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悬臂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581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悬臂磨床,其结构包括悬臂夹取组件、砂轮修整组件、自动进给组件、进料输送链、磨削组件、退料器、出料槽、底架和控制系统;磨削组件由磨削电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同步带、驱动轴和砂轮组成,磨削电机底座与底架固定连接,主动带轮套设于磨削电机输出轴,驱动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底架,其两端分别套设有从动带轮和砂轮;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全自动悬臂磨床,能够取消人工装夹的工序,大大提高设备的精准度及产品质量;操作简化,可实现一人多机操作,降低人工成本;最大限度减少工人与机台运动部件的直接接触,大大减少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A fully automatic cantilever gr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悬臂磨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悬臂磨床。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磨床的上料加工的方式都是将未加工的毛坯料输送到指定的位置,通过人工进行上料夹持和下料工序。这样的模式存在三大缺点,一、人工上料会因人为因素而降低工件放置位置的精准度;二、一台机台需要多人协作才能进行工作,产能低;三、过多的人工操作以及工人与机台运动部件的直接接触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这些缺点在如今飞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下都是急需克服或改善的,这样就需要一种能自动上下料及加工的全自动磨床来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悬臂磨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悬臂磨床,其结构包括悬臂夹取组件、砂轮修整组件、自动进给组件、进料输送链、磨削组件、退料器、出料槽、底架和控制系统;所述磨削组件由磨削电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同步带、驱动轴和砂轮组成,所述磨削电机底座通过螺纹与底架固定连接,所述主动带轮套设于磨削电机输出轴上并通过键连接,所述驱动轴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底架上,其两端分别套设有从动带轮和砂轮;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悬臂夹取组件由夹取臂、升降伺服电机、升降减速机、升降模组、悬臂模组、悬臂座、活动座、手轮、调节螺杆、行走伺服电机和行走减速机组成;所述升降伺服电机与升降减速机之间串联,并固定安装于升降模组顶部;所述夹取臂固定于升降模组前端,并由升降伺服电机驱动其在升降模组上进行上下运动;所述行走伺服电机和行走减速机之间串联,并固定安装于悬臂模组右端;所述升降模组固定于悬臂模组前端,并由行走伺服电机驱动其在悬臂模组上进行左右运动;所述悬臂模组通过螺栓与活动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座底部还固设有一活动块;所述悬臂座内侧顶部还固设有一固定座;所述调节螺杆头部与手轮固定连接,其尾部穿过固定座上的通孔并与活动座上的螺纹孔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夹取臂由自上而下设置的夹臂、夹爪气缸和夹爪组成;所述夹爪气缸缸体尾部与夹臂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夹爪气缸的气动手指与夹爪相连接,并驱动夹爪的开合。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模组由升降直线导轨、升降直线滑块、升降同步轮、升降同步带组成;所述升降直线滑块套合在升降直线导轨上并能在其上做上下直线滑动;所述夹取臂顶部固定于升降直线滑块上;所述升降伺服电机通过升降减速机驱动升降同步轮转动,进而通过升降同步带带动升降直线滑块在升降直线导轨上滑动。进一步的,所述悬臂模组由行走直线导轨、行走直线滑块、行走同步轮、行走同步带组成;所述行走直线滑块套合在行走直线导轨上并能在其上做左右直线滑动;所述升降模组中部固定于行走直线滑块上;所述行走伺服电机通过行走减速机驱动行走同步轮转动,进而通过行走同步带带动行走直线滑块在行走直线导轨上滑动。进一步的,所述砂轮修整组件由底拖板、中拖板、交叉导轨、修整伺服电机、修整减速机、滑套和滚珠丝杆组成;所述底拖板固定连接于底架上;所述交叉导轨与底拖板及中拖板套合,所述底拖板与交叉导轨之间能相对左右滑动;所述中拖板与交叉导轨之间能相对前后滑动;所述修整伺服电机与修整减速机之间串联,并驱动滚珠丝杆以推动滑套进退。进一步的,所述自动进给组件由导轮挂板、导轮座、进给滚珠丝杆、进给伺服电机和进给减速机组成;所述进给伺服电机与进给减速机串联,并通过驱动进给滚珠丝杆来进一步推动工件进给。进一步的,所述进料输送链由机架、链托、链轮、链条、料槽、边撑、支架、销钉、滑轮、滑台、固定支座、输送减速电机、感应板和定位板组成;所述链轮分别设置于机架内侧,其上套设有链条;所述料槽均布于链条外周;所述边撑固定于机架外侧,所述机架两侧的边撑之间通过固定于其底部的支架相连接;所述支架下方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固定支座通过螺栓固定于底架上;所述固定支座共同支撑连接有一滑台;所述滑轮卡设于滑台两侧边;所述链托固定安装机架内侧壁,并拖住链条上边;所述输送减速电机固定于机架上,其输出轴与链轮套合;所述感应板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定位板固定于机架前端用于承接待加工件。进一步的,所述退料器由退料气缸和推杆组成;所述推杆与退料气缸的活塞杆头部连接。