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式超小型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384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扁平式超小型电磁继电器,包括:基座:具有相互隔离式设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电磁部:具有电磁铁和被所述电磁铁吸引而移动的衔铁;触点部:具有可动簧片和固定簧片,并能够随着所述衔铁的移动使所述可动簧片和所述固定簧片电气接触或分离;触点部位于第二腔室内,衔铁位于第一腔室内,在衔铁外一体成型有推杆,在基座上设有将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一通孔,推杆贯穿第一通孔后与可动簧片配合实现当衔铁移动时让可动簧片和固定簧片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扁平式超小型电磁继电器,其整体结构简单、布局紧凑,整体体积小巧,能够将电磁系统和接触系统相隔离,保证了产品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耐高压需求。

Flat subminiature electromagnetic rel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扁平式超小型电磁继电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继电器生产
,特别是一种扁平式超小型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电磁继电器是一种对电路的电气进行连接和切断的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又叫电磁系统)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又叫接触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其中的控制系统包含有线圈、铁芯等部件,而所述的被控制系统包含有动触点、固定触点、衔铁和能够推动动触点改变状态的推杆,在电磁继电器中,对线圈进行通电后,衔铁被电磁铁吸引而进行移动,由此,通过推杆推动动触点向固定触点移动,最终使触点之间进行电气接触或分离的功能。就目前的电磁继电器的性能而言,目前的电磁继电器的衔铁以及推杆为分体式结构,而导致最终既要有衔铁的空间又要保证又推杆的空间,最终导致整个继电器的体积较大,另外目前的电磁继电器内部在整体布局时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之间无设置隔离空间,而最终导致被控制系统受到控制系统的高压影响而导致被控制系统内部件出现损坏的问题,因此目前的结构设置无法起到耐高温的要求,且整体体积庞大,布局不紧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扁平式超小型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包括:基座(1):具有相互隔离式设置的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电磁部:具有电磁铁(4)和被所述电磁铁(4)吸引而移动的衔铁(5);触点部:具有可动簧片(6)和固定簧片(7),并能够随着所述衔铁(5)的移动使所述可动簧片(6)和所述固定簧片(7)电气接触或分离;其中,所述的触点部位于第二腔室(3)内,所述的衔铁(5)位于第一腔室(2)内,在衔铁(5)外一体成型有推杆(8),在基座(1)上设有将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连通的第一通孔(9),所述的推杆(8)贯穿第一通孔(9)后与可动簧片(6)配合实现当衔铁(5)移动时让可动簧片(6)和固定簧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扁平式超小型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包括:基座(1):具有相互隔离式设置的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电磁部:具有电磁铁(4)和被所述电磁铁(4)吸引而移动的衔铁(5);触点部:具有可动簧片(6)和固定簧片(7),并能够随着所述衔铁(5)的移动使所述可动簧片(6)和所述固定簧片(7)电气接触或分离;其中,所述的触点部位于第二腔室(3)内,所述的衔铁(5)位于第一腔室(2)内,在衔铁(5)外一体成型有推杆(8),在基座(1)上设有将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连通的第一通孔(9),所述的推杆(8)贯穿第一通孔(9)后与可动簧片(6)配合实现当衔铁(5)移动时让可动簧片(6)和固定簧片(7)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式超小型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在基座(1)内设有第一隔板(10),所述的电磁铁(4)位于第一隔板(10)上,在第一隔板(10)的下方设有将基座(1)下方隔离成所述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的第二隔板(11),所述的第一通孔(9)位于第二隔板(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扁平式超小型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电磁铁(4)包括扁平型的铁芯(4-1)以及包裹在铁芯(4-1)外的漆包线(12),所述的铁芯(4-1)的两端均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3),所述漆包线(12)通过骨架(17)固定在铁芯(4-1)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扁平式超小型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在第一腔室(2)内并位于第一隔板(10)的两侧均设有一个限位凹槽(1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平王永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杰盈电器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