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磁驱动的新型连接解锁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间解锁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电磁驱动的新型连接解锁机构。
技术介绍
有效载荷随运载器发射升空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可靠锁紧以提高在飞行过程中的结构刚度和震动基频,从而克服运载过程中恶劣的力学环境,进入预定轨道后,需在适当的时机进行解锁释放以保证载荷能够正常工作。传统航天器上采用的锁紧释放装置多为火工作动,包括爆炸螺栓、火工螺母、拔销器等,反应迅速、分离推力大,技术已经颇为成熟。然而,火工装置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对卫星的姿态控制和敏感设备造成很大的影响;其次,火工装置爆炸后所释放出的化学气体具有污染性,会对镜头和电子器件等精密器械造成损害;且装置只能使用一次,单机产品可靠性难以验证,同时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针对以上问题研制一种非火工连接解锁机构,此种机构应具有分离冲击小、解锁过程无污染、可重复使用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基于电磁驱动的新型连接解锁机构,大承载、低冲击、可重复使用,实现对有效载荷的锁紧和解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磁驱动的新型连接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承力杆(1)、加载螺母(2)、上连接板(4)、下连接板(3)、两个摆臂(12)、箍紧环(10)、飞轮(7)、电磁铁(16)、限位销(17)、底座(8)和外壳(6);/n所述的外壳(6)固定在上连接板(4)上,所述的底座(8)设置在外壳(6)内,且与所述外壳(6)围成容纳空间,所述的箍紧环(10)和飞轮(7)设置在容纳空间内,且箍紧环(10)的外圈与飞轮(7)通过非自锁螺纹旋合,所述的飞轮(7)通过轴承支撑在底座(8)和外壳(6)上;/n所述的主承力杆(1)一端为螺纹结构,另一端为圆柱段,且在圆柱段上加工有对称的两个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磁驱动的新型连接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承力杆(1)、加载螺母(2)、上连接板(4)、下连接板(3)、两个摆臂(12)、箍紧环(10)、飞轮(7)、电磁铁(16)、限位销(17)、底座(8)和外壳(6);
所述的外壳(6)固定在上连接板(4)上,所述的底座(8)设置在外壳(6)内,且与所述外壳(6)围成容纳空间,所述的箍紧环(10)和飞轮(7)设置在容纳空间内,且箍紧环(10)的外圈与飞轮(7)通过非自锁螺纹旋合,所述的飞轮(7)通过轴承支撑在底座(8)和外壳(6)上;
所述的主承力杆(1)一端为螺纹结构,另一端为圆柱段,且在圆柱段上加工有对称的两个斜面,所述的螺纹结构与加载螺母(2)配合,主承力杆(1)的圆柱段依次穿过下连接板(3)、上连接板(4)、底座(8)和箍紧环(10)通过对称的两个斜面与两个摆臂(12)上的相应的斜面结构配合,两个摆臂(12)的顶端均通过一转轴(13)安装在外壳(6)的上部,两个摆臂(12)关于主承力杆(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两个摆臂(12)的末端也加工有斜面,且与箍紧环(10)内部的斜面配合,旋转加载螺母(2),主承力杆(1)锁紧两个摆臂(12),通过两个摆臂(12)预紧箍紧环(10),从而预紧飞轮(7);
通过一限位销(17)对所述箍紧环(10)周向限位,所述电磁铁(16)固定在外壳(6)上,限位或解锁飞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驱动的新型连接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12)上的斜面结构为设置在摆臂上的凸起结构,且凸起结构的上表面与主承力杆(1)上的斜面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驱动的新型连接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4)上开有锥形孔,在解锁时对所述主承力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飞,岳洪浩,潘雪婷,杨逸斐,邓宗全,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