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节装置,包括:基座、第一伸缩组件、第二伸缩组件及调节组件,基座用于安装于动力外骨骼的腰部支撑结构上;第一伸缩组件从基座的一端部分伸入至所述基座内;第二伸缩组件从基座的另一端部分伸入至基座内;调节组件与第一伸缩组件和第二伸缩组件相联动,调节组件能够带动第一伸缩组件和第二伸缩组件相对基座反向同步移动,以使第一伸缩组件和第二伸缩组件伸出至基座外部的长度同步可调。上述调节装置可通过调节组件实现基座两端的尺寸的对称调节,进而使得动力外骨骼的腰部支撑机构的尺寸能够根据穿戴者的腰围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腰围的穿戴者的实际使用需求,并且可确保穿戴者相对动力外骨骼的腰部支撑结构对称居中定位。
Regul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动力外骨骼亦称为动力装甲,是一种穿戴式行动机器,其可支撑使用者的身体部位并可移动使用者的肢体。现有的动力外骨骼的腰部支撑结构的尺寸不能进行调节,导致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腰围的用户的穿戴。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调节动力外骨骼的腰部支撑机构的尺寸的调节装置。一种调节装置,包括:基座,用于安装于助力外骨骼的腰部支撑结构上;第一伸缩组件,从所述基座的一端部分伸入至所述基座内;第二伸缩组件,从所述基座的另一端部分伸入至所述基座内;及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和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相联动,所述调节组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和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相对所述基座反向同步移动,以使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和所述第二伸缩组件伸出至所述基座外部的长度同步可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齿条,设于所述基座内,并与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的一端连接;第二齿条,设于所述基座内,并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的一端连接;及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从所述基座的一侧伸入至所述基座内,且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相啮合,所述转轴能够相对所述基座绕自身的轴向转动,以通过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的啮合传动带动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在所述基座内反向同步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和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相对所述基座反向同步移动,进而以使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和所述第二伸缩组件伸出至所述基座外部的长度同步可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用于方便施加使所述转轴相对所述基座绕自身的轴向转动的外力的旋钮,所述旋钮套设于所述转轴远离所述齿轮的一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的一侧设有通孔,所述旋钮穿过所述通孔并伸入至所述基座内,且所述旋钮朝向所述齿轮的一侧设有凸柱,所述基座内还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多个插孔,多个所述插孔围绕所述转轴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旋钮能够相对所述转轴及所述基座沿所述转轴的轴向移动,以带动所述凸柱朝靠近或远离所述插孔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凸柱与所述插孔相配合或分离,从而以锁止所述旋钮绕所述转轴的轴向的转动或解除对所述旋钮绕所述转轴的轴向转动的锁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钮内形成有台阶,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套设于所述旋钮内,并固定于所述转轴远离所述齿轮的一端,所述限位件能够与所述台阶相抵持,以限制所述旋钮相对所述转轴及所述基座沿所述转轴的轴向的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的一侧还设有通槽,所述通槽沿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的伸缩方向延伸,所述旋钮的周向上设有卡槽,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抵顶组件,所述抵顶组件包括抵顶件和弹性件,所述抵顶件穿过所述通槽并伸入至所述基座内,所述弹性件弹性抵接在所述抵顶件背离所述卡槽的一端,所述抵顶件能够相对所述通槽朝靠近或远离所述卡槽的方向移动,以与所述卡槽相配合或分离,从而以锁止所述旋钮沿所述转轴的轴向的移动或解除对所述旋钮沿所述转轴的轴向移动的锁止,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抵顶件提供朝靠近所述卡槽的方向移动的回复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顶组件还包括用于方便施加使所述抵顶件相对所述通槽移动的外力的拨动件,所述拨动件设于所述抵顶件外露于所述基座的一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包括:滑块,固定于所述基座内;滑轨,从所述基座的一端部分伸入至所述基座内,并与所述滑块滑动配合;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滑轨相联动;及固定件,设于所述滑轨外露于所述基座的一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块内设有滚珠,所述滚珠用于减小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之间的摩擦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块和所述滑轨成对设置,两个所述滑块间隔设置于所述基座内,两个所述滑轨与两个所述滑块一一对应,所述固定件与两个所述滑轨外露于所述基座的一端连接。