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立式双端面磨床的磨削动力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6213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立式双端面磨床的磨削动力头,属于磨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前端盖、后端盖、动力头主轴和磨削砂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带轮、旋转接头、第一隔套、第二隔套和第三隔套,动力头主轴前端与箱体之间设置有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位于第一隔套和第二隔套之间,所述动力头主轴后端与箱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双列圆柱滚子轴承,所述第一双列圆柱滚子轴承位于第三隔套和后端盖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承载能力、刚性和转速之间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提供足够的轴向径向承载力,保障磨削质量,提高了磨削精度。

A grinding power head for vertical double face gr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立式双端面磨床的磨削动力头
本技术涉及到磨削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立式双端面磨床的磨削动力头。
技术介绍
磨削动力头主要用于空调压缩机内部气缸、活塞、轴承法兰等的两面或单面磨削加工,该类零件特点为两端面厚度较小,平面度要求较高。目前多数磨削动力头的主轴结构由四列角接触球轴承构成,使用两两并列组合,整体背对背组合。空调压缩机内部零件,如:气缸、活塞、轴承法兰等的端面磨削加工方式中必须使用双端面磨床或单端面磨床,无论是双端面磨床,还是单端面磨床,磨削动力头均是其关键部件。采用四列角接触球轴承构成的动力头主轴虽然速度高,但轴向径向承载力不足,限制了端面磨削效果的发挥。从长期的实际应用中累积的经验数据可以看出它的不足与缺点是很明显的。主要表现在:加工范围偏小,加工规格参数难以提升;适用于高速径向磨削,端面不能承受较大负荷;精度稳定性较差,平面度只能达到0.01mm以上。如公开号为CN207448182U,公开日为2018年06月05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单晶硅棒滚磨设备的多功能动力磨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立式双端面磨床的磨削动力头,包括箱体(1)、前端盖(2)、后端盖(3)、设置在箱体(1)内的动力头主轴(4)和与动力头主轴(4)前端连接的磨削砂轮(5),前端盖(2)与箱体(1)前端连接,后端盖(3)与箱体(1)后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带轮(6)、与动力头主轴(4)连接的旋转接头(7)、套在动力头主轴(4)上的第一隔套(8)、第二隔套(9)和第三隔套(10),所述驱动带轮(6)安装在动力头主轴(4)后端,所述动力头主轴(4)前端与箱体(1)之间设置有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11),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11)的外圈与箱体(1)的内壁接触,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11)的内圈与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立式双端面磨床的磨削动力头,包括箱体(1)、前端盖(2)、后端盖(3)、设置在箱体(1)内的动力头主轴(4)和与动力头主轴(4)前端连接的磨削砂轮(5),前端盖(2)与箱体(1)前端连接,后端盖(3)与箱体(1)后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带轮(6)、与动力头主轴(4)连接的旋转接头(7)、套在动力头主轴(4)上的第一隔套(8)、第二隔套(9)和第三隔套(10),所述驱动带轮(6)安装在动力头主轴(4)后端,所述动力头主轴(4)前端与箱体(1)之间设置有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11),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11)的外圈与箱体(1)的内壁接触,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11)的内圈与动力头主轴(4)接触,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11)位于第一隔套(8)和第二隔套(9)之间,所述动力头主轴(4)后端与箱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双列圆柱滚子轴承(12),第一双列圆柱滚子轴承(12)的外圈与箱体(1)的内壁接触,第一双列圆柱滚子轴承(12)的内圈与动力头主轴(4)接触,所述第一双列圆柱滚子轴承(12)位于第三隔套(10)和后端盖(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立式双端面磨床的磨削动力头,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祥泉黄建明罗国宁管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