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辅助框的折叠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69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辅助框的折叠床,它包括第一、二床框体、枢接组件及拉起结构;第一、二床框体分别包括装载寝具的第一、二装载框及分别设置于第一、二装载框第一端部的第一、二脚架;枢接组件设置于第一、二装载框相向的第二端部,藉以使第一、二装载框在拉起结构作用下于呈张开状态及第一、二脚架接近而形成倒V字形垂直状态之间选择形成折叠/张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二装载框的第一端部以连接部枢设藉以装载部分寝具并保持水平的辅助框。(*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折叠床,特别是一种具辅助框的折叠床
技术介绍
如图18所示,习知的折叠床1a包括第一床框体1b1、第二床框体1b2及连接于第一、二床框体1b1、1b2第二端部之间的连接件1e构成。第一、二床框体1b1、1b2包括分别装载矩形寝具半体的第一、二装载框1c1、1c2、分别设置于第一、二装载框1c1、1c2第一端部的第一、二脚架1d1、1d2及分别设置于第一、二脚架1d1、1d2底部的脚轮1k。连接件1e底部连设中央脚架1f。使用时,藉由连接件1e使第一、二脚架1d1、1d2的脚轮1k往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折叠,便形成如图19、图20所示的折叠成倒V字形的垂直折叠状态。最近几年来。由于身高较高的使用者剧增,且配合身高而贩卖超过长度为200cm标准型的长度为210cm、220cm的长型寝具,如床垫等。但是,如图18所示,增长型寝具1m使用于标准型的折叠床时,则往往超出其一端侧,导致容易掉落在地上等而影响观瞻,且使用性亦不佳。于是亦可考虑增长第一或二装载框1c1或1c2的纵长方向的长度,以配合增长型的寝具1m。但是,如此一来,于折叠成如图20所示的垂直状态时,将使折叠的高度变高而降低其收藏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增长寝具、确保获得较长床面、减低收藏高度、达小型化的具辅助框的折叠床。本技术包括第一、二床框体、枢接组件及拉起结构;第一、二床框体分别包括装载寝具的第一、二装载框及分别设置于第一、二装载框第一端部的第一、二脚架;枢接组件设置于第一、二装载框相向的第二端部,藉以使第一、二装载框在拉起结构作用下于呈张开状态及第一、二脚架接近而形成倒V字形垂直状态之间选择形成折叠/张开;第一/二装载框的第一端部以连接部枢设藉以装载部分寝具并保持水平的辅助框。其中第一装载框及第二装载框的第一端部皆以连接部枢设藉以装载部分寝具且保持水平的辅助框。辅助框包含略呈矩形开口状以形成位于第一/二装载框第一端部头尾端的外框;连接部包括支持件及阶梯枢销;支持件呈L字形,其系由安装片及自安装片朝辅助框方向延设的支持片构成;阶梯枢销一端形成与支持片上贯穿孔相对应以形成松配合的阶梯部;支持件以安装片固设于第一/二装载框第一端部,辅助框外框头尾端与支持件的支持片外面相对,并以阶梯枢销呈自由摆动形态枢设于第一/二装载框的第一端部,并与第一装载框/第二装载框同高。辅助框外框与连接部之间设有用于使张开状态下辅助框保持水平状态的扣止件;扣止件包括固设于辅助框外框上的扣止件插销及为形成于支持片上端缺口的限制件。连接部与第一/二装载框第一端部连接点较第一/二脚架与第一/二装载框第一端部枢接点接近第一/二装载框纵向中心轴线。第一/二装载框第一端部第一/二脚架形成具有折叠时抵接并使辅助框相对第一/二装载框弯折成V字形及张开时使辅助框形成水平状态的抵接部。辅助框为宽度与第一装载框大约相同、长度较短的板状体;连接部包括固设于第一装载框后框部宽度方向两侧的两支持托架及固设于辅助框宽度方向两侧并以自由摆动枢设于支持托架上的两摆动臂;辅助框于展开状态下可保持水平,形成与装设于第一/二装载框上床垫上面大约相同的高度。支持托架系为短小高度并以下端焊接于第一装载框后框部的直立管材;支持托架上端设有中心线平行第一装载框宽度方向的枢接孔;摆动臂呈冂字形截面,其一端部对称设有具连接孔并夹住支持托架上端部两侧的左、右突出片;摆动臂藉由穿设于其连接孔及支持托架枢接孔内的枢轴枢设于支持托架上端部;摆动臂利用螺丝固设于辅助框上。