上述调节装置,其基座用于安装于助力外骨骼的腰部支撑结构上,由于调节组件能够带动第一伸缩组件和第二伸缩组件相对基座反向同步移动,以使得第一伸缩组件和第二伸缩组件伸出至基座外部的长度同步可调,从而以实现基座两端的尺寸的对称调节,进而使得助力外骨骼的腰部支撑机构的尺寸能够根据穿戴者的腰围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腰围的穿戴者的实际使用需求,并且可确保穿戴者相对助力外骨骼的腰部支撑结构对称居中定位,提升助力外骨骼的腰部支撑结构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实施例中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调节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调节装置的另一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调节装置的又一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调节装置的剖视图;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中的调节装置10包括基座100、第一伸缩组件200、第二伸缩组件300及调节组件400,基座100用于安装于助力外骨骼的腰部支撑结构上;第一伸缩组件200从基座100的一端部分伸入至基座100内;第二伸缩组件300从基座100的另一端部分伸入至基座100内;调节组件400与第一伸缩组件200和第二伸缩组件300相联动,调节组件400能够带动第一伸缩组件200和第二伸缩组件300相对基座100反向同步移动,以使第一伸缩组件200和第二伸缩组件300伸出至基座100外部的长度同步可调。上述调节装置10,其基座100用于安装于助力外骨骼的腰部支撑结构上,由于调节组件400能够带动第一伸缩组件200和第二伸缩组件300相对基座100反向同步移动,以使得第一伸缩组件200和第二伸缩组件300伸出至基座100外部的长度同步可调,从而以实现基座100两端的尺寸的对称调节,进而使得助力外骨骼的腰部支撑机构的尺寸能够根据穿戴者的腰围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腰围的穿戴者的实际使用需求,并且可确保穿戴者相对助力外骨骼的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用于安装于助力外骨骼的腰部支撑结构上;/n第一伸缩组件,从所述基座的一端部分伸入至所述基座内;/n第二伸缩组件,从所述基座的另一端部分伸入至所述基座内;及/n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和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相联动,所述调节组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和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相对所述基座反向同步移动,以使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和所述第二伸缩组件伸出至所述基座外部的长度同步可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用于安装于助力外骨骼的腰部支撑结构上;
第一伸缩组件,从所述基座的一端部分伸入至所述基座内;
第二伸缩组件,从所述基座的另一端部分伸入至所述基座内;及
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和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相联动,所述调节组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和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相对所述基座反向同步移动,以使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和所述第二伸缩组件伸出至所述基座外部的长度同步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第一齿条,设于所述基座内,并与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的一端连接;
第二齿条,设于所述基座内,并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的一端连接;及
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从所述基座的一侧伸入至所述基座内,且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相啮合,所述转轴能够相对所述基座绕自身的轴向转动,以通过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的啮合传动带动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在所述基座内反向同步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和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相对所述基座反向同步移动,进而以使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和所述第二伸缩组件伸出至所述基座外部的长度同步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用于方便施加使所述转轴相对所述基座绕自身的轴向转动的外力的旋钮,所述旋钮套设于所述转轴远离所述齿轮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一侧设有通孔,所述旋钮穿过所述通孔并伸入至所述基座内,且所述旋钮朝向所述齿轮的一侧设有凸柱,所述基座内还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多个插孔,多个所述插孔围绕所述转轴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旋钮能够相对所述转轴及所述基座沿所述转轴的轴向移动,以带动所述凸柱朝靠近或远离所述插孔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凸柱与所述插孔相配合或分离,从而以锁止所述旋钮绕所述转轴的轴向的转动或解除对所述旋钮绕所述转轴的轴向转动的锁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佳林,陈功,叶晶,张旭,贺桂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迈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