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式制冷系统及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896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收式制冷系统及制冷装置,包括由储液罐、加热装置、回液管、虹吸管、水分离器、冷凝器、平衡管和吸收器构成的制冷循环系统,所述的虹吸管的下部与储液罐连通,所述虹吸管的上部套装在所述回液管中,所述虹吸管与所述回液管独立并列设置,独立设置的虹吸管的下部设置加热装置。所述的虹吸管的下端与储液罐连通;所述虹吸管外套装加热装置固定套管,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加热装置固定套管中。设置有该制冷系统的冰箱或酒柜启动快,制冷效率高,节能效果好。(*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氨水溶液作为吸收剂的吸收式制冷系统。本技术进一步涉及一种设置有该制冷系统的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在氨水溶液作为吸收剂的吸收式制冷系统中,如图1所示,采用三组分为循环工质,氨作为制冷剂,氨水溶液为吸收剂,氦气为平衡气体。从储液罐1出来的浓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到达发生器,在发生器中被电热器2(或其它热源)加热,一部分氨气从溶液中排出,蒸气形成气泡将液柱推向气泡泵的泵管。由于气泡的产生和溶液被加热,引起垂直方向出口浓溶液的密度下降,藉助于储液罐中溶液的静压头,迫使溶液流向气泡泵顶部。液柱流出泵管后下降,经发生器的外套管,被进一步变稀。从发生器出来的稀溶液,藉助于发生器顶部与吸收器8之间的高度差,经溶液热交换器的内管流到吸收器8上端。与此同时,将热量传给由储液罐出来的浓溶液,使进入发生器的浓溶液的温度升高。稀溶液由吸收器8上端向下流动,与从储液罐顶部出来的逆流而上的氦、氨混合气接触,吸收其中的氨气,使溶液浓度不断增加,出吸收器后流入储液罐1,又重新经溶液热交换器流入发生器。从气泡泵出来离开发生器的氨气中含有较多水分,在精馏器5(又称水分离器)内液滴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由储液罐、加热装置、回液管、虹吸管、水分离器、冷凝器、平衡管和吸收器构成的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虹吸管的下部与储液罐连通,所述虹吸管的上部套装在所述回液管中,所述虹吸管与所述回液管独立并列设置,独立设置的虹吸管的下部设置加热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佟少臣赵立润刘占杰林风云李标王广生张彬彬刘秋芳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医用低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