示屏与盖板贴合时,显示屏局部区域被拉伸时可填充在镂空部,以便于拉伸显示的实现。同时,镂空部沿平行显示屏表面的方向的截面呈梭形,在显示屏贴合时,梭形的镂空部能够使显示屏被拉伸的区域能够更好地填充,保证显示屏顶角区域横纵各个截面上的空间退让性,有效地解决曲面屏贴合时屏变形的问题,从而保证用户的正常使用。

Flexible screen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屏模组及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终端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柔性屏模组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行业已步入成熟期,柔性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是未来显示行业的新的增长点,柔性OLED显示器的柔性特点不断被开发利用,如将柔性OLED贴附在曲面玻璃盖板上可实现产品正面和侧边显示。随着曲面屏逐渐变为主流显示屏,大角度折弯的曲面屏也将成为后续手机的趋势。但是针对大角度弯曲的盖板玻璃,其四角曲面难以贴合柔性屏,并且四角位置贴合时容易产生褶皱,从而影响显示屏贴合的可靠性和显示质量,无法保证用户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移动终端中,大角度弯曲的盖板玻璃的四角曲面难以贴合柔性屏,并且四角位置贴合时容易产生褶皱,从而影响显示屏贴合的可靠性和显示质量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屏模组,其包括盖板、衬底基板以及显示屏,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盖板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盖板;/n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衬底基板与所述盖板的形状相适配;以及/n显示屏,设置在所述盖板和所述衬底基板之间,所述显示屏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显示层、场效应管控制层以及无机基底复合层;所述显示屏对应所述盖板顶角的位置处设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在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显示层、场效应管控制层以及无机基底复合层,所述镂空部沿平行所述显示屏表面的方向的截面呈梭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板;
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衬底基板与所述盖板的形状相适配;以及
显示屏,设置在所述盖板和所述衬底基板之间,所述显示屏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显示层、场效应管控制层以及无机基底复合层;所述显示屏对应所述盖板顶角的位置处设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在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显示层、场效应管控制层以及无机基底复合层,所述镂空部沿平行所述显示屏表面的方向的截面呈梭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多个像素界定件,所述像素界定件设置在所述场效应管控制层背离所述无机基底复合层的表面;多个所述像素界定件在所述场效应管控制层的表面间隔布置,以将所述显示层靠近所述场效应管控制层的表面划分成多个发光像素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设置在所述显示层背离所述场效应管控制层的表面,所述封装层伸入并覆盖所述镂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玉虎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