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侧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643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低压配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低压配电侧控制装置,包括进气装置和用于除去进气装置内湿气的除湿组件,所述除湿组件包括马达、扇叶、半导体制冷片、导流槽和出水管,所述扇叶位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位于所述扇叶的一侧,所述导流槽位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下方,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导流槽的一侧;当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和所述马达接通电源时,所述马达的输出轴带动所述扇叶高速旋转,使得所述箱体内含有潮湿的空气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接触,从而将气体变为液体,接着利用重力势能的作用,使得液体通过所述导流槽流入到所述出水管中,从而通过本装置可以大幅度的减少所述箱体内的潮湿。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side contro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压配电侧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低压配电
,尤其涉及低压配电侧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低压配电控制装置面向于低压配电用户,用于治理三相电流不平衡、电压偏低和补偿无功,使得通过电流的治理,优化电能质量,其中三相电流补偿是通过外接电流互感器实时检测系统电流,并将系统电流信息发送给内部控制器进行处理分析,以判断系统是否处于不平衡状态,同时计算出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相所需转换的电流值,然后将信号发送给内部IGBT并驱动其动作,将不平衡电流从电流大的相转移到电流小的相,最后达到三相平衡状态,而这种操作过程往往对配电柜有很大的要求。现有的配电柜都是放置在阴凉环境下使用,而这种环境下的空气,往往含有很大的水份,若这种空气流入到配电柜中,容易造成配电系统故障,另一方面地面的潮湿也会进入配电柜中,从而影响配电系统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低压配电侧控制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配电柜都是放置在阴凉环境下使用,而这种环境下的空气,往往含有很大的水份,若这种空气流入到配电柜中,容易造成配电系统故障,另一方面地面的潮湿也会进入配电柜中,从而影响配电系统的使用。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低压配电侧控制装置,包括进气装置和用于除去进气装置内湿气的除湿组件,所述进气装置包括箱体、箱门、气泵、过滤箱和进气管,所述箱门位于所述箱体的前表面,且所述箱门和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气泵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气泵对称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并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镶嵌在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过滤箱的上表面,且所述气泵的出气口和所述过滤箱通过所述进气管相连通,所述过滤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气管;所述除湿组件包括活性碳层、马达、扇叶、半导体制冷片、导流槽和出水管,所述活性碳层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并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马达位于所述活性碳层的下方,并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扇叶位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并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位于所述扇叶的一侧,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和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槽位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下方,且所述导流槽和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导流槽的一侧,并与所述箱体连通,所述箱体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相接触的位置均匀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活性碳层由活性炭颗粒组成。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包括过滤箱体、滤网、布袋和吸湿棉,所述滤网位于所述过滤箱体内部,并与所述过滤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布袋位于所述滤网的底部,并与所述过滤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吸湿棉位于所述布袋的底部,并与所述布袋缝合连接;所述布袋内部设置有石灰。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二出气管贯穿所述箱体的一侧,并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出气管远离与所述箱体连接的一端镶嵌有球阀。优选的,所述进气装置还包括压力表,所述压力表远离所述箱体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一侧,且所述压力表和所述箱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气泵包括壳体、活塞、活塞杆、连杆、转盘和转轴,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活塞的下表面上,且所述活塞杆和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连杆位于所述活塞杆的底部,且所述连杆的一端和所述活塞杆铰接,所述转盘位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上,并与所述连杆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所述转盘的中心,并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并与外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出气阀,所述壳体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气阀。优选的,所述球阀包括外壳、限位球和把手,所述限位球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把手贯穿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并与所述限位球固定连接,所述把手和所述外壳螺接,所述限位球的前表面开设有进气口。