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屏模组及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终端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柔性屏模组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行业已步入成熟期,柔性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是未来显示行业的新的增长点,柔性OLED显示器的柔性特点不断被开发利用,如将柔性OLED贴附在曲面玻璃盖板上可实现产品正面和侧边显示。随着曲面屏逐渐变为主流显示屏,大角度折弯的曲面屏也将成为后续手机的趋势。但是针对大角度弯曲的盖板玻璃,其四角曲面难以贴合柔性屏,并且四角位置贴合时容易产生褶皱,从而影响显示屏贴合的可靠性和显示质量,无法保证用户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移动终端中,大角度弯曲的盖板玻璃的四角曲面难以贴合柔性屏,并且四角位置贴合时容易产生褶皱,从而影响显示屏贴合的可靠性和显示质量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屏模组,其包括盖板、衬底基板以及显示屏,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衬底基板与所述盖板的形状相适配;显示屏设置在所述盖板和所述衬底基板之间,所述显示屏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显示层、场效应管控制层以及无机基底复合层;所述显示屏对应所述盖板顶角的位置处设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在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显示层、场效应管控制层以及无机基底复合层,所述镂空部沿平行所述显示屏表面的方向的截面呈梭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上述的柔性屏模组。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柔性屏模组及移动终端中,显示屏的镂空部在厚度方向上贯通显示层、场效应管控制层以及无机基底复合层,可使显示屏与盖板贴合时,显示屏局部区域被拉伸时可填充在镂空部,以便于拉伸显示的实现。同时,镂空部沿平行显示屏表面的方向的截面呈梭形,在显示屏贴合时,梭形的镂空部能够使显示屏被拉伸的区域能够更好地填充,保证显示屏顶角区域横纵各个截面上的空间退让性,有效地解决曲面屏贴合时屏变形的问题,从而保证用户的正常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中柔性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柔性屏模组中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的柔性屏模组中显示屏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显示屏的俯视图;图6是图2所示的柔性屏模组中衬底基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移动终端;10、柔性屏模组;11、盖板;12、衬底基板;121、开槽;13、显示屏;131、显示层;132、场效应管控制层;133、无机基底复合层;134、镂空部;135、像素界定件;136、封装层;139、发光像素区域;200、玻璃基板。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移动终端可以是任何具有通信、存储及显示等功能的终端设备,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子阅读器、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100,该移动终端100包括柔性屏模组10,柔性屏模组10用于显示信息并为用户提供交互界面。本实施例的柔性屏模组10可折叠和展开,当柔性屏模组10展开时,移动终端100具有大屏显示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柔性屏模组10包括盖板11、衬底基板12以及显示屏13。具体地,衬底基板12设置在盖板11的一侧,该衬底基板12与盖板11的形状相适配。显示屏13设置在盖板11和衬底基板12之间,显示屏13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显示层131、场效应管控制层132以及无机基底复合层133。显示屏13对应盖板11顶角的位置处设有镂空部134,镂空部134在厚度方向上贯通显示层131、场效应管控制层132以及无机基底复合层133,该镂空部134沿平行显示屏13表面的方向的截面呈梭形。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3为柔性屏,显示屏13用于显示信息并为用户提供交互界面。盖板11与显示屏13连接,该盖板11用于保护显示屏13免受外界影响和干扰。盖板11可以为透明薄膜或超薄玻璃,其材质可以为透明聚酰亚胺。透明聚酰亚胺盖板11具有良好的透光率和弯折性能,可以在保证柔性屏模组10整体大面积透光性能的同时,使柔性屏模组10兼具更优的折弯性能。本实施例的盖板11为曲面玻璃,其通过大角度热弯熔接成型,以增加盖板11的一体感。盖板11包括主体部和曲面部,曲面部由主体部的边缘向外弯曲延伸而成。在本实施例中,盖板11的顶角为圆角。通过将盖板11设置成圆角,以便于曲面的盖板11与显示屏13的贴合,以确保大角度曲面屏所有位置都完全贴合。显示屏13设置在盖板11的一侧,其包括折弯部分和设置在折弯部分两侧的非折弯部分。显示屏13为柔性屏,在外力作用下显示屏13的折弯部分可发生弯折,以使显示屏13整体折叠。同时,显示屏13的折弯部分在解除弯折后,显示屏13可以整体展开。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3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显示层131、场效应管控制层132以及无机基底复合层133。其中,显示层131可以为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柔性显示层,即显示层131通过自发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形成的可在特定位置或任意位置弯折或弯曲的柔性显示层。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显示层131的上方设置触摸层。该触摸层包括衬底膜以及设置于衬底膜上的触摸结构。衬底膜作为触摸结构的基材,用于承载触摸结构。触摸结构可包括触摸电极等实现触摸侦测功能的触摸电路元件。触摸层配合显示层131,使得显示屏13具备触摸和显示功能。本实施例的显示层131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OLED发光层以及偏光片层。其中,偏光片层位于OLED发光层和触摸层之间。OLED发光层和偏光片层均可以在任意位置或特定位置弯折或弯曲。偏光片层用于对OLED发光层产生的光线进行滤光,以加强显示屏13的成像效果。触摸层与显示层131之间,以及盖板11与触摸层之间均设有光学胶层,用于将触摸层与显示层131粘接固定,并将触摸层与显示层131粘接固定,从而实现显示屏13的整体粘接和显示屏13与盖板11的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场效应管控制层132用于控制显示屏13中的开关电路。具体地,当场效应管控制层132导通时,显示屏13可以进入工作状态。当场效应管控制层132截止时,显示屏13停止工作。显示屏13的工作电压可以是显示屏13中场效应管控制层132的截止与导通电压,即可以根据显示屏13中场效应管控制层132的性能,确定显示屏13的工作电压,也就是将场效应管控制层132的截止与导通电压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盖板;/n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衬底基板与所述盖板的形状相适配;以及/n显示屏,设置在所述盖板和所述衬底基板之间,所述显示屏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显示层、场效应管控制层以及无机基底复合层;所述显示屏对应所述盖板顶角的位置处设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在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显示层、场效应管控制层以及无机基底复合层,所述镂空部沿平行所述显示屏表面的方向的截面呈梭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板;
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衬底基板与所述盖板的形状相适配;以及
显示屏,设置在所述盖板和所述衬底基板之间,所述显示屏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显示层、场效应管控制层以及无机基底复合层;所述显示屏对应所述盖板顶角的位置处设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在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显示层、场效应管控制层以及无机基底复合层,所述镂空部沿平行所述显示屏表面的方向的截面呈梭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多个像素界定件,所述像素界定件设置在所述场效应管控制层背离所述无机基底复合层的表面;多个所述像素界定件在所述场效应管控制层的表面间隔布置,以将所述显示层靠近所述场效应管控制层的表面划分成多个发光像素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设置在所述显示层背离所述场效应管控制层的表面,所述封装层伸入并覆盖所述镂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玉虎,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