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树礼专利>正文

制冷设备抽空充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090 阅读:3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为制冷设备加注制冷剂的制冷设备抽空充氟机。由移动标尺计量器,储氟瓶。三通球阀、表阀活接头,真空泵等组成。本机只操作一个阀门即可连续完成抽空和充氟二个工序,该阀转换可靠,无冲坏真空泵之虞,计量器精度高,可直观定量不用换算,表阀活接头联机能观察回气压力,充氟量准确,并可同时为二名电冰箱抽真空,交替充氟。计量器补氟时排气入瓶能减少污染和节约制冷剂。(*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为制冷设备抽空加注制冷剂的装置。准确地为电冰箱、空调机等制冷设备抽空加注适当数量的制冷剂(氟里昂),是维修制冷设备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该设备的制冷效果。意大利产asplx型制冷设备抽空充氟机,将真空表、真空表、计量器、五个阀门通过管路连接在一起,装于一个机架上。该机为制冷设备的抽空充氟带来一定的便利,但在使用中尚存在以下缺点计量器在不同温度下,充注不同的氟里昂时须换算,不能直观得知,精度也不高。在抽空、充氟二者转换时需操作四只阀,不但费事、工效低,并且一旦发生误操作,就会冲坏真空表。在计量器补氟速度慢时,需打开计量器排气阀向空气中排气,造成制冷剂浪费和空气污染。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可简化操作,提高工效,减轻污染及制冷剂损失的制冷设备抽空充氟机。该机的计量器能直观定量,精确度高,在补氟时可将气排入机内氟瓶中。该机只操作一个阀门即可连续完成抽空和充氟两个工序。该阀门转换可靠,无冲坏真空表之虞。同时改进联机方法,能观察回气压力,调节充氟数量。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设置三通球阀,在阀体中部有一个内带弯曲通道的球体,通道的两个出口与球心联线呈90°夹角。球体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四氟垫(聚四氟乙烯制成),该垫一面为与球体吻合的凹槽,一面为带有锥度的凹槽,两个四氟垫的外端通过螺纹各旋进阀体一个分配头,该分配头带有锥度的内端将四氟垫及球体夹住。阀体上部设有胶管接头,其内孔与球体的一个出口相通,在球体的下方连接手柄。用胶柱和胶垫压母将手柄卡住;设置移动标尺计量器。该计量器的计量管外装有导轨,该导轨将计量视管夹在中间,在导轨上装有可上下移动的计量标尺。计量管上部设有顶阀、下部正面设有底阀控制其内的进液口,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出液管;设置表阀活接头,其阀体上设有胶管接头,装有压力真空表,快装活接头内装有胶柱,该接头通过螺纹装于阀体上。用铜管将计量器顶阀与储氟瓶顶阀相连,氟瓶底阀与干燥过滤器一端相连,干燥过滤器另一端与计量器进液口相连。本机设有两个三通球阀和二个表阀活接头。每个三通球阀的一个分配头与计量器一个出液管相连,另一个分配头与真空泵相连,其胶管接头与表阀活接头的胶管接头相连。本技术的移动标尺计量器能上下移动跟踪液面、计量准确,使用方便,并可调换不同温度、不同种类制冷剂的标尺,不需换算,可直观地定量,该计量计在补氟时可辨气入瓶,节约制冷剂,减轻污染。操作一个三通球阀的阀门即可完成抽空、充氟二个工序,能提高抽空可靠性并能避免制冷剂冲坏真空泵,两套表阀活接头联接牢固可靠,能同时为两台电冰箱抽空、交替充氟,工效高。还能通过压力真空表观测冰箱回气压力,准确掌握充氟量。以下结合附图作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制冷设备抽空充氟机构造及充氟示意图图2是三通球阀结构示意图图3是移动标尺计量器结构示意图图4是表阀活接头结构示意图图5是旋转标尺计量器结构示意图图6是多功能抽空充氟机图1中移动标尺计量器(6)带有可上下移动的计量标尺(7),计量器上部装有压力真空表(14),及计量器顶阀(11),该顶阀与储氟瓶(3)的储氟瓶顶阀(15)用铜管连接,顶阀旁设有排气阀(13),储氟瓶下的储氟瓶底阀(16)与干燥过滤器(4)用铜管相连、干燥过滤器(4)又与计量器底阀控制的进液口(27)用铜管相连。计量器出液口用铜管与三通球阀(8)的一个分配头相连,另一分配头与真空泵(1)相连。三通球阀(8)的胶管接头(21)用胶管与表阀活接头(9)的胶管接头(36)相连,冰箱压机(17)的压机充氟管(12)插入快装活接头(34),旋紧即可。图2中三通球阀(8)中部有一个球体(19),左右各有一四氟垫(23)将球体(19)抱住,二个四氟垫由两个旋进阀体内的分配头(22)顶住,二个分配头一个连接真空泵,一个连接计量器出液管(29),球体(19)的下部嵌进一个手柄(26),手柄用胶柱(24)、胶垫压母(25)卡在阀体内。