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全自动悬臂磨床,取消人工装夹的工序,大大提高设备的精准度及产品质量;操作简化,可实现一人多机操作,降低人工成本;最大限度减少工人与机台运动部件的直接接触,大大减少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全自动悬臂磨床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全自动悬臂磨床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全自动悬臂磨床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全自动悬臂磨床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全自动悬臂磨床的工件抓取转移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全自动悬臂磨床的送料抓取组件的示意图。图中:111.夹臂112.夹爪气缸113.夹爪12a.升降伺服电机12b.升降减速机131.升降直线导轨132.升降直线滑块141.行走直线导轨142.行走直线滑块15a.悬臂座15b.固定座16a.活动座16b.活动块17.手轮18.调节螺杆19a.行走伺服电机19b.行走减速机21.底拖板22.中拖板23.修整伺服电机24.修整减速机31.导轮挂板32.导轮座33.进给伺服电机34.进给减速机41.机架42.链托43.链轮44.链条45.料槽46a.边撑46b.支撑46c.销钉46d.滑轮47.滑台48.固定支座49.输送减速电机410.感应板411.定位板51.磨削电机52.砂轮61.退料气缸62.推杆7.出料槽8.底架9.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悬臂磨床,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悬臂夹取组件、砂轮修整组件、自动进给组件、进料输送链、磨削组件、退料器、出料槽(7)、底架(8)和控制系统(9);所述磨削组件由磨削电机(51)、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同步带、驱动轴和砂轮(52)组成,所述磨削电机(51)底座通过螺纹与底架(8)固定连接,所述主动带轮套设于磨削电机(51)输出轴上并通过键连接,所述驱动轴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底架(8)上,其两端分别套设有从动带轮和砂轮(52);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悬臂磨床,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悬臂夹取组件、砂轮修整组件、自动进给组件、进料输送链、磨削组件、退料器、出料槽(7)、底架(8)和控制系统(9);所述磨削组件由磨削电机(51)、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同步带、驱动轴和砂轮(52)组成,所述磨削电机(51)底座通过螺纹与底架(8)固定连接,所述主动带轮套设于磨削电机(51)输出轴上并通过键连接,所述驱动轴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底架(8)上,其两端分别套设有从动带轮和砂轮(52);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悬臂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夹取组件由夹取臂、升降伺服电机(12a)、升降减速机(12b)、升降模组、悬臂模组、悬臂座(15a)、活动座(16a)、手轮(17)、调节螺杆(18)、行走伺服电机(19a)和行走减速机(19b)组成;所述升降伺服电机(12a)与升降减速机(12b)之间串联,并固定安装于升降模组顶部;所述夹取臂固定于升降模组前端,并由升降伺服电机(12a)驱动其在升降模组上进行上下运动;所述行走伺服电机(19a)和行走减速机(19b)之间串联,并固定安装于悬臂模组右端;所述升降模组固定于悬臂模组前端,并由行走伺服电机(19a)驱动其在悬臂模组上进行左右运动;所述悬臂模组通过螺栓与活动座(16a)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座(16a)底部还固设有一活动块(16b);所述悬臂座(15a)内侧顶部还固设有一固定座(15b);所述调节螺杆(18)头部与手轮(17)固定连接,其尾部穿过固定座(15b)上的通孔并与活动座(16a)上的螺纹孔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悬臂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臂由自上而下设置的夹臂(111)、夹爪气缸(112)和夹爪(113)组成;所述夹爪气缸(112)缸体尾部与夹臂(111)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夹爪气缸(112)的气动手指与夹爪(113)相连接,并驱动夹爪(113)的开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悬臂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模组由升降直线导轨(131)、升降直线滑块(132)、升降同步轮、升降同步带组成;所述升降直线滑块(132)套合在升降直线导轨(131)上并能在其上做上下直线滑动;所述夹取臂顶部固定于升降直线滑块(132)上;所述升降伺服电机(12a)通过升降减速机(12b)驱动升降同步轮转动,进而通过升降同步带带动升降直线滑块(132)在升降直线导轨(131)上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悬臂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模组由行走直线导轨(141)、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阳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