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链路广播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节点技术

技术编号:15727483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30 02:20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上行链路广播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节点。提供一种上行链路广播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上行链路信道上发起上行链路广播传输;以及从至少一个网络节点接收针对该上行链路广播传输的响应。还公开了相应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节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行链路广播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节点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通信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上行链路广播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节点。
技术介绍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宽带码分多址(WCDMA)/长期演进(LTE)等蜂窝通信网络中,终端设备通常驻留在基站所服务的小区中。当终端设备要进行数据传输时,首先向为其提供服务的基站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例如随机接入前导码。基站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后,向终端设备返回随机接入响应,该随机接入响应中包括针对终端设备后续的层2(L2)/层3(L3)消息的授权。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授权发送L2/L3消息,继而完成随机接入,从而进行后续的数据传输。一种典型的随机接入过程是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在这种随机接入过程中,各终端设备共同使用一组预定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来发起随机接入请求。例如,当终端设备想要发起随机接入过程时,首先从该组随机接入前导码中随机选择一个前导码,继而通过随机接入信道(RACH)将所选的前导码发送给基站,其中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使用该基站的标识,例如小区标识(ID)来加扰。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中,任何终端设备都可以在需要时使用其选择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这样,如果多个终端设备同时选择了同一随机接入前导码向同一基站发送了随机接入请求,那么在基站侧就会产生冲突。这会导致基站无法接收到终端设备所发送的随机接入码,继而无法进行相应响应,从而导致终端设备接入失败。在当前第五代(5G)蜂窝通信网络的标准化中,针对机器到机器通信的小数据传输也提出了一种基于竞争的数据传输方式。例如,部署于网络中的任意机器终端设备在要传输小数据时,都可以直接向基站发送数据请求消息或者直接发送数据。这种基于竞争的数据传输方式,同样会出现如上所述的冲突问题。此外,在计算机通信网络中也存在类似的冲突问题。例如,在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的无线保真(WiFi)通信网络中,终端设备在要进行数据传输时会直接向其所驻留的接入点设备传输数据。当多个终端设备同时向同一接入点设备发送数据时,就会发生冲突。
技术实现思路
一般地,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上行链路广播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节点。在第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链路广播传输的方法,包括:在上行链路信道上发起上行链路广播传输;以及从至少一个网络节点接收针对该上行链路广播传输的响应。在第二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链路广播传输的方法,包括:在上行链路信道上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链路广播传输;以及响应于接收到该上行链路广播传输,向该终端设备发送针对该上行链路广播传输的响应。在第三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发送器,被配置为在上行链路信道上发起上行链路广播传输;以及第一接收器,被配置为从至少一个网络节点接收针对该上行链路广播传输的响应。在第四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节点,包括:第二接收器,被配置为在上行链路信道上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链路广播传输;以及第二发送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该上行链路广播传输,向该终端设备发送针对该上行链路广播传输的响应。通过下文描述将会理解,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终端设备在上行链路信道上进行上行链路广播传输。以此方式,覆盖区域能够覆盖终端设备的所有网络节点都能够接收到该UL传输,从而大大降低了终端设备的上行链路传输在网络节点处出现冲突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其中实施的通信网络;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UL广播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UL广播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接收UL广播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随机接入信道上的广播类型的随机接入方法的示例流程;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在UL广播信道上发送数据传输请求或数据本身的方法的示例流程;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框图;以及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网络节点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若干示例实施例来描述本公开的原理。应当理解,描述这些实施例只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公开,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此使用的术语“网络节点”可以是表示诸如节点B(NodeB或者NB)、演进节点B(eNodeB或者eNB)以及诸如微微基站、毫微微基站等的低功率节点的蜂窝基站,以及诸如无线路由器等的无线接入点设备。在此使用的术语“终端设备”是指能够与网络节点通信的任何终端设备。作为示例,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移动终端(MT)、订户台(SS)、便携式订户台(PSS)、移动台(MS)、接入终端(AT)、智能计量设备、便携式计算机设备等。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图1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其中实施的通信网络100。图1所示的通信网络100可以包括网络节点110、120和130以及终端设备140和150。网络节点110、120和130的覆盖区域分别为区域110’、120’和130’。终端设备140和150当前都驻留在区域120’中,由网络节点120为其提供服务。如图1所示,除了区域120’,终端设备140还位于网络节点110的覆盖区域110’中,并且终端设备150还位于网络节点130的覆盖区域130’中。应理解,图1所示的网络节点和终端设备的数目仅仅是出于说明之目的而无意于限制。在通信网络100中,可以存在任意适当数目的网络节点和终端设备。网络节点110、120和130与终端设备140和150之间的通信可以根据任何适当的通信协议来实施,包括但不限于,第一代(1G)、第二代(2.5G)、第三代(3G)、第四代(4G)通信协议、第五代(5G)蜂窝通信协议、IEEE802.11x等无线局域网协议和/或目前已知或者将来开发的任何其他协议。网络节点110、120和130以及终端设备140和150可以使用任意适当无线通信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多输入多输出(MIMO)、正交频分多址(OFDM)、WiFi、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和/或目前已知或者将来开发的任何其他技术。在图1的通信网络100中,当终端设备140和150同时在它们二者可以共享的上行链路(UL)信道上以基于竞争的方式向网络节点120发起UL传输时,可能会产生冲突。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基于竞争的方式”是指任意终端设备在需要时都可以在相应信道上进行UL传输的传输方式。该信道可以是各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竞争共享的任意适当信道。相应地,终端设备在该信道上所发起的UL传输可以是任意适当UL传输。作为示例,该信道可以是RACH,并且终端设备所进行的UL传输是随机接入请求的传输。在此示例中,如上所述,终端设备140在发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上行链路广播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节点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行链路广播传输的方法,包括:在上行链路信道上发起上行链路广播传输;以及从至少一个网络节点接收针对所述上行链路广播传输的响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行链路广播传输的方法,包括:在上行链路信道上发起上行链路广播传输;以及从至少一个网络节点接收针对所述上行链路广播传输的响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信道被多个终端设备基于竞争而共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广播传输中不包括网络节点的标识。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信道包括随机接入信道,并且其中在所述上行链路信道上发起所述上行链路广播传输包括:在所述随机接入信道上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未使用所述网络节点的标识来加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广播传输中包括对于后续上行链路传输的指示,其中从所述至少一个网络节点接收所述响应包括:从多个网络节点接收所述响应,所述响应包括针对所述后续上行链路广播传输的授权,并且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从所述多个网络节点接收到所述授权,从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选择将要与其通信的网络节点;以及向所选择的网络节点进行所述后续上行链路传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向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未被选择的网络节点发送上行链路传输终止消息。7.一种上行链路广播传输的方法,包括:在上行链路信道上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链路广播传输;以及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上行链路广播传输,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针对所述上行链路广播传输的响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信道被所述终端设备和其他终端设备基于竞争而共享。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广播传输中未包括网络节点的标识。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信道包括随机接入信道,并且其中在所述上行链路信道上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上行链路广播传输包括:在所述随机接入信道上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请求,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未使用所述网络节点的标识来加扰。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广播传输中包括对于后续上行链路传输的指示,并且其中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响应包括针对所述后续上行链路传输的授权。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上行链路传输终止消息。13.一种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发送器,被配置为在上行链路信道上发起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勇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