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轴承内圈滚道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5645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轴承内圈滚道磨床,包括床身、安装平台、第一主轴、测量装置、第二主轴、X向移动平台、电磁无心夹具、电火花砂轮整形装置、电火花电极修型装置和上下料装置,所述的床身上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水平的安装平台,安装平台上面X轴向一侧设置有X向平行导轨,所述的第一主轴、第二主轴、电火花电极修型装置从左到右依次水平设置在安装平台X轴向的另一侧,上下料装置设置在安装平台左端,所述测量装置设置在第一主轴与第二主轴之间,电火花电极修型装置设置在第二主轴右侧;所述的第一主轴、第二主轴上均设置有在线电解修锐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轴承套圈的半精磨和精磨在一次装夹的情况下完成。

A new type of bearing inner race grin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轴承内圈滚道磨床
本技术涉及轴承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新型轴承内圈滚道磨床。
技术介绍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在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尤其是一些重要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对轴承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更换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必要手段,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出于对设备整机性能的保证,甚至要求定期对设备上的同一型号的轴承全部更换,这就要求对这些轴承的使用寿命有一个较为合理的预测,而对整批轴承的使用寿命进行预测时,整个批次的同型轴承之间,各项指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才能保证预测结果的合理有效。在轴承内圈的磨削加工中,内圈滚道的半精磨和精磨加工对保证内圈滚道的一致性有着决定性作用。现有的内圈滚道磨床,包括数控内圈滚道磨床,基本都采用单一主轴的加工方式,在对轴承套圈批次加工时,一台机床对应某一固定的工序,半精磨和精磨是分开的,这样加工效率高;但反映到轴承内圈滚道的一致性时,由于不同的机床之间存在装夹误差和磨头尺寸外形之间的误差,即使加工出的合格产品之间,也必然存在一些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轴承内圈滚道磨床,包括床身(1)、安装平台(2)、第一主轴(3)、测量装置(4)、第二主轴(5)、X向移动平台(6)、电磁无心夹具(7)、电火花砂轮整形装置(8)、电火花电极修型装置(9)和上下料装置(10),所述的床身(1)上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水平的安装平台(2),安装平台(2)上面X轴向一侧设置有X向平行导轨(601),X向平行导轨(601)之间设置有X向丝杠螺母副(602),所述的X向移动平台(6)设置在X向平行导轨(601)上并在X向平行导轨(601)上运行,X向移动平台(6)的下部与X向丝杠螺母副(602)的螺母连接板固连,其特征是:所述的X向移动平台(6)上分别设置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轴承内圈滚道磨床,包括床身(1)、安装平台(2)、第一主轴(3)、测量装置(4)、第二主轴(5)、X向移动平台(6)、电磁无心夹具(7)、电火花砂轮整形装置(8)、电火花电极修型装置(9)和上下料装置(10),所述的床身(1)上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水平的安装平台(2),安装平台(2)上面X轴向一侧设置有X向平行导轨(601),X向平行导轨(601)之间设置有X向丝杠螺母副(602),所述的X向移动平台(6)设置在X向平行导轨(601)上并在X向平行导轨(601)上运行,X向移动平台(6)的下部与X向丝杠螺母副(602)的螺母连接板固连,其特征是:所述的X向移动平台(6)上分别设置有第一Y向移动机构(604)和第二Y向移动机构(605),第一Y向移动机构(604)、第二Y向移动机构(605)上分别设置有Y向拖板,电磁无心夹具(7)通过第一Y向移动