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列车及其进出无网区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8571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流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列车及其进出无网区方法,所述并联直流电源系统包括多个完全相同的储能单元,多个储能单元的DC‑DC变流器的输出并联;所述储能单元包括:超级电容;DC‑DC变流器,与超级电容的输出连接;电流检测装置,分别与超级电容和DC‑DC变流器的输出连接;电压检测装置,与DC‑DC变流器的输出连接;下垂控制模块,分别与电流检测装置和电压检测装置连接,用于通过控制输出电压对DC‑DC变流器进行下垂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无互连线的直流电源并联均流的问题,并且能够抑制环流,保证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性,减小对有轨电车高压接触器和超级电容系统受到的电流冲击,提高受电弓使用寿命。

DC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its control method, train and its access to non grid area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流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列车及其进出无网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
,涉及有轨电车供电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有轨电车并联直流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轨电车及其进出无网区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有轨电车因环保性以及噪音小的特点得到大力推广,但是有轨电车在经过路口时其供电线路横跨路口会导致安全问题,并且对城市景观造成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过路口时利用超级电容作为有轨电车供电的方案被提出来,但是超级电容放电过程中电压下降明显,为维持车辆供电的稳定,需要在超级电容后端加入DC-DC变换器来稳压,进而超级电容和DC-DC变换器就组成了一个供电模块。目前普遍采用的拓扑结构是在牵引变流器中增加一组DC-DC变换桥臂来实现对超级电容的充放电功能,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体积,但需要对牵引系统的整体进行改造,存在无法对已有有轨电车进行改造等问题。考虑到有轨电车的空间尺寸以及承重能力,这种供电模块不能集中安装,需要分布于车顶安装多个并联使用,而在并联使用的过程中若采用主从控制的方式,需要在各个模块之间通过通信进行连接,这样就导致了系统复杂性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轨电车并联直流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完全相同的储能单元,多个储能单元的输出并联;所述储能单元包括:/n超级电容;/nDC-DC变流器,与所述超级电容的输出连接;/n电流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超级电容和所述DC-DC变流器的输出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超级电容的输出电流和所述DC-DC变流器的输出电流;/n电压检测装置,与所述DC-DC变流器的输出连接,用于检测所述DC-DC变流器的输出电压;/n下垂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流检测装置和所述电压检测装置连接,用于根据电流检测装置检测的输出电流和电压检测装置检测的输出电压,通过控制输出电压对所述DC-DC变流器进行下垂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轨电车并联直流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完全相同的储能单元,多个储能单元的输出并联;所述储能单元包括:
超级电容;
DC-DC变流器,与所述超级电容的输出连接;
电流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超级电容和所述DC-DC变流器的输出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超级电容的输出电流和所述DC-DC变流器的输出电流;
电压检测装置,与所述DC-DC变流器的输出连接,用于检测所述DC-DC变流器的输出电压;
下垂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流检测装置和所述电压检测装置连接,用于根据电流检测装置检测的输出电流和电压检测装置检测的输出电压,通过控制输出电压对所述DC-DC变流器进行下垂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有轨电车并联直流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单元还包括预充电电路,所述预充电路连接于所述超级电容与所述DC-DC变流器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轨电车并联直流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单元还包括主控板,所述下垂控制模块设于所述主控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轨电车并联直流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单元还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电抗器L2和接触器KM3,所述第二电抗器L2与所述DC-DC变流器的输出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轨电车并联直流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变流器为由两个并联有二极管的IGBT串联后与支撑电容C1及第一电抗器L1串联组成的双向DC-DC变流器,所述第一电抗器L1一端连接预充电电路,另一端连接于第一IGBT和第二IGBT之间,所述第二电抗器L2与所述支撑电容C1的输出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轨电车并联直流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单元还包括箱体,超级电容、DC-DC变流器、电流检测装置、电压检测装置、预充电电路、主控板、第一电抗器L1、第二电抗器L2以及接触器K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国张羽史春玉马晓霆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