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后盖的制作方法、玻璃后盖及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玻璃后盖的制作方法、玻璃后盖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手机的颜值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所看重,在不少用户眼中,产品的外观设计已经超过硬件配置,成为了影响消费者选购一款手机的第一因素。而在全面屏时代,由于存在技术限制,所以各厂商旗舰手机的正脸大都十分相似,因此,大多数品牌都喜欢在手机后盖上进行创新。金属后盖设计工艺难度高、设计种类也很有限,且金属后盖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金属后盖会对手机信号进行干扰。随着镀膜工艺技术的提升,后盖主流材料也从金属变成了玻璃,玻璃后盖可以实现纯色、渐变、纹理等多种效果,甚至是做成半透明效果也有不错的美感,这为厂商提供了更多的设计空间。但是目前市面上手机摄像头的护镜都是独立设计,凸出于玻璃后壳,手机的整体性和美观性欠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后盖的制作方法、玻璃后盖及移动终端,该玻璃后盖用作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护镜和机壳,使摄像头护镜和机壳呈一体化,提高移动终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后盖的制作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摄像头,所述制作方法包括:/n提供适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3D玻璃,所述3D玻璃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包括透光护镜区域和非透光护镜区域;/n在所述3D玻璃第一表面的所述非透光护镜区域形成防眩光层;/n将装饰膜片贴合在所述3D玻璃第二表面,且不覆盖所述透光护镜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后盖的制作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摄像头,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适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3D玻璃,所述3D玻璃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包括透光护镜区域和非透光护镜区域;
在所述3D玻璃第一表面的所述非透光护镜区域形成防眩光层;
将装饰膜片贴合在所述3D玻璃第二表面,且不覆盖所述透光护镜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后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在完成装饰膜片贴合步骤后,在所述第二表面对所述透光护镜区域进行抗反射增透处理,以形成增透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后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层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所述3D玻璃第一表面的所述透光护镜区域移印保护油墨;
对移印了所述保护油墨的所述3D玻璃第一表面进行防眩光处理;
移除所述保护油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后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层的光泽度为50GU至90GU,雾度为25°至5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余溶,熊立,竹岩,孙嵘,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