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焊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795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焊带,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体、第二段体和第三段体,第一段体用于接合在光伏电池片的正面栅线上,所述第一段体具有用于将入射到光伏焊带表面的光线进行反射的弧面;第二段体对应设置在两相邻光伏电池片之间,在横截面上,所述第二段体成扁平形;第三段体用于接合在相邻光伏电池片的背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针对接合于电池的不同位置设计相应的焊带,第一段体接合于电池正面,形成二次反射,并保持较小宽度,减少焊带对电池片的遮挡,提高光线利用率,提高光伏组件功率;在相邻两电池片之间采用第二段体过渡,由于第二段体的厚度较薄可以减少片间距。

A kind of photovoltaic welding str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焊带
本技术涉及光伏
,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焊带。
技术介绍
目前接合在光伏电池正面与背面的焊带为相同形状,相同尺寸,而现有与背面电池接合的焊带太厚,使得片间距不能进一步减少,否则容易引起电池片碎片或隐裂,而如果整体焊带做薄,为不影响焊带导电性能则焊带必然变宽,这会导致电池正面会有较多遮挡,组件功率将下降;较大的片间距降低了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及光线利用率,同时也浪费了光伏组件的相关辅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光伏焊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焊带,包括至少一个周期的焊带段,单个周期的所述焊带段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体,其用于接合在光伏电池片的正面栅线上,所述第一段体具有用于将入射到光伏焊带表面的光线进行反射的弧面;第二段体,其对应设置在两相邻光伏电池片之间,在横截面上,所述第二段体成扁平形,所述第二段体横截面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段体横截面的最大宽度;第三段体,其用于接合在相邻光伏电池片的背面。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针对接合于电池的不同位置设计相应的焊带,第一段体接合于电池正面,形成二次反射,并保持较小宽度,减少焊带对电池片的遮挡,提高光线利用率,提高光伏组件功率;在相邻两电池片之间采用第二段体过渡,由于第二段体的厚度较薄可以减少片间距。在横截面上,所述第一段体包括第一基体和覆盖于第一基体表面的涂层;所述第二段体包括中间基体和覆盖于中间基体表面的涂层;所述第三段体包括第二基体和覆盖于第二基体表面的涂层。进一步地,在横截面上,第一段体成圆形、半圆形或椭圆形。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光伏焊带第一段体的上部分弧面可以有效地将焊带表面光线向两侧反射重新利用,提升光伏组件功率。进一步地,在横截面上,所述第一段体的轮廓为一段优弧以及连接在优弧两端点之间的弦。进一步地,在横截面上,所述第一段体的轮廓为一段劣弧以及连接在劣弧两端点之间的弦。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弦所对应的平面用于与电池片表面接合,可以确保接合可靠性。进一步地,在横截面上,所述第二段体成矩形或者梯形。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段体横截面矩形或梯形的两侧边具有外凸的圆弧。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第二段体的厚度较薄可以减少片间距。进一步地,在横截面上,所述第三段体成圆形、半圆形或椭圆形。进一步地,在横截面上,所述第三段体的轮廓为一段优弧以及连接在优弧两端点之间的弦。进一步地,在横截面上,所述第三段体的轮廓为一段劣弧以及连接在劣弧两端点之间的弦。进一步地,在横截面上,所述第三段体成矩形或者梯形。进一步地,在横截面上,在所述第三段体横截面矩形或梯形的两侧边具有外凸的圆弧。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在第三段体设置较平的接合平面,可以提高接合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光伏电池片与焊带连接状态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顺着焊带长度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光伏焊带第一段体截面轮廓成圆形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光伏焊带第一段体截面轮廓成椭圆形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光伏焊带第一段体截面轮廓成半圆形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光伏焊带第二段体截面轮廓成矩形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光伏焊带第二段体截面矩形加两侧圆弧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光伏焊带第二段体截面梯形加两侧圆弧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第三段体截面轮廓成圆形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第三段体截面轮廓成椭圆形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第三段体截面轮廓成半圆形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第三段体截面轮廓成矩形加两侧圆弧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第二段体两端设置压痕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的名称:1-光伏焊带;10-第一段体;20-第二段体;201-第一压痕;202-第二压痕;30-第三段体;90-光伏电池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光伏焊带1,包括至少一个周期的焊带段,单个周期的所述焊带段包括:第一段体10,其用于接合在光伏电池片90的正面栅线上,第一段体10具有用于将入射到光伏焊带表面的光线进行反射的弧面;第二段体20,其对应设置在两相邻光伏电池片90之间,在横截面上,第二段体20成扁平形,第二段体20横截面的最大宽度大于第一段体10横截面的最大宽度;第三段体30,其用于接合在相邻光伏电池片90的背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针对接合于电池的不同位置设计相应的焊带,第一段体接合于电池正面,形成二次反射,并保持较小宽度,减少焊带对电池片的遮挡,提高光线利用率,提高光伏组件功率;在相邻两电池片之间采用第二段体过渡,由于第二段体的厚度较薄可以减少片间距。在横截面上,所述第一段体包括第一基体和覆盖于第一基体表面的涂层;所述第二段体包括中间基体和覆盖于中间基体表面的涂层;所述第三段体包括第二基体和覆盖于第二基体表面的涂层。覆盖在基体表面的涂层可以是金属涂层也可以是非金属涂层,还可以在反射面和接合面分别涂覆不同类型的涂层,这样可以针对性提高反射面的反光性、以及接合面的导电性和接合力。本申请焊带与光伏电池片表面接合的方式可以是焊接或者粘接方式。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横截面上,第一段体10成圆形。如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横截面上,第一段体10成椭圆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光伏焊带第一段体的上部分弧面可以有效地将焊带表面光线向两侧反射重新利用,提升光伏组件功率。如图5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横截面上,第一段体10成半圆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弦所对应的平面用于与电池片表面接合,可以确保接合可靠性。如图6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横截面上,第二段体20成矩形。如图7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横截面上,第二段体20矩形的两侧边具有外凸的圆弧。如图8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横截面上,第二段体20成梯形。如图8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焊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周期的焊带段,单个周期的所述焊带段包括依次相连的:/n第一段体,其用于接合在光伏电池片的正面栅线上,所述第一段体具有用于将入射到光伏焊带表面的光线进行反射的弧面;/n第二段体,其对应设置在两相邻光伏电池片之间,在横截面上,所述第二段体成扁平形;/n第三段体,其用于接合在相邻光伏电池片的背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焊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周期的焊带段,单个周期的所述焊带段包括依次相连的:
第一段体,其用于接合在光伏电池片的正面栅线上,所述第一段体具有用于将入射到光伏焊带表面的光线进行反射的弧面;
第二段体,其对应设置在两相邻光伏电池片之间,在横截面上,所述第二段体成扁平形;
第三段体,其用于接合在相邻光伏电池片的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焊带,其特征在于,在横截面上,所述第一段体成圆形、半圆形或椭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焊带,其特征在于,在横截面上,所述第一段体的轮廓为一段优弧以及连接在优弧两端点之间的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焊带,其特征在于,在横截面上,所述第一段体的轮廓为一段劣弧以及连接在劣弧两端点之间的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焊带,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宇邦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