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涛专利>正文

一种航空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755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航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航空座椅;包括座椅主体和安装在座椅主体底部的安装底座,所述座椅主体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顶部设置有海绵垫,所述顶板底部固连有竖直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座椅主体靠近右侧的位置处能够远离座椅主体的支撑杆,当乘客坐下时,会将顶板下压,顶板将竖直杆下压,竖直杆将挤压板,挤压板将集气框内部的气体通过两个连接管压入到限位管中,进而进入限位管中的气体会推动移动杆移动,两个移动杆同时带动支撑杆移动,支撑杆进而会远离座椅主体,支撑杆延长了座椅主体的支撑面积,能够对坐下后的乘客的大腿底部靠近膝盖处进行支撑,避免了受力不均现象的产生,降低了危险的发生。

An aviation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座椅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航空座椅。
技术介绍
目前,民航客机的乘客座椅的椅座都采用固定结构,即椅座不可翻折,不可回复,不可活动。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调查显示,对于长途飞行的旅客而言,其满意度最低的是越来越拥挤的座椅。研究表明,搭乘长途航班的经济舱乘客更注重飞行中的健康问题,期待拥有更多的活动和伸腿空间。在长途飞行过程中或飞机降落后,乘客更倾向于站起来适当走动以休息下长时间处于伸直或弯曲的双腿,而不可活动不可翻折的椅座成为乘客这种想法实现的巨大障碍,连站立起来都会觉得小腿肚被座椅前沿顶住,长时间的飞行不利于乘客的身体健康。由于现有的航空座椅是为了大众人群设计的,舒适性较好,但是对于身材高大的人群来说,他们的大腿较长,坐下时,在大腿底部靠近膝盖处无法被座椅支撑,在小腿猛然向远离座椅的方向前伸时,会造成大腿骨受力不均,根据杠杆原理,大腿与座椅边缘处为支点,当未受到支撑的部位越长时,大腿骨的危险性就越高,并且由于身材高大的人员在日常的生活中腿部所受到的损耗较大,上述现象发生时更易产生危险,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航空座椅,其对大腿靠近膝盖处进行支撑,降低危险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航空座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航空座椅,包括座椅主体和安装在座椅主体底部的安装底座,所述座椅主体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顶部设置有海绵垫,所述顶板底部固连有竖直杆,所述竖直杆底部固连有挤压板,挤压板外侧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集气框,集气框与挤压板之间连接有弹性件,集气框位于座椅主体内部,且顶板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集气框内壁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相同;所述集气框左侧连接有两个连接管,两个连接管远离集气框的一端均连通有限位管,两个所述限位管分别靠近座椅主体前后侧面,两个限位管内部均连接有移动杆,两个连接杆远离连接管的一端均倾斜向上,且位于座椅外侧,两个移动杆位于座椅外侧的部分固连有同一个支撑杆;工作时,由于现有的航空座椅是为了大众人群设计的,舒适性较好,但是对于身材高大的人群来说,他们的大腿较长,坐下时,在大腿底部靠近膝盖处无法被座椅支撑,在小腿猛然向远离座椅的方向前伸时,会造成大腿骨受力不均,根据杠杆原理,大腿与座椅边缘处为支点,当未受到支撑的部位越长时,大腿骨的危险性就越高,并且由于身材高大的人员在日常的生活中腿部所受到的损耗较大,上述现象发生时更易产生危险;因此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对大腿靠近膝盖处进行支撑,降低危险的发生;具体采取的措施及使用过程如下,通过在座椅主体靠近右侧的位置处能够远离座椅主体的支撑杆,当乘客坐下时,会将顶板下压,顶板将竖直杆下压,竖直杆将挤压板,挤压板将集气框内部的气体通过两个连接管压入到限位管中,进而进入限位管中的气体会推动移动杆移动,两个移动杆同时带动支撑杆移动,支撑杆进而会远离座椅主体,支撑杆延长了座椅主体的支撑面积,能够对坐下后的乘客的大腿底部靠近膝盖处进行支撑,避免了受力不均现象的产生,降低了危险的发生;当人员站立时,弹性件会瞬间复原,进而支撑杆会在限位管内负压的作用下而回到原位,贴紧座椅主体,实现自动伸出、自动收起,防止影响后续乘客进出。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外侧套接有气囊,气囊间隔均布在支撑杆上,且气囊在挤压板无外力时,与座椅主体左侧相互挤压;当有儿童爬上座椅时,或者其他人员腿部磕到支撑杆上时,容易造成皮肤的疼痛,因此在支撑杆上间隔均布有多个支撑杆,在支撑杆靠近座椅主体时,气囊会与座椅主体相互挤压,进而相邻的气囊在压缩时会相互膨胀而靠近,对支撑杆进行包裹,降低了人员受伤的几率,同时当人员坐下而气囊脱离座椅主体时,相邻处的气囊会相互远离,进而能够使相邻气囊间留出一定的空间,使腿部可以放在相邻两个气囊的间隙处,防止气囊对腿部支撑过高。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气囊相对的一面上均设置有多个缓冲杆,缓冲杆有弹性材料制成,且缓冲杆贴紧支撑杆远离座椅主体的位置处;由于身材高大的人群的大腿较粗,为了在坐下时顺利将大腿放在两个气囊之间,因此需要相邻两个气囊不能相隔过近;因此在气囊相对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缓冲杆,在气囊贴紧座椅主体时,缓冲杆能够从气囊内伸出,对儿童进行保护,防止撞击到支撑杆上,同时在气囊远离座椅主体后,缓冲杆能够重新收入到气囊内。