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接式接地隔离刀闸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离刀闸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接式接地隔离刀闸。
技术介绍
隔离刀闸(disconnector),即在分位置时,触头间有符合规定要求的绝缘距离和明显的断开标志;在合位置时,能承载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及在规定时间内异常条件(例如短路)下的电流的开关设备。目前的配电架空线路中按照需要均会在供电线路上安装多个分段开关,并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为了缩短停电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需要越来越多的分段开关来隔离故障点,尽可能缩小停电范围,而供电线路只要安装分段开关,则需要相应地安装隔离刀闸,以用于检修和形成明显断开点的需要。现有技术中,隔离刀闸存在隔离刀闸接触不良,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接式接地隔离刀闸,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接式接地隔离刀闸,包括底座、两个绝缘子、第二接线机构、第三接线机构和隔离刀闸,所述两个绝缘子对应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两端,所述第二接线机构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绝缘子顶端的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三接线机构包括呈U型的第二勾座以及设置在另一个所述绝缘子顶端的第三接线柱,所述第二勾座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安装在所述第三接线柱上,所述隔离刀闸分别与所述第二接线柱以及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可拆卸地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第二勾座呈U型的板状结构,且第二勾座通过第二连接板与第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接式接地隔离刀闸,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两个绝缘子(120)、第二接线机构、第三接线机构和隔离刀闸(150),所述两个绝缘子(120)对应安装在所述底座(100)的两端,所述第二接线机构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绝缘子(120)顶端的第二接线柱(141),所述第三接线机构包括呈U型的第二勾座(174)以及设置在另一个所述绝缘子(120)顶端的第三接线柱(171),所述第二勾座(174)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安装在所述第三接线柱(171)上,所述隔离刀闸(150)分别与所述第二接线柱(141)以及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可拆卸地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接式接地隔离刀闸,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两个绝缘子(120)、第二接线机构、第三接线机构和隔离刀闸(150),所述两个绝缘子(120)对应安装在所述底座(100)的两端,所述第二接线机构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绝缘子(120)顶端的第二接线柱(141),所述第三接线机构包括呈U型的第二勾座(174)以及设置在另一个所述绝缘子(120)顶端的第三接线柱(171),所述第二勾座(174)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安装在所述第三接线柱(171)上,所述隔离刀闸(150)分别与所述第二接线柱(141)以及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可拆卸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刀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刀闸还包括两块设置在所述隔离刀闸(150)靠近所述第三接线机构一端的连接板(151),其中一块所述连接板(151)分别与所述隔离刀闸(150)和所述第一连接板相互贴合,另一所述连接板(151)分别与所述隔离刀闸(150)和所述第三连接板相互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刀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刀闸还包括转轴(180),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远离所述隔离刀闸(150)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豁口(1741),所述转轴(180)穿过所述第二豁口(1741)和两块所述连接板(1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刀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刀闸(15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隔离刀闸(150)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隔离刀闸还包括对所述两个隔离刀闸(150)施加预紧力的预紧机构(1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离刀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机构(160)包括两组,两组所述预紧机构(160)间隔分布在两个所述隔离刀闸(150)上,所述预紧机构(160)包括螺栓(161)、螺母(162)和弹簧(163),所述螺栓(161)穿过所述两个隔离刀闸(150),所述弹簧(163)套设在所述螺栓(161)上且位于其中一个所述隔离刀闸(150)远离另一所述隔离刀闸(150)的一侧,所述螺母(162)套设于所述螺栓(161)上且位于所述弹簧(163)远离所述隔离刀闸(150)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离刀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线柱(141)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44),所述第三接线柱(171)上设置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144)和所述第三固定板均位于所述两个隔离刀闸(15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刀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线机构包括第二接触压帽(142)和第二紧固件(1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晚成,谢睿,杨叶奎,魏星,张吉明,邓文瑞,吴恩宇,钱安顺,李晓,勾清亮,瞿灿,罗欢,瞿洪江,陈明举,蒋递荣,娄坤,何孟,赵庆军,杜飞,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