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掺杂碳包覆鳞片状氧化钛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585489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氮掺杂碳包覆鳞片状氧化钛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涉及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其制备方法为将钛源与溶剂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其中,溶剂为水、醇类、乙醚以及丙三醇混合形成;对混合溶液进行溶剂热反应,然后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前驱体;将研磨后的前驱体在氨气气氛下煅烧,获得氮掺杂碳包覆鳞片状氧化钛材料。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备得到的氧化钛材料的鳞片团簇状结构增大氧化钛比表面积,而较小的TiO

Nitrogen doped carbon coated flake titanium oxide materia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氮掺杂碳包覆鳞片状氧化钛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材料
,且特别涉及一种氮掺杂碳包覆鳞片状氧化钛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传统化石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人们对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的需求日益紧迫。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凭借着工作电压高、容量大、循环性好和优秀的环境耐受性等诸多优点可谓是应用最为广泛,在现今各类便携式电子设备中都有着其不可撼动的地位。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极材料,因此对电极材料的设计与改性尤为重要。商用锂离子电池最常用的负极材料是石墨,具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等优点,但其倍率性能难以提升。另外,石墨低的电压窗口会引起锂枝晶的生长,从而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寻找更好的替代材料成为当今锂离子电池研究的一个热点。二氧化钛作为一种非常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化学性能稳定、体积膨胀小(小于4%),可以认为是零畸变、充放电平台稳定、并且拥有较高的锂离子嵌入/脱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氮掺杂碳包覆鳞片状氧化钛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钛源与溶剂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其中,所述溶剂为水、醇类、乙醚以及丙三醇混合形成;/nS2,对所述混合溶液进行溶剂热反应,然后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前驱体;/nS3,将研磨后的所述前驱体在氨气气氛下煅烧,获得氮掺杂碳包覆鳞片状氧化钛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掺杂碳包覆鳞片状氧化钛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钛源与溶剂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其中,所述溶剂为水、醇类、乙醚以及丙三醇混合形成;
S2,对所述混合溶液进行溶剂热反应,然后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前驱体;
S3,将研磨后的所述前驱体在氨气气氛下煅烧,获得氮掺杂碳包覆鳞片状氧化钛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掺杂碳包覆鳞片状氧化钛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钛源和所述乙醚的摩尔比为1:5~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掺杂碳包覆鳞片状氧化钛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水和所述醇类的体积比为1:30~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掺杂碳包覆鳞片状氧化钛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醇类为甲醇、乙醇或丙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掺杂碳包覆鳞片状氧化钛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婧婧邱嘉诚李泽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