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锋专利>正文

一种林业调查用标识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441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林业调查用标识桩,包括倒刺、连接件、活动口、活动杆、圆柱块、套筒、螺纹杆、通孔以及活动腔,活动腔开设在标识桩本体内部,标识桩本体环形侧面开设有活动口,圆柱块安装在活动腔内部中间位置,圆柱块下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活动杆,活动口内部安装有倒刺,倒刺内侧安装有连接件,倒刺内侧通过连接件与活动杆相连接,圆柱块上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套筒,套筒内部安装有螺纹杆,通孔开设在标识桩本体上端面中间位置,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的林业调查用标识桩容易被恶意拔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增加林业调查标识桩固定效果,避免恶意损坏。

A kind of mark pile for forestry investig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业调查用标识桩
本技术是一种林业调查用标识桩,属于林业调查

技术介绍
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林业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且能持续经营森林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现有的林业调查用标识桩容易被恶意拔起,林业调查中常常需要使用标识桩,林业标识桩大多掩埋至土壤中,因此林业标识桩的固定效果欠佳,容易被人恶意拔起和损坏,现在急需一种林业调查用标识桩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林业调查用标识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增加林业调查标识桩固定效果,避免恶意损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林业调查用标识桩,包括标识桩本体、防护盖以及防脱组件,所述防护盖安装在标识桩本体上端面,所述防脱组件设置在标识桩本体内部下侧,所述防脱组件包括倒刺、连接件、活动口、活动杆、圆柱块、套筒、螺纹杆、通孔以及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开设在标识桩本体内部,所述标识桩本体环形侧面开设有活动口,所述圆柱块安装在活动腔内部中间位置,所述圆柱块下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口内部安装有倒刺,所述倒刺内侧安装有连接件,所述倒刺内侧通过连接件与活动杆相连接,所述圆柱块上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通孔开设在标识桩本体上端面中间位置。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上端面安装有转动块,且转动块外表面刻设有防滑螺纹。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内部中间位置开设螺纹槽,且螺纹槽内环形侧面刻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杆环形侧面刻设有外螺纹,且外螺纹与内螺纹相啮合。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块与活动腔相匹配,所述防护盖下端面右侧安装有锁扣。进一步地,所述倒刺内侧开设有转孔,且转孔与连接件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倒刺设有两组,且两组倒刺规格相同,所述连接件设有两组,且两组连接件规格相同,所述活动口设有两组,且两组活动口规格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林业调查用标识桩,因本技术添加了倒刺、连接件、活动口、活动杆、圆柱块、套筒、螺纹杆、通孔以及活动腔,该设计增加林业调查用标识桩的固定效果,避免标识桩被恶意拔起和损坏,解决了原有的林业调查用标识桩容易被恶意拔起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固定效果。因螺纹杆上端面安装有转动块,且转动块外表面刻设有防滑螺纹,方便螺纹杆转动使用,因套筒内部中间位置开设螺纹槽,且螺纹槽内环形侧面刻设有内螺纹,螺纹杆环形侧面刻设有外螺纹,且外螺纹与内螺纹相啮合,通过螺纹啮合,方便圆柱块和活动杆上下运动,因圆柱块与活动腔相匹配,方便圆柱块在活动腔内部移动,因倒刺内侧开设有转孔,且转孔与连接件相匹配,方便倒刺内侧与活动杆转动连接,本技术结构合理,增加林业调查标识桩固定效果,避免恶意损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林业调查用标识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林业调查用标识桩中防脱组件的正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林业调查用标识桩中防脱组件的俯视图;图中:1-标识桩本体、2-防护盖、3-防脱组件、31-倒刺、32-连接件、33-活动口、34-活动杆、35-圆柱块、36-套筒、37-螺纹杆、38-通孔、39-活动腔、371-转动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林业调查用标识桩,包括标识桩本体1、防护盖2以及防脱组件3,防护盖2安装在标识桩本体1上端面,防脱组件3设置在标识桩本体1内部下侧。防脱组件3包括倒刺31、连接件32、活动口33、活动杆34、圆柱块35、套筒36、螺纹杆37、通孔38以及活动腔39,活动腔39开设在标识桩本体1内部,标识桩本体1环形侧面开设有活动口33,圆柱块35安装在活动腔39内部中间位置,圆柱块35下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活动杆34,活动口33内部安装有倒刺31,倒刺31内侧安装有连接件32,倒刺31内侧通过连接件32与活动杆34相连接,圆柱块35上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套筒36,套筒36内部安装有螺纹杆37,通孔38开设在标识桩本体1上端面中间位置,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的林业调查用标识桩容易被恶意拔起的问题。螺纹杆37上端面安装有转动块371,且转动块371外表面刻设有防滑螺纹,方便螺纹杆37转动使用,套筒36内部中间位置开设螺纹槽,且螺纹槽内环形侧面刻设有内螺纹,螺纹杆37环形侧面刻设有外螺纹,且外螺纹与内螺纹相啮合,通过螺纹啮合,方便圆柱块35和活动杆34上下运动,圆柱块35与活动腔39相匹配,方便圆柱块35在活动腔39内部移动,防护盖2下端面右侧安装有锁扣,方便防护盖2的锁定,倒刺31内侧开设有转孔,且转孔与连接件32相匹配,方便倒刺31内侧与活动杆34转动连接,倒刺31设有两组,且两组倒刺31规格相同,连接件32设有两组,且两组连接件32规格相同,活动口33设有两组,且两组活动口33规格相同,增加标识桩本体1的固定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标识桩本体1埋设至土壤中后,工作人员穿过通孔38握住转动块371,而后通过转动块371带动螺纹杆37转动,因螺纹杆37通过螺纹与套筒36相啮合,螺纹杆37转动时使得圆柱块35沿着活动腔39由上至下运动,进而使活动杆34由上至下移动,由于倒刺31内侧通过连接件32与活动杆34转动连接,倒刺31在活动口33中运动,倒刺31内侧向下运动,倒刺31外侧向上运动,调节完毕,工作人员通过锁扣锁定防护盖2,该设计有效防止林业标识桩被恶意损坏和拔起。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业调查用标识桩,包括标识桩本体、防护盖以及防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安装在标识桩本体上端面,所述防脱组件设置在标识桩本体内部下侧;/n所述防脱组件包括倒刺、连接件、活动口、活动杆、圆柱块、套筒、螺纹杆、通孔以及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开设在标识桩本体内部,所述标识桩本体环形侧面开设有活动口,所述圆柱块安装在活动腔内部中间位置,所述圆柱块下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口内部安装有倒刺,所述倒刺内侧安装有连接件,所述倒刺内侧通过连接件与活动杆相连接,所述圆柱块上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通孔开设在标识桩本体上端面中间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业调查用标识桩,包括标识桩本体、防护盖以及防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安装在标识桩本体上端面,所述防脱组件设置在标识桩本体内部下侧;
所述防脱组件包括倒刺、连接件、活动口、活动杆、圆柱块、套筒、螺纹杆、通孔以及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开设在标识桩本体内部,所述标识桩本体环形侧面开设有活动口,所述圆柱块安装在活动腔内部中间位置,所述圆柱块下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口内部安装有倒刺,所述倒刺内侧安装有连接件,所述倒刺内侧通过连接件与活动杆相连接,所述圆柱块上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通孔开设在标识桩本体上端面中间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调查用标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上端面安装有转动块,且转动块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