球体(19)内有一个弯曲的通道,通道的一个开口对准设在阀体上部的胶管接头(21)及胶垫(20)的内孔,另一个开口与上述开口呈90°角,正好对准二个分配头之一,如这一分配头连接真空泵,即呈抽空状态,旋转手柄,当开口对准另一分配头即呈充氟状态,当开口离开这二个位置时三通球阀呈封闭状态。为了使用方便可在阀体外作出标记,以手柄的位置确定三通球阀的工作状态。移动标尺计量器如图3所示,计量管(28)是不透明的,为了观测液面,从上下两端引出透明的计量视管(10),该视管夹在导轨(30)中间,导轨上装有可移动的计量标尺(7),计量器底阀(5)控制进液口(27)的关闭和打开。计量器下部设有二个计量器出液口(29)。图4所示的表阀活接头带有压力真空表(31),阀体(32)的一端可插入冰箱压机的被接铜管(35),用快装活接头(34)旋紧在阀体上,快装活接头内有胶柱(33),当活接头旋紧时,挤压胶柱达到密封。阀体的旁侧设有胶管接头(36)。图5是计量器的又一实施例,旋转标尺(37)用透明材料制成园管状,套卡在计量管和计量视管外,通过旋转选定所适用的标尺刻度。构成旋转标尺计器器。图6所示是多功能抽空充氟机,在机架(43)上除装有上述各部件外,还装有电流表(38),电压表(39),配电盘(40),调压变压器(41),干燥过滤器烤箱(42)等装置,为维修工作带来方便。本机在使用前,首先要向机内储氟瓶(3)充注氟里昂制冷剂,其方法是用软管(18)连接两个三通球阀(8),打开计量器底阀(5),计量器顶阀(11)、储氟瓶顶阀(15)、储氟瓶底阀(16),并闭排气阀(13),二个三通球阀分别扳向抽空、充氟位置。起动真空泵,抽尽系统内的空气。将两只三通球阀关闭,用软管(18)将供氟瓶与一个三通球阀连接好,将该三通球阀再扳向抽空位置,抽出管内空气,关闭真空泵,同时将该三通球阀扳向充氟位置,打开供氟瓶阀门,制冷剂会流向整个系统。当计量器视管内显示出液面时,并闭计量器顶阀(11),计量器停业充氟。继续充氧,当储氟瓶加满时关闭供氟瓶阀门和三通球阀,机内充氟完成。在给冰箱等制冷设备充氟时将在机充氟管(12)插入表阀活接头中并拧紧,将相连的三通球阀扳向抽空位置,起动真空泵抽空。移动计量标尺(7)使应加量对准液面或打开计量器底阀(5)、顶阀(11),计量器中气体排入储氟瓶(3)中,使液面升至应加量刻度,关闭底阀(5),抽空完成后,将三通球阀扳向充氟位置,观察计量器内液面,当液面下降至零时,关闭三通球阀(8),封住加氟管(12),完成抽空充氟。将两台冰箱的充氟管连接到二个表阀活接头上可以完成同时抽空,交替充氟工作,工效提高。本机配备有多个不同温度、不同制冷剂的计量标尺,以适应各种情况下方便、准确地充氟。制冷剂充注量的准确程度是关系到制冷效率的极重要问题,除靠计量器定量外,还过通过表阀活接头的压力真空表(31),检测回气压力来保证准确地充注制冷剂。当表计量示负压时,表示加氟是不足,应再加充;当表针指正压超过0.1upa时,表示加氟是过多,应拧松接头放些制冷剂。权利要求1.一种为制冷设备加注制冷剂的制冷设备抽空充氟机,其特征在于该机由移动标尺计量器(6)、储氟瓶(3)、干燥过滤器(4)、真空泵(1)、三通球阀(8)、表阀活接头(9)等组成,三通球阀(8)的阀体中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为制冷设备加注制冷剂的制冷设备抽空充氟机,其特征在于该机由移动标尺计量器(6)、储氟瓶(3)、干燥过滤器(4)、真空泵(1)、三通球阀(8)、表阀活接头(9)等组成,三通球阀(8)的阀体中部有内带弯曲通道的球体(19),该通道的两个出口与球心联线呈90°夹角。球体(19)的两侧各有一个四氟垫(23),该垫一端为与球体吻合的凹槽。另一端为带有锥度的凹槽,二个四氟垫的外端各旋进阀体一个分配头(22),分配头带有锥度的内端将四氟垫及球体夹住,阀体上部设有胶管接头(21),该接头的内孔与球体(19)的一个出口相通在球体的下方连接手柄(26),用胶柱(24)和胶垫压母(25)将手柄卡住;移动标尺计量器(6)的计量管外装有导轨(30),该导轨将计量视管(10)夹在中间,导轨上装有可上下移动的计量标尺(7),计量管上部设有计量器顶阀(11),下部设有计量器底阀(5)以控制其内的进液口(27),并在底阀(5)两侧各有一个计量器出液管(29);表阀活接头的阀体(32)上装有压力真空表(31),设有胶管接头(36),快装活接头(34)内装有胶柱(33),该接头通过螺纹装于阀体(32)上。用铜管连接计量器顶阀(11)与储氟瓶顶阀(15),连接储氟瓶底阀(16)与干燥过滤器(4)的一端,干燥过滤器另一端与计量器底阀(5)相连,设置二个三通球阀(8),二个表阀活接头(9),每个三通球阀的二个分配头(22)分别与计量器出液管(29)和真空泵(1)相连,将三通球阀与表阀活接头的胶管接头(22与36)用胶管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树礼
申请(专利权)人:杨树礼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