支持托架系为短小高度的直立管材,其下端设有与后框部上组装孔相对应的组装孔;支持托架藉由穿设于其及后框部组装孔内的螺栓与后框部固接为一体;支持托架上端设有中心线平行第一装载框宽度方向的枢接孔;摆动臂呈冂字形截面,其一端部对称设有具连接孔并夹住支持托架上端部两侧的左、右突出片;摆动臂藉由穿设于其连接孔及支持托架枢接孔内的枢轴枢设于支持托架上端部;摆动臂利用螺丝固设于辅助框上。支持托架上端部形成以枢接孔中心线为中心的圆弧面;摆动臂弯折设有展开时与支持托架侧相抵、折叠过程中与支持托架圆弧面移动的抵接片。由于本技术包括第一、二床框体、枢接组件及拉起结构;第一、二床框体分别包括装载寝具的第一、二装载框及分别设置于第一、二装载框第一端部的第一、二脚架;枢接组件设置于第一、二装载框相向的第二端部,藉以使第一、二装载框在拉起结构作用下于呈张开状态及第一、二脚架接近而形成倒V字形垂直状态之间选择形成折叠/张开;第一/二装载框的第一端部以连接部枢设藉以装载部分寝具并保持水平的辅助框。使用时,藉由辅助框可确保较长的床面,使用时可藉由辅助框承接超出第一/二装载框第一端部的部分寝具,因此,适用于身高较高的使用者使用的增长型寝具,并防止寝具滑落,以提高使用性能。垂直折叠状态下,枢设于第一/二装载框第一端部的辅助框可相对第一/二装载框形成弯折,因此,本技术确实具有可减少收藏高度,且将其折叠成更小型的功效。不仅适用增长寝具、确保获得较长床面,而且减低收藏高度、达小型化,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立体图(张开状态)。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俯视图(张开状态)。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仰视图(张开状态)。图4、为本技术结构示意侧视图(张开状态)。图5、为本技术第一脚架局部结构示意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中央脚架局部结构示意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折叠过程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滑轮安装状态结构示意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穿过补强件弹性件结构示意剖视图。图10、为本技术绳索安装结构示意侧视图。图11、为图2中A部局部放大图。图12、为图11中B部局部放大图。图13、为图12中C-C剖视图。图14、为本技术结构示意侧视图(折叠状态)。图15、为本技术结构示意立体图(设有床叠、张开状态)。图16、为图15中D部局部放大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17、为图15中D部局部放大剖视图。图18、为习知的折叠床结构示意侧视图(张开状态)。图19、为习知的折叠床折叠过程示意图。图20、为习知的折叠床结构示意侧视图(折叠状态)。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技术具辅助框的折叠床1包括第一床框体5A、第二床框体5B、枢接组件8及拉起结构9。第一床框体5A包括装载寝具的第一装载框3A及设置于第一装载框3A第一端部1S1的第一脚架4A。第二床框体5B包括装载寝具的第二装载框3B及设置于第二装载框3B第一端部1S1的第二脚架4B。枢接组件8设置于第一、二装载框3A、3B相向的第二端部1S2。第一、二装载框3A、3B藉由枢接组件8于呈张开状态及第一、二脚架4A、4B接近而形成倒V字形垂直状态之间选择形成折叠、张开。第一、二装载框3A、3B具有相同的纵向长度,其包括由管材制成的略呈矩形的边框21、沿纵向设置于边框21内的补强件21a及横向铺设于边框21及补强件21a上的木床板22。补强件21a系由开口朝下的槽型材构成。如此,于张开状态下,第一、二装载框3A、3B分别可形成装载长度200cm标准型寝具约一半的床面。设置于第一、二装载框3A、3B第一端部1S1的第一、二脚架4A、4B系枢设于第一、二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岛彻
申请(专利权)人:安得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