优选的,远离所在的气囊的所述缓冲杆的一端固连有磁块,磁块与远离缓冲杆的一端为半球面;缓冲杆在气囊与座椅主体挤压时,相邻的缓冲杆能够在磁块的吸附下快速靠近,使气囊快速与座椅主体贴紧,进而能够降低限位管内部负压拉动移动杆时的阻力,提高移动杆快速收起的速度。优选的,靠近磁块的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的边缘处倒圆角,环形槽的设置,是为了防止人员撞击到磁块时,磁块能够进入到环形槽中,此时,人员不会被磁块的硬力所伤,进一步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优选的,所述顶板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板,且座椅主体中部设置有凹槽,支撑板能够放入到凹槽中;多个支撑板在身材高大的人员使用时,可以放置在凹槽中,多个支撑板也能够相互组合,根据需要叠起多个支撑板塞入到顶板底部,改变顶板下移的距离,进而改变支撑杆远离座椅主体的距离,当无需支撑杆伸出后,可以将多个支撑板分成两组,使两组摞起的支撑板分别支撑在顶板底部,顶板无法再被下压,能够为大众人群所使用,提高了适用人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航空座椅,通过在座椅主体靠近右侧的位置处能够远离座椅主体的支撑杆,当乘客坐下时,会将顶板下压,顶板将竖直杆下压,竖直杆将挤压板,挤压板将集气框内部的气体通过两个连接管压入到限位管中,进而进入限位管中的气体会推动移动杆移动,两个移动杆同时带动支撑杆移动,支撑杆进而会远离座椅主体,支撑杆延长了座椅主体的支撑面积,能够对坐下后的乘客的大腿底部靠近膝盖处进行支撑,避免了受力不均现象的产生,降低了危险的发生。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航空座椅,通过在支撑杆上间隔均布有多个支撑杆,在支撑杆靠近座椅主体时,气囊会与座椅主体相互挤压,进而相邻的气囊在压缩时会相互膨胀而靠近,对支撑杆进行包裹,降低了人员受伤的几率,同时当人员坐下而气囊脱离座椅主体时,相邻处的气囊会相互远离,进而能够使相邻气囊间留出一定的空间,使腿部可以放在相邻两个气囊的间隙处,防止气囊对腿部支撑过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图1的A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主面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顶板受压时的俯视图;图中:座椅主体1、安装底座2、顶板3、竖直杆4、挤压板5、集气框6、弹性件7、连接管8、限位管9、移动杆10、支撑杆11、气囊12、缓冲杆13、磁块14、环形槽15、支撑板16、凹槽17、海绵垫18。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中前、后、左、右、上、下均是基于图3的视图方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空座椅,包括座椅主体(1)和安装在座椅主体(1)底部的安装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主体(1)顶部设置有顶板(3),所述顶板(3)顶部设置有海绵垫(18),所述顶板(3)底部固连有竖直杆(4),所述竖直杆(4)底部固连有挤压板(5),挤压板(5)外侧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集气框(6),集气框(6)与挤压板(5)之间连接有弹性件(7),集气框(6)位于座椅主体(1)内部,且顶板(3)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集气框(6)内壁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相同;所述集气框(6)左侧连接有两个连接管(8),两个连接管(8)远离集气框(6)的一端均连通有限位管(9),两个所述限位管(9)分别靠近座椅主体(1)前后侧面,两个限位管(9)内部均连接有移动杆(10),两个连接杆远离连接管(8)的一端均倾斜向上,且位于座椅外侧,两个移动杆(10)位于座椅外侧的部分固连有同一个支撑杆(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座椅,包括座椅主体(1)和安装在座椅主体(1)底部的安装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主体(1)顶部设置有顶板(3),所述顶板(3)顶部设置有海绵垫(18),所述顶板(3)底部固连有竖直杆(4),所述竖直杆(4)底部固连有挤压板(5),挤压板(5)外侧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集气框(6),集气框(6)与挤压板(5)之间连接有弹性件(7),集气框(6)位于座椅主体(1)内部,且顶板(3)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集气框(6)内壁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相同;所述集气框(6)左侧连接有两个连接管(8),两个连接管(8)远离集气框(6)的一端均连通有限位管(9),两个所述限位管(9)分别靠近座椅主体(1)前后侧面,两个限位管(9)内部均连接有移动杆(10),两个连接杆远离连接管(8)的一端均倾斜向上,且位于座椅外侧,两个移动杆(10)位于座椅外侧的部分固连有同一个支撑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1)外侧套接有气囊(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涛周鹏
申请(专利权)人:孙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