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机械式可变带宽滤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机械式可变带宽滤波系统,尤其是一种抗干扰性能好的非机械式可变带宽滤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金属腔滤波器,采用电机驱动调谐螺杆、耦合螺杆等物理方式调整滤波器波形,由于该方案采用物理方式调整滤波器的带宽,因此产品的一致性差、体积大、成本高、不能做到较高的阶数,抗干扰性能较差,从而较少被规模应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可变带宽滤波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机械式可变带宽滤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能够实现无级调整系统滤波器的带宽,抗干扰性能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一种非机械式可变带宽滤波系统,包括第一滤波器、第二滤波器、混频器、程序控制器以及频率源,所述第一滤波器的输出端与混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混频器的输出端与第二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混频器的本振端与频率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频率源的控制端与程序控制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机械式可变带宽滤波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滤波器(1)、第二滤波器(2)、混频器(3)、程序控制器(4)以及频率源(5),所述第一滤波器(1)的输出端与混频器(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混频器(3)的输出端与第二滤波器(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混频器(3)的本振端与频率源(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频率源(5)的控制端与程序控制器(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机械式可变带宽滤波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滤波器(1)、第二滤波器(2)、混频器(3)、程序控制器(4)以及频率源(5),所述第一滤波器(1)的输出端与混频器(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混频器(3)的输出端与第二滤波器(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混频器(3)的本振端与频率源(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频率源(5)的控制端与程序控制器(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机械式可变带宽滤波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滤波器(1)和第二滤波器(2)按通过信号的频段类型,是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机械式可变带宽滤波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滤波器(1)和第二滤波器(2)按材质,是金属空腔滤波器、声表面滤波器、介质滤波器、LC滤波器、微带滤波器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机械式可变带宽滤波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滤波器(1)和第二滤波器(2)按形式,是高斯滤波器、最平坦相应型滤波器、椭圆函数滤波器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机械式可变带宽滤波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滤波器(2)的输出端的输出信号构成系统滤波器,系统滤波器除了一个可变带宽的带通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宁,孙兴华,薛海皋,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立讯射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