机构(604)设置在X向移动平台(6)上部左侧,电火花砂轮整形装置(8)通过第二Y向移动机构(605)设置在X向移动平台(6)上部右侧,用以驱动X向丝杠转动的电机(603)设置在X向丝杠一端的安装平台(2)上,所述的第一主轴(3)、第二主轴(5)、电火花电极修型装置(9)从左到右依次水平设置在安装平台(2)X轴向的另一侧,上下料装置(10)设置在安装平台(2)左端,所述测量装置(4)设置在第一主轴(3)与第二主轴(5)之间,电火花电极修型装置(9)设置在第二主轴(5)右侧;所述的第一主轴(3)、第二主轴(5)均由砂轮电主轴(501)、主轴座(502)、砂轮轴(503)、绝缘联轴器(504)、轴箱(505)构成,其中砂轮电主轴(501)通过主轴座(502)固定安装在安装平台(2)上,与砂轮电主轴(501)同轴的砂轮轴(503)穿设在轴箱(505)内,轴箱505通过绝缘板设置在安装平台(2)上方,所述砂轮轴(503)的一端通过绝缘联轴器(504)与砂轮电主轴(501)的输出端绝缘且固连,砂轮轴(503)的另一端安装有砂轮(506),所述砂轮(506)为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所述砂轮(506)与高频脉冲电源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的第一主轴(3)、第二主轴(5)的砂轮轴(503)轴线平行且等高;
所述的第一主轴(3)、第二主轴(5)上均设置有在线电解修锐装置(11),所述的在线电解修锐装置(11)包括X轴移动机构、绝缘支架(1102)、电解负电极(1103)和电解喷头(1104),所述X轴移动机构由安装座(1111)、导轨(1112)、直线电机(1113)和移动板(1114)构成,安装座(1111)固定设置在轴箱(505)的上端,安装座(1111)上面一端设置有直线电机(1113),另一端设置有导轨(1112),所述移动板(1114)由直线电机(1113)驱动并在导轨(1112)上运行,所述绝缘支架(1102)上端与移动板(1114)固连,下端设置有电解负电极(1103),所述电解负电极(1103)整体为紫铜制成的弧形板,电解负电极(1103)同轴设置在砂轮轴(503)的一侧并与高频脉冲电源的负极相连,所述用于喷洒电解液的电解喷头(1104)穿设在绝缘支架(1102)下端,电解喷头(1104)的出口位于电解负电极(1103)与砂轮(50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轴承内圈滚道磨床,其特征是:所述的电火花砂轮整形装置(8)包括电火花负电极(801)、电极电主轴(802)、电火花喷头(803),所述的电极电主轴(802)通过固定支座(804)安装在第二Y向移动机构(605)的拖板上,紫铜制成的电火花负电极(801)安装在电极电主轴(802)的输出端,电火花负电极(801)与脉冲电源的负极相连接,用以喷洒电火花电解液的电火花喷头(803)固定设置在电火花负电极(801)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轴承内圈滚道磨床,其特征是:所述的测量装置(4)包括Z向位移机构、Z向托板(402)、光栅尺(403)、测量支架(404)和测量头(405),所述Z向位移机构由立臂(411)、Z向平行导轨(412)、丝杠螺母副(413)和驱动电机(414)构成,立臂(411)一侧面设置有Z向平行导轨(412),丝杠螺母副(413)设置在Z向平行导轨(412)之间,驱动电机(414)设置在立臂(411)顶端并通过减速机构与丝杠螺母副(413)的丝杠连接,所述Z向托板(402)与丝杠螺母副(413)的螺母连接板固连并在Z向平行导轨(412)上运行,所述测量头(405)设置在测量支架(404)上,测量支架(404)固连在Z向托板(402)上并位于立臂(411)朝向X向移动平台(6)的一侧,光栅尺(403)的标尺光栅固定设置在立臂(411)另一侧,光栅尺(403)的光栅读数头通过连接板与Z向托板(402)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轴承内圈滚道磨床,其特征是:所述的电磁无心夹具(7)通过可水平调整角度的夹具座(701)设置在第一Y向移动机构(604)的拖板上,用以驱动无心夹具旋转的电机通过电机座设置在夹具座(701)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轴承内圈滚道磨床,其特征是:所述的电火花电极修型装置(9)由底座(901)、刀架座(902)、刀架(903)和车刀(904)构成,所述底座(901)设置在第二主轴(5)的右侧,其下端与安装平台(2)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三明张宏张永振贺甜甜刘建岳赟傅丽华郑晓猛张镝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市铁木肯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