优选的,所述进气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两组所述气泵之间,且所述支撑件和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的上表面设置有挡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气泵和所述过滤箱,当外部电机启动时,所述转盘转动,使得所述连杆带动所述活塞向下运动,从而使外部空气进入到所述壳体中,当所述活塞向上运动时,将进入的空气挤压为高压气体并传入到所述过滤箱中,在通过所述布袋和所述吸湿棉吸收空气的水分子,使得进入所述箱体内的空气,为干燥空气;通过设置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和所述马达,当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和所述马达接通电源时,所述马达的输出轴带动所述扇叶高速旋转,使得所述箱体内含有潮湿的空气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接触,从而将气体变为液体,接着利用重力势能的作用,使得液体通过所述导流槽流入到所述出水管中,从而通过本装置可以大幅度的减少所述箱体内的潮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过滤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气泵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球阀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气装置、11-箱体、111-散热孔、12-箱门、13-气泵、131-壳体、132-活塞、133-活塞杆、134-连杆、135-转盘、136-转轴、137-出气阀、138-进气阀、14-过滤箱、141-过滤箱体、142-滤网、143-布袋、144-吸湿棉、15-进气管、16-第一出气管、17-压力表、18-支撑件、19-挡板、2-除湿组件、21-活性碳层、22-马达、23-扇叶、24-半导体制冷片、25-导流槽、26-出水管、27-第二出水管、28-球阀、281-外壳、282-限位球、283-把手、284-进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5,低压配电侧控制装置,包括进气装置1和用于除去进气装置1内湿气的除湿组件2,进气装置1包括箱体11、箱门12、气泵13、过滤箱14和进气管15,箱门12位于箱体11的前表面,且箱门12和箱体11转动连接,气泵13设置有两组,两组气泵13对称设置在箱体11的上表面,并与箱体11固定连接,过滤箱14镶嵌在箱体11的顶部,进气管15位于过滤箱14的上表面,且气泵13的出气口和过滤箱14通过进气管15相连通,过滤箱1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气管16;除湿组件2包括活性碳层21、马达22、扇叶23、半导体制冷片24、导流槽25和出水管26,活性碳层21位于箱体11的内部,并与箱体11固定连接,马达22位于活性碳层21的下方,并与箱体11固定连接,扇叶23位于马达22的输出轴上,并与马达2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半导体制冷片24位于扇叶23的一侧,且半导体制冷片24和箱体11固定连接,导流槽25位于半导体制冷片24的下方,且导流槽25和箱体11固定连接,出水管26位于导流槽25的一侧,并与箱体11连通,箱体11与半导体制冷片24相接触的位置均匀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11,活性碳层21由活性炭颗粒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22的型号为RF-300C,箱体1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低压配电侧控制装置,包括进气装置(1)和用于除去进气装置(1)内湿气的除湿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装置(1)包括箱体(11)、箱门(12)、气泵(13)、过滤箱(14)和进气管(15),所述箱门(12)位于所述箱体(11)的前表面,且所述箱门(12)和所述箱体(11)转动连接,所述气泵(13)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气泵(13)对称设置在所述箱体(11)的上表面,并与所述箱体(11)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14)镶嵌在所述箱体(11)的顶部,所述进气管(15)位于所述过滤箱(14)的上表面,且所述气泵(13)的出气口和所述过滤箱(14)通过所述进气管(15)相连通,所述过滤箱(1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气管(16);/n所述除湿组件(2)包括活性碳层(21)、马达(22)、扇叶(23)、半导体制冷片(24)、导流槽(25)和出水管(26),所述活性碳层(21)位于所述箱体(11)的内部,并与所述箱体(11)固定连接,所述马达(22)位于所述活性碳层(21)的下方,并与所述箱体(11)固定连接,所述扇叶(23)位于所述马达(22)的输出轴上,并与所述马达(2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4)位于所述扇叶(23)的一侧,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4)和所述箱体(11)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槽(25)位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4)的下方,且所述导流槽(25)和所述箱体(11)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26)位于所述导流槽(25)的一侧,并与所述箱体(11)连通,所述箱体(11)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4)相接触的位置均匀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11),所述活性碳层(21)由活性炭颗粒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低压配电侧控制装置,包括进气装置(1)和用于除去进气装置(1)内湿气的除湿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装置(1)包括箱体(11)、箱门(12)、气泵(13)、过滤箱(14)和进气管(15),所述箱门(12)位于所述箱体(11)的前表面,且所述箱门(12)和所述箱体(11)转动连接,所述气泵(13)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气泵(13)对称设置在所述箱体(11)的上表面,并与所述箱体(11)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14)镶嵌在所述箱体(11)的顶部,所述进气管(15)位于所述过滤箱(14)的上表面,且所述气泵(13)的出气口和所述过滤箱(14)通过所述进气管(15)相连通,所述过滤箱(1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气管(16);
所述除湿组件(2)包括活性碳层(21)、马达(22)、扇叶(23)、半导体制冷片(24)、导流槽(25)和出水管(26),所述活性碳层(21)位于所述箱体(11)的内部,并与所述箱体(11)固定连接,所述马达(22)位于所述活性碳层(21)的下方,并与所述箱体(11)固定连接,所述扇叶(23)位于所述马达(22)的输出轴上,并与所述马达(2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4)位于所述扇叶(23)的一侧,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4)和所述箱体(11)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槽(25)位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4)的下方,且所述导流槽(25)和所述箱体(11)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26)位于所述导流槽(25)的一侧,并与所述箱体(11)连通,所述箱体(11)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4)相接触的位置均匀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11),所述活性碳层(21)由活性炭颗粒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4)包括过滤箱体(141)、滤网(142)、布袋(143)和吸湿棉(144),所述滤网(142)位于所述过滤箱体(141)内部,并与所述过滤箱体(141)固定连接,所述布袋(143)位于所述滤网(142)的底部,并与所述过滤箱体(141)固定连接,所述吸湿棉(144)位于所述布袋(143)的底部,并与所述布袋(143)缝合连接;
所述布袋(143)内部设置有石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侧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琨景锐张晓鹏卫宁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山西中博新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